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预案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2020-01-03邸力力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
关键词:预案流程护理人员

邸力力

(锦州市康宁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抑郁症发生在人成长的不同阶段,处于青少年、壮年或者老年阶段的人们都是有发生抑郁症的可能性的。它作为一种有损身心健康的常见障碍性精神病,具有高度复发性、高度自残性以及高度自杀性等诸多显著特点。患者常有以下症状:心情低沉郁闷,无法感受幸福,对事物发展无任何兴趣,且经常失眠等等。抑郁症患者的病程时间相对较长,治疗也相对困难且护理难度比较大,因此疾病处理起来也较难[1]。因此,本院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时应用护理预案,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到我科进行治疗护理的抑郁症患者66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47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年龄为(43±3.9)岁。将以上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实行应用护理预案进行全方位护理,最后探究分析所选患者的护理康复情况。本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常规护理,进行护理之前,护理人员需了解有关患者的各方面情况,对患者产生的自杀想法和行为倾向依其心理做出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患者自残自杀倾向[2]。

研究组患者采取的临床护理根据抑郁症的临床护理预案模式而进行,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自杀行为干预以及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护理人员对抑郁症及其相关原理机制都必须做到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并对患者相关病情的发病原因、发病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也有所了解。对于药物治疗的常用剂量进行熟悉掌握,随时准备为患者进行准确的护理治疗并清楚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为了更好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可以将患者的症状表现、困难以及疑惑等及时呈现在患者的护理预案中并按其轻重情况进行排列。②制定详细严格的护理流程。护理人员可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通过患者内心想法对其心理、情绪、生理等各个方面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做初步评估,然后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制定出详细有效的护理流程,高效进行护理工作。③若发现个别抑郁症患者有自杀想法或是自残行为倾向,护理人员要及时制定有效的护理流程进行防范,如带入病房进行妥善安置—专业人员的陪护—对一切危险物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保证患者身边有人员看护—预防患者进行藏药,偷药的举动—患者出现蒙头情况及时检查—做好病情评估,观察病情变化—定时交接班看护—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娱乐活动—进行疾病知识的宣传与教育—解决患者难题,减轻负担—鼓励患者家属朋友多加支持—对探视人员做好交代事项[5]。通过以上措施缓解患焦虑不安、悲观厌世、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④针对患者的睡眠护理制定一套有效的流程,如白天减少患者卧床,鼓励其多活动—丰富患者的病房生活—保持患者居住环境夜间的安静—告知患者睡前可以采取喝牛奶、泡脚等有利于睡眠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睡眠健康方面的知识讲解—严格遵循医嘱使用安眠药等药物。通过以上措施减少患者的睡眠质量受到悲观情绪、卧床太多、不适应环境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⑤制定有效的护理流程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3],如用专业知识生动的向患者解释其病症反应情况—护理人员提前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患者按时按规格地服用抗抑郁的药物—针对患者个体差异性,医护人员要进行对症下药—缓解患者焦虑担忧的情绪。⑥制定有效的社交护理流程,如鼓励患者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善于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劝说患者家属在人际交往方面对患者进行社交技巧指导—多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改善患者由于社交障碍而进行厌世躲避所产生的抑郁情绪,提高身体健康。⑦为患者长期情绪低落的情况制定有效的护理流程:密切关注患者,并帮助患者学会简单的自我表述— 采用耐心关爱的语气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找出其情绪低迷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协助患者增强自信心—向患者灌输相关疾病的知识—鼓励患者多参加丰富的活动和游戏,增强疾病抵抗信心—加强巡视监护工作,防止患者由于抑郁情绪、看轻自我、缺少信心等因素产生自残自杀倾向。

1.3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分3个方面[4]:①影响因素对患者的影响进行了有效排除,并用护理的实际行动完全解决以上所说的护理难题,实现护理目标,此为显效。②主要的影响因素基本排除,一些主要问题如打消患者自杀行为、拒药抗药的行为等得以有效解决,而一些次要影响因素如患者可进行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睡眠障碍以及社交障碍等方面得到部分解决,实现了重要方面的目标,此为有效:③没有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况,也没有很好地解决护理过程中的主要甚至是次要影响因素和问题,既定目标完全没实现,此为无效。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比较:本研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通过表1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15,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例)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对不同护理方案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可知,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7.88%,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

3 讨 论

护理工作在抑郁症患者群体的治疗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抑郁症患者的意志倾向通常表现在思维和行为上,以长久的情绪低落示人是一种具有精神障碍的群体[5]。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行为习惯、情感需求、患病的症状特点以及严重程度等方面的评估。具有个体差异性的患者,护理人员实施相对应的个性化护理,一刀切的护理形式要进行坚决抵抗。抑郁症患者常发生自残、自杀等严重不良倾向,这与别的患病群体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性格耐心,语言亲切,更重要的是具备强硬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此类护理工作[6-7]。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在护理效果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90%;在不同护理方案的满意程度比较方面,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7.88%,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护理预案模式在护理抑郁症患者的工作中取得了明显优越的护理效果,使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同感大大增加[8]。

综合上述,护理预案模式作为一种非常好的护理模式,其护理内容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科学,能够让护理人员对不同症状的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的治疗护理,并有效调节了护患关系。因此,护理预案模式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有着实质性的康复意义以及指导意义,值得在护理工作中行进一步地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预案流程护理人员
我国应急预案管理机制的优化路径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思考与设计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