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话“少林醉剑”

2020-01-08刘彦同

少林与太极 2020年5期
关键词:剑法剑术少林

刘彦同

剑是我国古代兵器的一种,历史上优秀的剑术家代不乏人。

剑有单、双;双手、反手;内、外家;长、短穗之分。剑法以点、崩、刺、劈、挂、撩为主,其用法在十八般兵刃中为最多。故剑有“百兵之王”之美称,享誉武坛。

少林醉剑是象形套路中的一种短穗单剑,是少林寺历代僧人对醉酒形态的模仿而演练成的一种剑术。它要求似醉非醉,形醉而意不醉,往复奇变,忽纵忽松,腾挪闪转,蹿跃翻飞,身轻手捷,意前剑后,形神统一,节奏明快。醉剑无招式,唯在醉意中。

其剑法与其他剑法无异,除上述六种外,另有云、扫、绞、拉等其他传统剑法杂于其中。另一只手,时呈端杯状,以仿饮、敬、劝、泼、醒酒等形象,时而又恢复剑指。而三尺银剑时而在右手,时而移左手,往复奇变,令观者目不暇接。眼神亦随剑或端杯手而游走,然常有半睁半合、睡意蒙眬之状,以示醉态。

少林醉剑之身法、步法,迥异于一般武术:演练者宛若不胜酒力之酒徒,直饮得酩酊大醉,神志不清,身躯绵软,前俯后仰,时而挺胸塌腰,时而凸腹弓背,步履踉跄,拖步蹒跚,左摇右晃,瘫倒在地,然而却形醉意不醉,头脑异常清醒,浪步之盖、插、进、退、速、缓,皆有定数,绝非随意为之。

其洒脱飘逸的剑姿,更充溢了铿锵有力的神韵。如“转体侧跌”及“跪步敬酒”连续两动,演练时需借四步助跑之惯性,奋力一跃,腾空而起,头前脚后,身体庶几与地面平行。左转360度,右手中那三尺青锋在空中随之挽起一团剑花向前刺去,剑光如电,快捷无比,疾如鹰隼,瞬间,身右侧訇然跌地;斯时,右手云剑,左手接过,蓦地一个鲤鱼打挺,双膝跪地,双足跟立起,上体后仰,右手成端杯状向右伸出成敬酒定式。诚可谓动静结合,动若江海翻啸,静如春水无波矣。

剑谱中之“云剑敬酒”“浪步劝酒”等动作名称,聆来颇有谦恭礼让之情,然深蕴穿山洞石之意。少林武术历来注重攻防实战,是剑招招相随,势势相连,技法实用,用法别致,独具一格。

套路中的“擺莲仆步敬酒”“霸王敬酒”“前空翻跌”“软腰后滚”及“前滚式”等,皆体现出少林武功“动若闪电,静若山岳”之特点,并兼有武当剑传人马杰对武当剑法的阐述——“翻天兮惊飞鸟,滚地兮不沾尘,一击之间,恍若轻风不见剑,万变之中,但见剑光不见人。”

读者诸君,不才于习武授徒之余撰就斯文,欲与武林同道闲侃,聊以自娱,谬误良多,恭请不吝指正。拙文若能似蒲公英一样将少林醉剑的种子悄无声息地撒播在武术园地广袤的沃土上,乃在下之盼望与希冀。

(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剑法剑术少林
此时无招胜有招
赵王止剑
少林小罗汉拳(十)
剑术套路与舞蹈剑舞演练风格对比研究
少林小罗汉拳(五)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浅探剑术的美学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剑术美育综合课程建设浅谈
少林武术之技术体系
剑法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