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03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
关键词:步行心功能急性

洪 蕾

(中国医大医院鞍山铁西医院,辽宁 鞍山 114011)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步加深,造成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人数也不断增加。多数患者在发展到后期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患者出现急性的心排血量不足与体外循环静脉淤血等症状,影响心肌供血与其他组织器官供血,严重时造成患者猝死。患者除年龄因素外,工作、学习压力大,也是造成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1]。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严重,且变化迅速,对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生命威胁,且预后效果相对较差。护理工作是辅助治疗,提高患者治疗体验与效果的关键措施,利用传统护理模式,能够保证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安全,但护理效果存在一定差异[2]。我院对所选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对比,总结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所收治的186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患者。干预组男43例,女50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5.13±11.87)岁,病程3~34 h,平均病程(20.14±13.86)h,心功能分级:Ⅰ级33例,Ⅱ级34例,Ⅲ级16例,Ⅳ级10例。对照组男48例,女45例,年龄66~88岁,平均年龄(76.14±11.58)岁,病程4~34 h,平均病程(23.19±10.81)h,心功能分级:Ⅰ级30例,Ⅱ级32例,Ⅲ级17例,Ⅳ级14例。患者均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原发性心脏病,排除肺部啰音、双下肢水肿等症状,利用超声心动图、24 h动态心电图可见明显异常,排除65岁以下患者,排除不自愿参与意识丧失、认知障碍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加用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健康宣讲、功能锻炼。

心理干预:患者发病后由于无法正常运动和作息,出现烦躁、焦虑心理严重,多数患者则在治疗期间对治疗、护理工作不够了解,产生较深的不安,对护理依从有较大的影响,多数患者能够通过心理护理避免心理问题加重,因此对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针对患者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如为患者播放音乐,用温和的语言告知患者进行避免过于劳累,叮嘱患者改善作息习惯,依从治疗。

饮食干预:患者在发病同时多出现高脂、高糖、高盐的饮食习惯,此时应告知患者饮食习惯问题的不良后果,调整患者饮食中的钠盐含量,并指导患者多食用果蔬,减少饱和脂肪酸比例,补充优质蛋白,并帮助患者建立起良好的饮食习惯。

运动干预:患者由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无法与健康人群做同样的运动,此时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护理问题进行运动干预,帮助患者在不损伤心肌功能的条件下进行运动,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运动适宜选在餐后1~1.5 h以后开始,且循序渐进的进行。

健康宣教:由于患者健康生活理念不足,多数患者存在复发概率较高的问题,因此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健康宣教以床旁宣讲为主,在每次护理工作中穿插健康宣教的内容,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健康知识,在接下来的治疗中逐步认识到生活中不良习惯的危害,积极配合治疗并在患者出院后也能够做到遵医用药,健康生活习惯,避免复发。

功能锻炼:针对无法进行剧烈运动的患者,需要帮助患者在治疗初期进行功能锻炼,包括床上单肢体锻炼、下床后的步行锻炼,并根据患者的体征掌握锻炼时间,如患者出现疲劳、气促则减少运动量或停止运动,在患者可以下床后进行步行锻炼,步行锻炼距离在80~100 m,时间设置为30 min,观察患者能够承受的耐力,随时调整患者运动时间。

1.3 疗效判定:对比两组心功能评分差异、6 min步行实验结果以及焦虑量表差异,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心功能分级改善2级以上;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无效:患者未见好转,甚至出现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心功能评分差异、6 min步行实验结果、焦虑量表评分、左室射血分数,均数±标准差,t检验,计数资料:总有效率,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91.39%,对照组总有效率80.64%,干预组心功能评分差异、6 min步行实验结果、焦虑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左室射血分数(56.37±4.25)%,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45.31±6.34)%,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评分差异、6 min步行实验结果、焦虑量表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心功能评分差异、6 min步行实验结果、焦虑量表评分比较(±s)

3 讨 论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病情发展,除造成患者心肌供血能力下降,心功能下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影响外,还会造成患者猝死等不良事件发生[3]。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与护理,随着临床的不断发展产生了新的变化,我国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逐步加深,治疗效果也随之提高,但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的护理措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临床利用传统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逐步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4]。

护理干预是在传统护理基础上,与患者疾病情况相结合,利用针对性更强,更加高效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工作内容受患者护理需求影响,存在不同的变化,与传统护理与青年、中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工作相比,对患者护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患者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改善,饮食的节制以及运动的指导,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免疫功能、各器官功能逐步走向衰退,导致患者的护理工作更加倾向于如何帮助患者安全康复、增加患者效果,减少复发概率,老年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症状后对患者心功能损伤较大,无法承受多次复发,因此针对患者复发的减少有较大的帮助[5]。

本文对所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与实施传统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效改善,心功能得到有效恢复,6 min步行距离也得到有效延长。

综上所述,利用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更显著,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情绪显著减少,心功能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步行心功能急性
魔方小区
急性心包炎1例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步行回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