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2020-01-03苏玉芳郭雨霞杜治国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
关键词:视盘视神经视野

苏玉芳 刘 欢 郭雨霞 杜治国

(内蒙古包头朝聚眼科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

我科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对恢复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实施中医针刺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恢复期NAION患者50例,将患者按就诊顺序参照随机对照表以1∶1比例分组。治疗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41~57岁,平均51岁;病程1~7.5个月,平均3.8个月。对照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40~58岁,平均52.7岁;病程1~7.4个月,平均3.6个月。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全身性疾病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医针刺治疗,采用太阳、印堂、攒竹、丝竹空、阳白、鱼腰、球后、睛明、合谷、风池、百会、四神聪为主穴,配穴辨证论治,肝郁加太冲、膻中,气虚加气海、关元,脾虚加足三里、脾腧,阴虚加三阴交、太溪,湿盛加阴陵泉、丰隆,血虚加血海、脾腧,主穴为必用穴位,配穴选用2~3个,用1.5寸毫针,直刺或斜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14 d为1个疗程,均由同一人操作。对照组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次,患眼颞浅注射,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矫正视力、视野平均缺损度(mean defect,MD)和视盘周围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RNFLT)的变化。视野:所有受试者均用Humphrey视野计进行检查,治疗前后视野检查采用相同程序,记录MD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采用angio OCT记录RNFLT。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2],显效指的是患者视力提高程度为4行以上,同时其MD恢复正常或明显扩大(MD减小≥8 dB),暗点消失,视盘水肿明显减轻,网膜的出血吸收明显;有效指的是患者视力提高程度为1~3行,视野较前扩大或不变(MD减小≥8 dB),视盘水肿或出血好转;无效指的是患者治疗前后视力、视野(MD减小<3 dB或增加)、眼底形态均无明显变化,注:患者视力在0.1以下者,每增进0.02行算1行。

1.5 统计方法:文中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治疗前2组视力均较治疗后有所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MD均较治疗后有所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RNFLT均较治疗后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MD及RNFLT比较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MD及RNFLT比较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MD:视野平均缺损度,RNFLT:视盘周围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

2.2 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眼数/只(%)]

3 讨 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3],中医对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方面具有特有的功效,针刺治疗可对患者视神经的传导功能起到改善的效果,利于对受损神经的进行修复,改善缺血性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促进患者视力恢复速度,在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上占据了较大的优势[4-5]。

中医针刺治疗对缓解期NAION有效,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尽快修复水肿组织,减少细胞功能受损,恢复患者视功能,本研究表明,中医针刺治疗可以提高患者视力、改善视野缺损程度、降低视神经水肿高度,在改善视野及神经水肿方面优于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与复方樟柳碱进行比较,结果提示针刺治疗优于颞浅注射复方樟柳碱,再加之中医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小,故中医针刺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视盘视神经视野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近视眼视盘形态学变化与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伴视盘出血的埋藏性视盘玻璃疣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眼底影像特征陈秀丽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埋藏型视盘玻璃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的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居· 视野
多算法融合的视盘分割方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