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

2020-01-07张远鹤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1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大数据银行

张远鹤

摘要: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大数据时代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现状,研究了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优化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5-0052-02

1 大数据时代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1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简单介绍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从宏观及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宏观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指国家对社会人力资源进行管理调控,而微观人力资源管理则指的是对企业及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进行的管理。在银行日常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确保一切工作能够有序开展的首要保障。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开始逐渐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此过程中,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创新。就目前来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与银行的实际发展需求相匹配。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应做到与时俱进,银行管理者应全力建立起一支专业可靠的新型工作团队,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从而进一步为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

1.2 大数据时代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管理组织架构逐渐趋向扁平化,在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得到了明显的简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与各地区、各部门及不同层级之间的迅速对接。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合理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大大提高了银行工作的实时性和高效性。(2)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广泛应用,银行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在逐渐增多,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及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能够熟练运用相应的数据处理工具,从而为银行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3)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也在不断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信息数据存储工作繁多且复杂[2]。大数据具有巨大的数据存储空间,能够对海量的數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且提取方便快捷。在大数据的作用之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2 大数据时代下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现状

2.1 绩效考核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根据国内部分银行的实际管理情况来看,虽然大多数银行内部正式施行了绩效考核管理,但该项工作的实质性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这就导致银行内部出现岗位职责设置不合理、团队内部混乱、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几点:

(1)银行管理者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更加倾向于对员工进行强制性管理,一味地重视人力资源回报率及人力成本问题,严重忽略了激励制度所能带来的积极影响。(2)部分银行管理者往往只重视短期效益,对评价体系及考核周期的设置不够合理,从而对员工的能力发挥产生了极大的限制。(3)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在国内大多数银行的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乃至管理者都未能树立起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由于缺乏统一完善的管理理念,加之不受制度的制约,工作人员的行为很难受到约束,部分在职人员逐渐丧失上进心及创新意识,此类情况的出现,必然将对银行的发展产生极大的阻碍[3]。

2.2 工作人员的能力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一般情况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促进银行发展进步的重要方式。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银行行业发展速度快速提升,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此过程中,银行工作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银行应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然而就目前来看,国内大部分银行管理者仍保留着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人才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对相关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从而导致人才培训机制无法得到完善。人才培训机制的落后,培训课程的内容针对性较差,也将进一步导致银行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逐渐与行业的实际发展要求相脱节。因此,想要更好地提升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管理者需要不断提高对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的重视,对人才培训机制进行全面的优化完善。

3 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优化措施

3.1 积极开展人才招聘工作

目前来看,网络线上招聘已经成为国内大部分企业招聘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相较于传统的线下面试,通过应用网络求职平台,能够帮助银行管理者更好更快地找到不同情况的求职者,且整体信息准确性及效率将会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在人才招收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提前制定好相应的招收计划,可以通过查找网络资源及相关数据库,来确定人才的专业方向,并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起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互通关系。通过合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不仅能帮助银行搜集到更多有效的人才信息,更快聘请到高质量的人才,同时还能为银行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全面提升银行的知名度,从而为银行日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4]。

3.2 加大对内部人员的调控力度

在银行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应注重做好工作人员的调控工作。(1)要不断加强对银行内部工作需求情况的关注,及时做好人员配置及变动情况的分析和记录,确保每位在岗人员的能力与岗位相匹配,防止因工作人员能力不足而造成失职的问题。(2)为避免造成人才流失的问题,管理人员还应设置出科学合理的晋升模式,通过对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情况进行记录、对比和分析,为各个岗位的人才提供相应的晋升空间,做到对人才流动的有效把控。(3)管理人员还应通过信息管理平台来定期保存、查看及分析工作人员调整记录,并以此数据为根本依据,对员工及岗位的数量进行调整。

3.3 合理开展绩效管理工作

所谓绩效管理工作,就是要求管理者在施行鼓励机制的同时,给员工适当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对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激励和督促效果。通过科学开展绩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活力和创造性。因此,在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把绩效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放在重要位置。

(1)银行管理人员需要对现存的人才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尽早建立起科学可靠的人才选拔及考核机制,积极应用网络信息平台来进行线上考核,将工作人员的具体信息导入信息库,通过系统进行核算分析,从而实现对人才从引入、培养到后期应用过程的全面管理。(2)管理人员还应及时做好员工的日常量化考核工作,严格依照制度要求标准来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评判。(3)银行管理者还需要对干部人事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积极应用竞争机制,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绝对规范化、日常化[5]。

3.4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培训工作

想要從根本上提升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管理人员应从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这一方面抓起。尤其是在数字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当今时代,银行管理者更需要加大对网络培训课程的重视,并定期安排工作人员集中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当然,培训的方向还应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操作等,在此过程中,管理者还应不断完善员工培训制度,全面推进员工培训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在实际的课程培训阶段中,管理者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对参与培训人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和统计,从而有效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并及时加以补充,全面提升银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水平得到了飞速提升。在此过程中,国内银行的不断发展壮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得以显现。在银行机构的实际运营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是确保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提升银行自身的发展水平,银行管理者应牢牢抓住机遇,通过充分结合银行的实际发展情况,积极开展调控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大数据技术的有机融合,有效解决银行现阶段遇到的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伟胜.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客户管理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4):68-69.

[2]杨红玲.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创新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2014(10):66-67.

[3]谢术芳.大数据在银行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探索[J].知音励志,2016(13):249.

[4]步马飞.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5):11.

[5]马长啸,支蒙.大数据时代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22):59-60.

(责编:赵露)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大数据银行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