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2020-01-03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糖化白蛋白空腹

(河南科技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23)

近年来,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该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临床诊断主要通过血糖水平进行判断,但血糖水平检测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反映身体受损程度。有研究认为,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可作为血糖检测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该指标进行分析可以为诊断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1]。为此,本研究对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4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结果为健康的47例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女=24∶23,年龄48~83岁,平均为(65.50±24.75)岁;观察组:男∶女=25∶22,年龄50~82岁,平均(66.00±22.6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前告知患者采血时间,一般为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4 ml静脉血,将其放于专用试管中,将其中2 ml血液样本加入肝素抗凝,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试剂则严格按照操作的流程进行各项步骤的实施;另2 ml血液样本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2]。

1.3观察指标 两组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2 结果

观察组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患者自身的胰岛素细胞较为敏感,后期出现各种并发症,造成糖尿病足以及肾脏和肝脏的损伤,对身体影响较为严重,需掌握科学规范的早期诊断措施。有研究表明,糖化血清蛋白对患者视网膜和神经系统产生较为严重的损伤,造成视网膜出现病变,其检验不会受到肌酐、尿酸、胆红素等不同指标的影响,检验的整体准确性较好,对于疾病判断的准确性更加理想。此外,糖化血清蛋白检验可以对患者高血糖的种类进行有效鉴别。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这些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总之,糖尿病检验过程中增加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可提升检验准确性,可作为疾病判断较为理想的方法。

猜你喜欢

糖化白蛋白空腹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绝经后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