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靶向治疗胃癌患者留置PICC管期间的皮肤护理效果

2020-01-03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
关键词:换药皮疹靶向

柳 艳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肿瘤内一科,辽宁 大连 116033)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具体是经由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管,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创伤程度低等优势,在癌症化疗期间有广泛性应用,有效维护了外周浅静脉结构完整性,并规避了渗漏性损伤。当下,PICC在胃癌患者靶向治疗中应用范畴不断拓展,但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在PICC留置期间出现皮肤疾病,影响疾病治疗效果[1]。我院在对40例胃癌患者靶向治疗PICC管留置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全年间在我院确诊并接受留置PICC管治疗的7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具有明确的诊断资料,排除肝肾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异常以及有精神病家族史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干预组4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5∶2;年龄41~74岁;病程0.6~3.2年。干预组中男女比例为11∶9;年龄40~73岁;病程0.4~3.0年。两组病例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具体是对PICC管进行定期检查,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给药治疗,对压疮等常见皮肤病症进行预防与特殊处理,及时将患者在PICC管留置期间的异常情况上报至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

1.2.2 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局部护理:每天对PICC管换药1次,换药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规程。采用0.9%生理盐水完全清洗管道周边皮肤,继而应用Ⅲ型安尔碘棉球对皮肤消毒3次,直径达到20 cm,自然干燥,以维持良好的消毒效果。采用纸质3M脚步强化纱块及PICC管方位稳定性,无需张贴护膜。密切观察患者穿刺皮肤周边是否发生红肿热痛症状,特殊情况下,每天换药2次。②皮肤一般护理:嘱患者穿戴宽松、柔软棉质衣服,降低衣物对皮肤产生的摩擦力,切忌应用碱性肥皂和粗毛巾擦洗穿刺周边皮肤,保持皮肤干燥性,勤修剪指甲,在留置PICC管治疗期间,避免搔抓皮肤,规避破损感染。在炎热的节气里,可启动空调设备,以维持皮肤干燥度,采用温水清洗局部皮肤,但不用沐浴露。降低患者靶向治疗期间日晒时间,可应用防晒系数(SPF)>30的广谱防晒用品。③心理护理:靶向治疗PICC留置期间,部分患者可能对其治疗意义缺乏正确认知,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或不配合治疗的行为方式,此时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认知水平以及文化程度,讲述PICC管留置的必要性,并积极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护理人员需教会患者基本自我护理方法,定期回医院进行冲管、换贴膜、换肝素帽等维护工作。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比较(±s,分)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两组病例在PICC管留置期间皮疹发生情况,并于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评价内容具体指护士的服务态度、责任心、安全管理能力、实践操作技术四项,每项均是百分制,得分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优。

2 结果

2.1 皮疹发生情况比较:干预组皮疹发生率为2.5%(1/30),显著低于对照组23.3%(7/3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

2.2 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比较:干预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进程,分子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应用范畴不断拓展,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PICC具有可见性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对外周血管损伤性下、提升患者活动自由性等优势,故此在肿瘤治疗中受到广大医患人员的青睐与欢迎。故此在临床中,很多肿瘤患者应用靶向治疗与PICC管留置的治疗方案。

总结长期临床经验,笔者发现皮肤毒性反应是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常见不良反应,皮疹位居所有皮肤性病症发生率的首位,为60%~80%,关于皮疹的发生机制,临床尚未作为一致定论。有研究表明,皮疹的出现代表药效的发挥[2]。但是若皮肤毒性反应严重,将会使患者在治疗期间承受较大痛苦,削弱持续参与治疗的信心,甚至出现抗药心理。皮疹也是诱发PICC管感染的主要因素,减缩其留置时间。故此,对参与靶向治疗并留置PICC的胃癌患者,施以有效皮肤护理措施是极为必要的。本文对干预组3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办法,具体是严格落实无菌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穿刺皮肤症状,并科学调整每天换药频次,与此同时嘱患者穿戴宽松棉线衣服,并时刻保持皮肤干燥性,加强自我护理,采用心理护理提升患者对疾病治疗方法的认知度,进而更加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与快速处理皮肤异常反应[3]。

本次研究中,干预组皮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进,胃癌患者在靶向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皮疹发生率,并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水平。

猜你喜欢

换药皮疹靶向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