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融合,构建研学大格局

2020-01-07徐小林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0年11期
关键词:黄冈市黄冈研学

徐小林

黄冈市作为湖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先行区,于2015年启动了研学实践工作。如何让黄冈市厚重的历史和人文资源在新时期中小学研学实践工作中焕发新的光彩?近几年来,黄冈教育人深入调研,积极挖掘本土资源,优化整合,形成了以营地为枢纽,以基地为站点,一主多辅,区域融合的大格局。目前,全市拥有2个国家级研学教育基地,3个省级研学教育营地,2个省级研学教育基地,9个市级营地和34个基地,累计接待中小学生50万人次。其中陈潭秋故居纪念馆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入选全国红色发展典型案例;麻城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十个研学旅行试点单位之一;黄州东坡赤壁、红安青少年活动中心被授予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红安、麻城、蕲春、黄梅等研学实践经验在全国交流,20多家基地分别荣获国家、省、市级表彰。201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亲手在罗田燕儿谷研学基地种下了一颗致富树;2020年4月,省委书记应勇在燕儿谷基地种下了乡村振兴树。

抓住顶层设计,完善管理机制

高度重视、成立专班、层层落实、形成大保障。2016年,在深入解读教育部、省教育厅下发的研学实践工作相关文件后,黄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全市每年必须有10万学生到遗爱湖实践基地参与研学教育。建立了由市教育局牵头、文旅局等相关部门协助的联动机制,共同完成营地、基地的申报、考察、验收、晋级、授牌工作。同时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黄冈市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黄冈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管理办法(暂行)》,专门设置实践办负责研学实践教育。英山、罗田、黄梅等县市教育局也相继成立了实践办,其余县市也指定相关科室专人负责。随即各学校设立了研学实践工作小组,建立健全了黄冈市全面推进研学实践工作的组织实施体系。

突出枢纽、确定站点、区域融合、构建大格局。黄冈市教育局按照“1(营地)+N(基地)”的方式,搭建研学实践活动平台。目前,全市已建成满足1000人开营要求的9个营地。以此为枢纽,带动34家基地共同参与。按照循序渐进的策略,采取城内向农村,小学到高中扩展,依托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4A风景区,巧妙设计出革命之旅、生态之旅、文化之旅等10多条精品线路。各基地资源共享,促进了黄冈研学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

抓牢过程评价,提高研学质效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各地要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机制,把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再次提出,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将研学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几年来,我们探索建立了黄冈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系列科学评价机制,重点做好“四个评价”:一是研学导师对参训学生的评价,将其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做好储备。二是跟班教师对课程的评价,参训学校跟班教师客观公正地填好《学校对基地课程项目评价》表格,作为课程整改、开发的依据。三是学校对基地的评价与建议,每期研学结束之前,学校带队领导召集跟班教师,如实填写《学校对基地的评价与建议》,作为基地整改的依據。四是基地对参训单位评价,按照得分评选研学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并作为市教育局年终对各县市考核的依据之一。通过一文(研学实践教育文件汇编)、一号(推广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公众号)、一篇(学生活动美篇推广)、一片(活动宣传片)的“四个一”宣传,提高社会、学校、家庭对研学实践教育的认知度。

抓好课程开发,打造“四色”品牌

课程建设是研学实践的核心与灵魂,是实现育人目标的载体。通过营地统筹,凸显基地特色,开发精品课程,打造“四色”品牌课程体系。

开展“红色文化”研学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历史使命。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黄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资源非常丰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红安是全国闻名的“将军县”,参观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陈潭秋纪念馆,“走一段红军路、唱一首红军歌、吃一顿红军饭、讲一个红军故事”,真切感受革命烈士的坚定信念,让革命精神世世代代传承。

开展“绿色文化”研学实践活动,树立敬畏自然的环保意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别山依山傍水、资源丰富。孩子们在燕儿谷摸鱼、骑马,放飞天性,其乐融融。“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四季花海欢迎您”……通过基地研学,使青少年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敬畏大自然。

开展“古色文化”研学实践活动,感悟历史文化的厚重博大。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苏东坡,在黄州留下了“一词两赋”的伟大文化遗产。通过研学,漫步遗爱湖,观赏遗爱十二景,参观六大展馆,领略东坡美景,感受东坡文化以及东坡精神。穿越千年时光,到蕲春李时珍纪念馆,认识一代医圣李时珍,去英山揭秘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沿着名人的足迹,了解历史的厚重,完美地展现“行走的课堂”。

开展“特色文化”研学实践活动,提高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黄冈是农业大市,依托丰富的农林渔牧资源,让广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田野,体验农耕文明,认识乡土乡情,提高劳动和生活能力。利生园的“大美农耕·印象英山”劳动实践活动、武穴龙门花海的插秧与割稻子、黄州“春阳乐耕园”的“农耕坊”“厨艺坊”“泥工坊”“木工坊”“手工坊”等课程,让学生实实在在去体验劳动的付出与收获的喜悦。到武穴,练一练岳家拳,感受岳武穆的精忠报国、沙场搏击;去黄梅,听一听原汁原味的黄梅戏小调,唱一段《天仙配》《女驸马》,体验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魅力。如今,更多的非遗文化、移民文化、工匠学校、田间地头、绿水青山都成了有价值的研学课程。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研学实践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持续把研学实践与提升学生素养有机结合,发掘研学资源,充实课程建设,确保研有所思、学有所获、实有所得、践有所成。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研学实践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继续探索新的模式,为全省研学实践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黄冈市黄冈研学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题黄冈市老干合唱团旅游照
研学之旅
赞黄冈市“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