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周血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2020-01-03王佳美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
关键词:微血管肌酐白蛋白

孙 洋 王佳美

(1 锦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锦州 121000;2 锦州市妇婴医院检验科,辽宁 锦州 121000)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多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抵抗引起,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的一类代谢类疾病[1]。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常伴有微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主要累及肾脏、视网膜和周围神经系统。根据不同部位微血管受累,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可分为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三类,其主要发病机制是微循环功能性改变引起的内皮损伤、基底膜增厚、系膜扩张和微血栓形成引起微血管闭塞[2]。目前临床研究认为,炎症是促进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3-4]。近年来,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外周血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5]。本文将针对以上指标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表1 糖尿病肾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的比较(±s)

表1 糖尿病肾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的比较(±s)

表2 视网膜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的比较(±s)

表2 视网膜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的比较(±s)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回顾性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183例(男性96例,女87例),年龄50~80(67.25±11.03)岁。研究对象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在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除外糖尿病急、慢性感染和其他各种原发性肾病,以及泌尿系统感染、运动、酮症酸中毒、原发性高血压等可能引起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的各种原因,其中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20 μg/min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37 μg/mg,诊断为糖尿病肾病为73例;根据眼底镜检查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57例;根据神经检查诊断为糖尿病神经病变为53例。单纯糖尿病组作为对照组,共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51~88(69.03±11.09)岁。

1.2 研究方法: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等相关基本信息。采用HITACHI 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eactive protein,hs-CR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等指标。葡萄糖(己糖激酶,G-6-PDH法)、肌酐(肌酐酶,HMMPS法)测定试剂盒为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生产;hs-CRP(乳胶免疫比浊法)、尿微量白蛋白(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试剂盒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采用HA-818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HPLC)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Sysmex 2100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所用试剂及质控血均为原厂配套。以上项目均开展室内质控,质控结果符合要求。

1.3 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观察指标的比较:通过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与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相比,各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在HbA1c、hs-CRP、SCr、WBC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仅在HbA1c一项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神经病变组在FPG、HbA1c两项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和表2。

2.2 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以是否存在糖尿病肾病为因变量,将相关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hs-CRP、WBC为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HbA1c:OR=1.33,95%CI:1.14~1.76;hs-CRP:OR=1.55,95%CI:1.23~1.77;WBC:OR=1.47,95%CI:1.17~1.81)。

3 讨 论

C反应蛋白是肝脏在白细胞介素-6刺激下分泌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属于五聚素家族,由206个氨基酸组成,因其可与C多糖结合而得名。C反应蛋白与C多糖结合进而识别各种病原体及机体变性坏死细胞,并形成复合物,再被机体免疫细胞吞噬清除。C反应蛋白作为主要的急性时相蛋白,在机体急性炎症时可明显增高,对于低炎症水平的慢性炎症,通过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仍可发现其水平高于正常水平。C反应蛋白的功能相当广泛,具有激活补体,刺激白细胞表面因子表达及免疫调理作用。故在2型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过程中,C反应蛋白在各阶段均可发挥作用,主要通过协同白细胞,损伤内皮细胞,造成微血管血流障碍,促进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展。本文结果显示,糖尿病性肾病组超敏C反应蛋白与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在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可为临床医师提供较为全面的数据参考,有助于微血管并发症早期诊断治疗。

猜你喜欢

微血管肌酐白蛋白
基于OCTA图像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观察
血管病,“大河小溪”一起治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