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2020-01-07蓝桂芬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蓝桂芬

摘要: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密切相关,阅读为写作提供灵感,写作是阅读效果的验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应当采取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的高效课堂,实现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同步提升的教学目的。本文依托教学实例的方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进行全面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方法

小学是学生打好语文阅读基础的关键阶段,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来,对小学生的阅读量以及阅读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一种读写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步在语文阅读课堂得到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实质性应用效果。

一、借助视频画面,激发写作灵感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的提升,教师可以将课堂所要讲授的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视频画面,让学生运用心里默读、低声诵读的方法,掌握课文的大致内容,然后对照情景画面,拟写一段与画面内容有关联的文字,而且拟写的内容需要表达出课文的中心思想,使学生的想象思维与拓展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

以《触摸春天》为例,这篇课文篇幅较短,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能够从盲童安静的角度出发,深切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阅读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艳丽的花朵、茁壮的树木、飞舞的蝴蝶等,作为启发学生想象思维的画面元素,创设一个小女孩在花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奔跑的场景。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以后,可以对照视频画面,将画面内容转化为生动多姿的文字。这种方法既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写作灵感,进而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

二、课文内容续写,体会真实情感

教师可以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主要思想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续写,续写内容应当与课文衔接顺畅,具有一定完整性。同时,学生在续写过程中,应当考虑作者创作时的真情实感,使续写的故事有血有肉,更加贴近作者的真实情怀。

以《妈妈的账单》为例,文章的主线围绕“账单”展开,首先是小彼得帮妈妈干活索取报酬的账单,这张账单有具体的数额,然后是妈妈写给彼得的账单,这张账单并没有具体的数额,通过两张账单的对比,使伟大的母爱得以升华。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续写的内容主要围绕小彼得收到妈妈的账单后,在行动上有哪些改变。有的学生续写的内容是:“小彼得从妈妈的账单中读出了母亲的艰辛,从此以后,小彼得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不但无怨无悔地帮助妈妈干家务,还经常給妈妈倒水、洗脚、捶背、揉腿。”有的学生则从另一个方面续写小彼得的改变:“小彼得在看到妈妈的账单以后,立刻变得懂事乖巧,不但听妈妈的话,而且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小彼得暗暗发誓,长大以后一定通过自己的双手使妈妈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学生在领会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后,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对故事脉络进行延伸,这种方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能够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对掌握课文主旨思想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精读课文内容,写出读后感想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学生应首先对课文内容进行粗略了解,然后再采取精读的方式,找出课文的主要思想。但是,有的学生在读过课文之后,逐渐淡忘了课文内容,对课文描写的场景以及某种真实情怀并不会产生深刻的印象,这会对日后复习会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相结合的学习习惯,在精读每一篇课文之后,应当将自己的感受转化成文字,落实在纸上。这样才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进而对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提供帮助。

四、创设阅读情境,开展写作竞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以读促写的方法,在教学课堂创设一个真实的阅读情境,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演绎一段精彩的故事,故事的主线应当紧紧围绕课文的中心思想展开。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写作竞赛,对学生的表演过程进行描述,并对比哪一位学生或者哪一个小组写出的文章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

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这篇课文以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为背景,讲述了一位父亲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救援人员的劝阻,义无反顾,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徒手挖掘,终于从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儿子与同伴,将人世间伟大的父爱描写得淋漓尽致。为了重温这一感人的场景,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真实情境,选择学生代表分别扮演父亲、儿子以及救援人员的角色,参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一个精彩动人的故事。在表演过程中,为了体现父爱的伟大,学生可以添加一些肢体动作来配合语言表演,使故事更具感染力。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将学生划分为4~6个合作小组,将学生的表演过程转化为简短的文字,然后比较一下哪一个小组的写作内容更具感染力,并选择小组代表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这种方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课文内容能够深深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进而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五、撷取课外经典,积累写作素材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多收集一些课外经典阅读书目,不同年级段可以选择不同的课外书籍。比如,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识字量较少,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或者带有拼音标注的书籍,像《三毛流浪记》《格林童话》《中国古今寓言故事》等;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应当进一步拓展阅读知识面,可以选择一些说理性强、文学性强的书籍,像《三国演义》《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世界上下五千年》等。

为了获得理想的阅读效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当养成良好的摘记习惯,将经典课外书籍中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统一整理到记录本上,从而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课外阅读应当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有的学生阅读量小,在选择课外书籍时,应当逐渐加大阅读难度,而不能直接选择一些世界名著,这样将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够得到大幅提升,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写出高质量作文。

六、结语

读写结合是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紧紧围绕学生对阅读知识与写作知识的主观需求,从学生的阅读基础抓起,通过兴趣激发、情境创设、画面导入、素材积累等方法,在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架设一道互通桥梁,使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打好、打牢小学语文学习基础。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