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关节康复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0-01-03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下肢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骨科常见术式之一,其中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患者多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旨在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确保日常生活能力能够自理[1]。但有研究指出,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往往不注重下肢训练,导致膝关节黏连,髋关节活动不利,致使髋膝关节功能逐渐丧失。因此,术后有效下肢训练对行髋关节置换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行下肢关节康复训练,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行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指征;各项检测功能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全身感染者;并发脑血管疾病患者;膝关节炎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33~67(51.26±4.10)岁;股骨颈骨折23例,股骨头坏死23例。康复组: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34~68(51.77±5.64)岁;股骨颈骨折24例,股骨头坏死2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术后干预措施,包括术后指导患者饮食、日常卧床及肢体活动,必要时行健康教育。康复组:患者术后行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内容如下:(1)术后1 d,合理体位摆放,使用毛巾卷垫于患者患肢膝下,使其保证轻微屈膝屈髋位;小幅度被动活动踝关节及膝关节屈伸训练,训练股四头肌及胫前肌等长收缩。(2)术后2~3 d,行小范围的直腿抬高训练,在坐位及仰卧位行膝关节、髋关节屈曲训练,增加训练强度,刺激主动收缩。(3)术后1周,髋关节及膝关节行主动运动训练及抗阻训练;在辅助站立位或平行杠内行髋膝关节的屈伸及外展训练;在卧位下依靠滑轮牵引做髋关节的外展内收及外旋训练;在坐位时依靠外力保持坐位,注意髋关节屈曲角度在90°以下。(4)术后2周~1个月:在助行器的辅助下行扶拐训练,逐渐从双拐过渡到单拐,并循序渐进步行。(5)术后2~3个月,继续进行步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禁止做跷二郎腿、交叉等姿势,减少体力活训练及髋关节活动范围较大的训练。两组均训练3个月评价效果。

1.3指标评定 (1)髋膝关节功能: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表对干预前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满分共100分;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功能改善情况越优[2]。(2)两组关节僵硬、肺部感染及下肢肿胀等并发症情况。

2 结果

2.1髋膝关节功能 干预后,两组Harris、Lysholm评分均有大幅提升(P<0.01),但康复组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髋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分)

2.2并发症情况 康复组:47例患者中,出现关节僵硬2例、肺部感染及下肢肿胀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51%;对照组:46例患者中,关节僵硬4例,肺部感染3例,下肢肿胀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2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28)。

3 讨论

髋部骨折、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等在保守治疗无效后或病情发展至影响患者生活自理时多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该术式是一种采用关节假体置换病损髋关节的手术方式,主要在于恢复关节正常生理功能,消除关节疼痛。但术后多数患者不注重术后的关节功能重建,增加卧床时间,使髋膝关节长期处于一个休息体位,因此易导致关节周围核心肌群肌力下降及关节挛缩,致使关节功能下降[3-4]。因此,术后下肢功能训练有助于髋膝关节功能重建,提高手术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康复组Harris、Lysholm评分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康复组所采用的术后下肢关节康复训练对患者的髋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下肢关节康复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髋膝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