APP下载

清代进士恩荣宴探究

2020-01-09张睿壮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科清廷进士

张睿壮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清代恩荣宴,又名琼林宴,系殿试传胪后,皇帝钦赐读卷官以下各考官及新科进士的最高层级科举宴筵。在清史学界,探究恩荣宴专著、论文颇稀,故此略阐管见,以期商榷求教方家。

一、恩荣宴的渊源瞻顾

恩荣宴的渊源可追溯到唐中宗神龙年间士子科举及第后的曲江会。活动名目繁多,不乏有尽显家宴气氛的相识宴、赴宴前向家人报喜的闻喜宴、品鲜尝新的樱桃宴、激励士人的月灯打马球宴、表达爱牡丹的牡丹宴、崇尚佛牙的看佛牙宴、新科进士彼此惜别的关宴。五代后唐,闻喜宴从曲江会新进士醵钱私宴改由朝廷敕赐宴筵。太平兴国八年(983),宋太宗赐宴新科进士于琼林苑,故称“琼林宴”。元代将闻喜宴改称为恩荣宴。明代仍称恩荣宴照例举行。宣德八年(1433),明宣宗谕令传胪次日在礼部举办自始成为定制。清承明制,顺治三年(1646)清廷照例赐恩荣宴于礼部,遂为有清一代祖宗成法。

二、清代恩荣宴相关定制施行概况

(一)清廷预先钦命恩荣宴主席内大臣

清代恩荣宴例设主席一人。自顺治四年(1647)丁亥加科伊始,皇帝钦命礼部尚书觉罗郎球任主席,此后,恩荣宴持续数科由礼部尚书主持。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科恩荣宴改由皇帝钦命内大臣主席主持,后形成定制。乾隆四年(1739)三月,礼部尚书三泰等以题本《题请派遣内大臣主席殿试恩荣宴事》上奏:“为殿试事查定例,殿试读卷大臣、执事各官、诸进士俱赴臣部赐恩荣宴。遣内大臣一员主席等因在案。该臣等议得乾隆四年(1739)四月初一日,殿试所有读卷大臣、执事各官及诸进士于四月初七日宴筵应照例。遣内大臣一员在臣部主席宴筵。所派内大臣之处,交予领侍卫内大臣等可也。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乾隆帝御笔朱批:“依议。”①由此析之,三泰之题本表明主持恩荣宴的内大臣改由领侍卫内大臣提名,皇帝届时钦命。至晚清,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一改前辙,主持恩荣宴的内大臣由亲王担任。

(二)清代恩荣宴开宴日礼仪

殿试传胪后次日,恩荣宴隆重举行,放眼望去,露台望阙设香案,熏香烟雾环绕的礼部大堂遍设筵席,主持恩荣盛典的内大臣、读卷官、提调官、銮仪卫使、礼部尚书、侍郎之座次位于大堂正中,受卷、弥封、收掌、监试、护军参领、填榜、印卷等官员之座次位于大堂两边,状元、榜眼、探花之座次位于露台上,其他诸进士之座次位于露台下。届时,主席内大臣及相应官员身着朝服聚集金水桥,新科进士候大堂待赴恩荣宴。光禄寺官员备妥宴筵,径往金水桥畔,邀请主席内大臣等赴恩荣宴,礼部尚书、侍郎则在檐下礼揖相迎。鸿胪寺鸣赞官引导相应人员到香烟缭绕之案前按品级排序,施三跪九叩大礼后升堂。仪制清吏司郎中为新科进士所戴官帽边缘插上花举行仪式,名曰“簪花”礼。精膳清吏司郎中等官员视席。乐部和声署的署正开始指挥演奏悦耳乐章。在悠扬的欢庆乐曲中,三鼎甲进士在鸿胪寺鸣赞官引领至大堂檐下,向东而立。其他进士紧随其后,按殿试传胪名次的顺序站立,向主席内大臣行四次跪拜礼,主席内大臣以作揖答礼。新科进士依次向当科殿试的读卷官、提调官、銮仪卫使、礼部尚书、侍郎等叩拜,各官作揖答礼。主席内大臣出大堂檐下站立,光禄寺卿捧壶先敬主席内大臣三爵酒,其饮后向西作揖答礼。进而给三鼎甲进士斟酒,其接爵后每饮一爵作一揖。此后,宴会开始觥筹交错,和声署演奏《启天门》乐章:“启天门,日丽黄金榜。趁骅骝,缓步青云上。论圣贤,事业无涯量,况平生温饱何曾望。念鲰生,叨渥泽,天来广。虽持寸草心,莫报君恩荡,涓埃矢竭酬天贶。(一解)玳筵内,金壶玉浆。月台上,丝竹铿锵。继自今,木天清敞。增泰岩,不辞土壤。(二解)”[1](P2911)此刻钟鸣鼎食,沁人肺腑。宴后,鸿胪寺卿引导主席内大臣等官员及新科进士在香案前行一跪三叩之礼,谢皇帝赐宴之恩,恩荣宴方曲终人散。

