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貉源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2020-01-07李永秀喻桂婧潘素敏肖佳孟史秋梅王秋悦

中国兽医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克雷伯无菌耐药

柳 佳,李永秀,李 婧,喻桂婧,潘素敏,肖佳孟,史秋梅,王秋悦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北 秦皇岛 063000;2.唐山动物园,河北 唐山 063000;3.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2)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属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是肠道有荚膜的革兰阴性杆菌,典型的人兽共患条件性致病菌[1]。该菌广泛存在于机体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常引起人畜重症肺炎、泌尿道、胆道感染、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疾病,若治疗不当,死亡率极高[2-3]。吕媛等报道肺炎克雷伯菌能引起新生儿的败血症,该菌易产生耐药性[4]。肺炎克雷伯菌广泛存在环境中,能引起猪、山羊、梅花鹿、牛等多种动物发病,主要引起肺炎、脑膜炎、肝脓肿甚至和全身败血症等,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高[5-6]。

随着毛皮动物狐、貉、貂养殖量增加,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狐、貉、貂发病越来越多。钟世勋等报道,2012-2013年间,山东地区10个地市毛皮动物(狐狸、貉子、水貂)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率为37.58%[7]。肺炎克雷伯菌对毛皮动物(狐狸、貉子、水貂)的养殖存在潜在威胁,应引起重视。

河北省某地区貉子养殖厂,貉子突然发病,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蜷缩,食欲不振,结膜苍白,呼吸急促、偶见咳嗽、鼻腔有分泌物,站立不稳,有的还出现了腹泻,头部、颈部出现脓包等。本试验对病死貉无菌采集肺脏、肝脏、淋巴结等病变组织,分离出单一菌株,采用常规鉴定方法和16S rRNA PCR方法,确定分离菌株HM-1为肺炎克雷伯菌,该菌具有致病性,并通过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谱,为下一步预防和控制该病流行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来源 肺炎病死貉,无菌操作采集具有典型病理变化的肺脏、肝脏和脾脏等病料。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血平板培养基、S.S.培养基、营养肉汤(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琼脂糖(香港基因有限公司);ID32E肠道菌鉴定试条(BioMerieuxsa公司);药敏纸片(浙江省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2×TaqMaster Mix(北京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树脂型TM基因组DNA提取试剂、PCR所用引物、GoldViewTM核酸染料和DM-2 000(北京赛百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高压灭菌器(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琅玕试验设备有限公司);PCR仪(Mastercycler gradient,德国Eppendorf公司);双稳定时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美国SIM公司)。

1.3 实验动物 20 g左右健康BALB/c小鼠8只,购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1.4 细菌分离培养与纯化 无菌取病死貉的肺脏、肝脏和脾脏,接种于血平板培养基上,37 ℃培养12-16 h;挑取典型的单菌落接种划线普通培养基和S.S.培养基上进行细菌的纯培养;纯化培养后,提取优势菌落接种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7 ℃、200 r/min恒温震荡培养,并挑取纯培养的单菌落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

1.5 细菌生化特性鉴定 按说明书进行操作,用自动生化鉴定系统ID32E肠道菌鉴定试剂条进行生化试验。

1.6 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用营养肉汤纯培养细菌,按照说明书提取DNA基因组,根据细菌16S rRNA序列设计的通用引物,对细菌的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总体积为30 μL,包括2×TaqMaster Mix 15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菌液2 μL,超纯水补足至30 μL。PCR反应条件为:预变性94 ℃,3 min;变性94 ℃,30 s;退火55 ℃,40 s;延伸72 ℃,1 min;35个循环;延伸72 ℃,5 min。PCR产物经10 g/L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将PCR产物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用DNASTAR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同源性分析。

1.7 动物致病性试验 根据相关文献[8],将8只试验小鼠分为2组。第1组为试验组,每只腹腔接种的剂量为0.25 mL(107CFU/mL)菌液;第2组为空白对照组,接种等量营养肉汤,接种12 h后,观察小鼠发病状况和死亡情况,对死亡小鼠无菌采集肺脏、肝脏和脾脏,进行分离鉴定。

1.8 药敏试验 参照K-B纸片法进行试验和结果判断[9],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棉签蘸取菌液,均匀涂布在普通培养基上,用无菌镊子取药敏纸片,贴于培养基表面,37 ℃培养12-16 h,测量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并判断其敏感性。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及剖检 病貉临床表现主要为精神沉郁、蜷缩,食欲不振,结膜苍白,呼吸急促、偶见咳嗽、鼻腔有分泌物,站立不稳,有的还出现了腹泻,头部、颈部出现脓包等;剖检变化为上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肺充血、出血、气肿;肝脏明显肿大、质脆硬、出血,切面外翻,流出暗红色、凝固不良的血液;脾肿大。

