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课堂

2020-01-09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汪川中心小学刘红卫

天津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师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汪川中心小学 刘红卫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教学中的重要启蒙课程,对学生日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这一关键阶段要为学生构建趣味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建立初步的语文知识体系。趣味性课堂的构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而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一、注重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能投入其中,而在一堂课开始之前不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新课导入这个环节十分重要。有效的新课导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还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进入学习状态,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进而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学习,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的逻辑性以及思维性并没有发展完全,如教师直接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到最后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导致无法理解新知识,由于学生不理解知识会导致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异常压抑,不利于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新课导入环节,有效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例如:在进行《一个村庄的故事》教学时,我会运用故事导入法进行新课导入。在一个山谷中,早先是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上的河水清澈见底,天空很蓝,空气清新甘甜,是一个人们向往的生活环境。我会将文章中的插图粘贴在黑板上。在这个村里住了很多户人家,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每一户人家都有一把锋利的斧头,哪家盖房子,谁家想用木头就会拎起斧头到山上,把树一棵一棵地砍下来。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山上的树木变成了一栋一栋的房子,各种各样的家具。同学们想知道森林一点一点地消失后,村庄发生了什么故事吗?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当学生知道后面还会有故事情节时,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营造轻松环境,缓解学生压力

课堂氛围的合理创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除却为学生讲授知识,还应当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刻板,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同时教师在开展新课教学时,应当注重课堂导入,只有采用有趣的开端才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并使其对问题进行思考。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教学中的人与物、教具等进行辅助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成功,进而树立自身的学习自信,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允许学生犯错,因为只有犯错学生才知道自己哪里出现了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能够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自主、积极地进行学习,进而提高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确保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和学习能力,实现其长远发展。

三、科学设置疑问,引发学生思考

课堂设疑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不断思考与探索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课堂提问的方式应当适当且合理,通过科学的提问方式贴近语文教材,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获取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设置不应过难过易,难度过高的问题会打消学生的学习自信;而过于简单的问题中则会使学生丧失挑战的乐趣,因此,只有难度适当的问题才能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都去了哪里找妈妈?它的妈妈到底是谁呢?”只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就能找到答案,使学生十分积极地学习教学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要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段落划分,标注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组,通过教师的讲解,理解课文含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同时教师为方便学生学习,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有趣的提问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在不断思考与探索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四、采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各个领域的不断前行,当前已经有许多学科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信息进行辅助教学活动。动画、声音及图像的结合能够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教师通过声影结合的直观方式为学生讲解教材中抽象的知识,使学生的想象力在多维空间中得到有效激发,进而通过现象看到本质。

例如,教师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小壁虎借尾巴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全文进行清晰的掌握,了解小壁虎都找了“谁”借尾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将教学内容直观且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此外,信息技术还能够用于实际的教学问题中,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生字时,通过信息技术播放所要学习的生词,采用幻灯片将字体的演变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对字体结构有正确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通过影像等内容深化自身的记忆,进而对语文知识进行进一步掌握。

五、多种教学方法,丰富学生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避免对同一教学手段进行多次重复的使用,因为再有效的教学方法经常性的使用也会失去它自身的独特魅力。同时教师在工作中要对教材课本进行认真钻研,最大程度地挖掘其内在价值,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结构。进而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掌握知识还能对其他能力进行培养。

例如,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7~8个小组,每个小组4~6个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使其大胆表述自身的想法与见解,既能够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如,教师在提问时提出只有回答正确的小组会获得“小红花”或“小星星”的奖励,并定期在班级进行汇总,每周、每月选出最优秀的班级小组,并对其予以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使其进步。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中间适当插入1~2次小组讨论,促使学生朝着相同的目标努力。可见,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能够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使学生在学习积极探索,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六、结语

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坚持为学生构建趣味性课堂,以兴趣为主导,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获取、理解知识并深化知识的记忆。趣味性课堂的建设能够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适当的时机,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激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