三、清代恩荣宴的政治寓意与衰败因素

(一)清代恩荣宴的政治寓意

透过现象看本质,清廷举办恩荣宴有双重政治寓意。第一,恩荣宴笼络了汉族士人,蕴含着消除反清情绪,加深国家认同意识的政治寓意。顺治元年(1644),清廷颁诏承袭明朝科举制度,举办恩荣宴颇得民心。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科进士潘世恩获皇帝钦点状元,并赴当科恩荣宴。咸丰元年(1851),在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任上致仕。咸丰三年(1853),获咸丰帝准重赴恩荣宴。潘世恩籍贯吴县,属传统的反清最激烈的江浙地区。清廷承袭明代包括恩荣宴的科举制度,汉人士子闻之高唱颂歌,激发了报效皇权心理,以金榜题名赴恩荣宴为无上荣耀,以登科周甲重赴恩荣为旷世殊荣。这亦促使汉人士子由反清逐渐转变为拥护清廷,潘世恩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第二,金榜题名者绝大多数为汉人士子。虽为汉人,非满蒙,亦可通过科举获功名,尽享恩荣宴荣耀,蕴含着缓解民族矛盾、促进满汉融合的政治寓意。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创立了重宴恩荣制度,规定耆宿进士逢会试中式周甲仍健在可重赴恩荣宴。《清朝进士题名录》载:“清代文科常科考试112科,共取中进士26 849名。”[2](P83)而其中会试中式周甲进士长寿健在得以重宴恩荣者,实乃凤毛麟角。《清朝续文献通考》称“重宴琼林奉有恩旨者二十二人,考此旷典始于乾隆十六年(1751)”[3](P21),附有具体名录。此外,查证相关文献,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科进士崇保曾重宴恩荣。《清德宗实录》载:“(光绪二十九年正月乙酉。)准前任山东布政使崇保、重与恩荣筵燕。赏太子少保衔。”[4](P753)《光绪朝上谕档》对此亦记载:“礼部奏耆绅会榜重逢恳恩与宴一折,尚书衔、头品顶戴,前山东布政使崇保,早登科第,洊擢藩司,现在年近九旬,重逢会榜,洵属艺林盛事!崇保着赏给太子少保衔,准其重赴恩荣筵宴,以惠耆年。”[5](P21)由此断定,崇保亦系重宴恩荣者。经考证上述重宴恩荣者宦海履历,仅有崇保为满洲镶黄旗人氏,余者皆系汉人士子。醉翁之意不在酒,清廷乃少数民族政权,为巩固皇权专制统治,利用重宴恩荣制度着意侧重拉拢、赏赐耆宿汉人进士,激励其与同赴恩荣宴的众多新科进士的报效皇权心理,由此可见,恩荣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满汉民族融合。

(二)清代恩荣宴的衰败因素

首先,与内忧外患相关。自道光二十年(1840)始,西方列强炮舰轰开泱泱大国封闭之国门,导致割地赔款屈辱,内乱更使国势衰颓、民心混乱,风雨飘摇中的晚清无力举办与盛清媲美的恩荣宴,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恩荣宴即是明例。其次,与经济状况相关。晚清以农耕为主的经济出现了严重“过密化”问题,有限的经济发展成果很快被激增的人口抵消。经济衰退必然导致财政日益困难,故而晚清的恩荣宴显得寒酸败落。再次,西学东渐之后果促使清廷采取了改革科举的措施,导致恩荣宴失去了盛清的光泽,即使举办亦草草敷衍了事。曾亲历清朝最后一科恩荣宴的末代探花商衍鎏回忆道:“余甲辰科赴礼部恩荣宴时,则果肴皆出装饰,粗瓷竹箸,十余席罗列堂下东西,形式极为简陋。”[6](P156)由此足可窥知晚清时期之恩荣宴缘何衰败。

四、结语

清代恩荣宴系科举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袭明制,横贯有清一代。本文自恩荣宴之历史渊源瞻顾论起,以翔实的题本、实录、上谕档等清史史料阐明了清代恩荣宴相关定制施行概况,进而以锋锐笔刃剖析了清代恩荣宴加深国家认同意识、促进满清民族融合之政治寓意,同时揭示了晚清恩荣宴衰败缘由,深切感叹士人从童生垂髫到金榜题名,皓首穷经,方博取功名,乃至殿试传胪后尽享皇帝恩赐恩荣宴,荣耀无比,堪称坎坷不易。盛清的恩荣宴彰显了当时的极盛国力和经济繁荣的局面,亦为中国古代科举宴筵制度发展的顶峰。晚清的恩荣宴虽在风雨飘摇中惨淡举办,但业已不复往日繁盛之景象。随着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废止科举谕旨的颁布,恩荣宴成为历史的尘埃。而待有清一代近三百年漫长历史烽烟缓缓散去,恩荣宴已成为昔日佳话。恩荣宴较深刻地影响了清代科举文化,在中国古代科举史的画卷上留下了较为浓墨重彩的印迹。

注释

①题本:三泰,乾隆四年(1739)三月二十八日,《题请派遣内大臣主席殿试恩荣宴事》,档号:02-01-005-022713-0013。

猜你喜欢

新科清廷进士
四进士(上)
新科空调逆势增长200% 2019年销售目标200万套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海口与内河: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水文调查及影响
奥斯卡新科影后朱丽安·摩尔:爱,是朵不曾辜负的“勿忘我”
用惊喜 俘获你 广汽丰田雷凌1.8CVT豪华版&上海通用雪佛兰新科鲁兹1.4T DCG旗舰版
进士桥
巧改对联
巧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