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迁延性肝炎的中医治疗体会

2020-01-03张世刚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
关键词:性肝炎转氨酶病情

张世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中医科,辽宁 鞍山 114011)

慢性迁延性肝炎主要指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的期限超过半年,并且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脏区域不适、疲乏、肝脏肿大以及消化道症状等,并且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持续反复升高[1]。属于一种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且无自身免疫系统以及其他系统表现的慢性肝炎的一种,在中医学领域中处于肝胀、胁痛以及癥积的范畴。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多发于男性,并且在发病时间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并且患者一般没有黄疸,不容易向肝硬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病程较长。随着近年来我国中医的发展,中药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本次研究针对我院10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的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数据:选取2016年至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10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均对其进行病情诊断,确诊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并且对治疗所用药物没有相关禁忌以及过敏反应。。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4.5±4.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47.5±3.2)岁。其中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对研究不产生影响(P>0.05)。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于研究前签订了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汤药以及针灸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中具体的病情症状采用不同的中医药方进行治疗。①慢性迁延性肝炎干皮同病患者。对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中肝脾同时出现病症的患者,在中医临床治疗上要适当添加柏树、薏苡仁和葛根的分量。同时配合党参、山药等药材进行具体分量加减,在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的同时缓解患者脾脏症状[3]。②适量使用温阳药。由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的病程时间较长,一些大热大燥的药材不宜过量使用,避免损伤患者的阴血[4]。要在使用温阳药时,采用一些补阴药,提高患者集体的功能,促进患者恢复速度。

1.3 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肝功能检查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通过慢性迁延性肝炎恢复测评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将中医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显效:患者肝脏区域不适、疲乏症状消失,血清转氨酶水平正常。有效:患者消化道症状以及肝区不适等症状明显缓解,但并未完全根治。无效:患者病情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并且病情有加重的倾向。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平均数(分数)的形式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通过在两组患者之间进行病情调查,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效率为64%,患者治疗后病情有一定改善的为30%,治疗没有效果的为6%,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痊愈率为32%,经过治疗后有一定改善的为34%,治疗没有产生效果的为34%,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中医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对比: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白蛋白、总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的水平分别为(9.38±3.6)μmol/L、(1.35±0.53)μmol/L、(68.9±2.9)g/L、(27.8±3.6)U/L、(32.5±3.2)U/L。对照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分别为(11.4±2.1)μmol/L、(1.43±0.28)μmol/L、(70.1±1.7)g/L、(32.1±4.2)U/L、(36.5±2.7)U/L。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中的总胆红素、白蛋白以及总蛋白的水平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方面,观察组患者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3 讨 论

慢性迁延性肝炎疾病在中医学中处于肝胀、胁痛以及癥积的范畴,并且其病症主要出现在集体肝脏上,同时还会对脾肾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其致病原因主要为患者饮食习惯不协调、长期压力过大并且情绪长期处在消极的状态所造成的患者体制免疫力降低,肝脾功能失调,从而引发了慢性迁延性肝炎[5]。并且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胀便溏、身体疲乏的现象。因此,在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的过程中,温阳、护脾胃成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目前普及的西药临床治疗中,虽然能够对慢性迁延型肝炎患者达到治愈的目的,但在治疗过程中忽视了对于脾胃的护理,并且治疗时间较长,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脾胃造成二次伤害。

近几年随着我国中医学在国际上的发展,中医治疗被越来越多国家所认可,对于中医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也开始进行相关研究。并且通过研究发现,在临床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时,采用科学的中医汤药治疗以及热敏灸治疗能够加快患者肝脾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6]。

本文通过对本院10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进行研究,在中医治疗在慢性迁延性肝炎的临床效果上进行了研究体会,发现在临床中采用中医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在临床上值得大范围推广。

猜你喜欢

性肝炎转氨酶病情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鸡弧菌性肝炎流行趋势与防控要点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非酒精性肝炎的严重程度与2 型糖尿病的关系分析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