2.2 细菌分离培养和形态学观察 分离菌株HM-1在血平板培养基上,37 ℃倒置培养12 h后,可见培养基表面生成圆凸、光滑湿润、半透明、粘稠的菌落,拉动呈丝线状(见中插彩版图1A);在S.S.培养基上可见培养基表面生成粉红色圆凸、湿润的菌落(见中插彩版图1B);革兰染色镜检,发现存在两端钝圆、浓染的革兰氏阴性粗短杆菌,呈单个、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见中插彩版图1C)。

2.3 细菌生化鉴定 采用自动ATB细菌鉴定仪,利用ID32E肠道菌鉴定试剂条进行生化鉴定,分离菌株HM-1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发酵D-葡萄糖产酸产气,可以利用木糖、果糖、D-葡萄糖等作为碳源,甲基红试验、V-P试验阳性、不产生H2S,精氨酸双水解酶、鸟氨酸脱羧酶、接触酶、尿素酶为阴性,生化鉴定结果为肺炎克雷伯菌。与李超等[8]报道一致。

2.4 16S rRNA测序与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利用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得到1 500 pb左右的条带(图2);将上述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通过NCBI的Blast检索系统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并使用MEGA8.1对分离菌株的16S rRNA序列与其他相似性较高的种属的16S rRNA序列进行多序列匹配排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与克雷伯菌F2R9以及01A030聚为一支,相似度为最高,达到99.8%,而与其他菌株的遗传距离较远一些,所以从系统发育树和序列相似度上来看,分离到的菌株与克雷伯菌较近些(图3)。

图2 分离菌株HM-1 16S rRNA PCR扩增电泳结果

M:DL-2 000 Marker;1、2、3:PCR产物

图3 分离菌株HM-1 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

2.5 动物致病性试验 试验组的4只小鼠在接种后12 h,出现精神沉郁、拒食拒饮、蜷缩不动、呼吸急促,36 h出现了死亡,剖检死亡的小鼠,肺部呈现出血、肿大,无菌采集小鼠肺脏、肝脏、脾脏等组织分离培养鉴定。结果显示,所分离菌与该病病原菌HM-1一致。对照组4只小鼠健康存活,表明该菌有一定致病性。

2.6 药敏试验 对14种抗生素进行了药敏试验(表1),结果显示:分离菌株HM-1仅对头孢噻肟高度敏感;对头孢曲松、新霉素、卡那霉素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青霉素、林可霉素、氧氟沙星等10种抗生素高度耐药。

3 讨论

肺炎克雷伯菌属包括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臭鼻亚种及鼻硬结亚种,其中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分布最为广泛,是引发动物及人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之一,是常见的条件性致病菌[10]。近年来,有关肺炎克雷伯菌引起人和动物疾病的报道在迅速增多,尤其是毛皮动物(狐狸、 貉子、 水貂),严重地威胁着养殖业的发展。

表1 药敏试验结果/mm

药物敏感性判定标准RIS抑菌圈直径结果氟苯尼考Florfenicol≤1415^18≥190R恩诺沙星Enrofloxacin≤1011^15≥160R阿莫西林Amoxicillin≤1314^17≥180R氧氟沙星Ofloxacin≤1213^15≥160R青霉素Penicillin≤1415^17≥180R氨苄西林Ampicillin≤1415^17≥180R复方新诺明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1011^15≥160R诺氟沙星Norfloxacin≤1213^16≥170R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1213^16≥170R卡那霉素Caramycin≤1314^17≥1814I林可霉素Lincomycin≤1415^20≥210R新霉素Neomycin≤1011^15≥1612I头孢曲松Cefatriaxone≤1415^17≥1816I头孢噻肟Cefixime≤1415^17≥1820S

S:高度敏感;I:中度敏感;R:耐药

本试验通过对送检的肺炎病死貉,无菌采肺脏、肝脏和脾脏等病料,分离出1株菌HM-1,采用常规的分离鉴定方法和16S rRNA PCR方法,确定为肺炎克雷伯菌,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为致病菌,在分离菌的过程中,只分出单一的肺炎克雷伯菌,证实了该菌是引起貉肺炎的主要病原菌。钟世勋等[11]报道了从肺炎病死的貉体内分离出2株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该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尤其在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或者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病,不易控制[12]。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4种抗生素中,仅对头孢噻肟高度敏感;对新霉素、头孢曲松和卡那霉素中度敏感;对10种抗生素高度耐药。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现象愈加严重,导致肺炎克雷伯菌可产生耐药菌株。孙虎芝等[12]报道,水貂的肺炎克雷伯菌在24种药物中,37.5%的药物耐药,也出现很强的耐药性。林星宇等[13]报道了猪源肺炎克雷伯菌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等19种常用药物耐药,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许多文献报道,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不敏感,可能与该菌的耐药机制有关[14]。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感染的宿主(水貂、猪、貉)不同,其敏感性也不同,也可能与地区有关系。根据肺炎克雷伯菌流行特点,因此当养殖场发生疾病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合理的用药,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克雷伯无菌耐药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超级耐药菌威胁全球,到底是谁惹的祸?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