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净化在急性肾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肾功能恢复率的分析

2020-01-03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
关键词:酸碱电解质肾功能

周 爽

(本溪市金山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当机体出现损伤时,最常累及的器官为肾脏,若诱因未及时纠正,可引起急性肾损伤,主要表现为尿量较少、呕吐、恶心及肾功能改变等,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随着对急性肾损伤患者深入研究,根据病因发生的解剖部位不同可分为肾后性、肾性、肾前性三类损伤,通过血液净化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恢复受损肾脏功能[2]。而本文旨在探索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急性肾损伤患者,共有100例,抽签化分组,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均在2014年8月23日至2017年8月23日收治。入选标准:①患者肾脏功能、结构异常时间不超过3个月;②患者经血、尿常规、肾功能检查,显示为肾脏损伤标志物异常;③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实验;④患者均无本次实验药物过敏现象。

观察组患者中23例为男性,27例为女性,平均年龄(42.36±2.12)岁,平均病程(31.05±3.45)d。对照组患者中24例为男性,26例为女性,平均年龄(42.54±2.86)岁,平均病程(31.16±3.27)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包括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现象,严格控制24 h液体摄入量,预防感染。观察组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本次使用的血液透析器为威高F14透析器,德国费森尤斯4008S透析机,以标准碳酸氢盐进行透析。采用肝素化法,由血泵维持血液流速在每分钟200 mL左右,每日或隔日进行1次,直至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3]。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时间、小便出现时间、肾功能恢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钾、血钙。

1.4 统计学处理:实施统计学SPSS17.0软件处理,当对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时,进行t或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肾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小便出现时间、肾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钾、血钙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和电解质指标(±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和电解质指标(±s)

3 讨 论

急性肾损伤可表现为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失调、氮质血症、无尿或少尿,主要是指长时间(>24 h)或突发(1~7 d内)发生肾功能突然下降症状,在临床较为常见,目前常进行药物和血液净化治疗[4]。而在血液净化中,包括免疫吸附、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液透析等,其中对于肾功能损伤患者常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其能够清除体内过多水分和代谢废物,从而进行对流/弥散物质交换,维持机体酸碱、电解质平衡[5]。

血液透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中分子物质进行清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且能够稳定机体血液流动学状态,恢复机体功能[6]。用于急性肾损伤患者中,能够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借助膜两侧溶质递质,促进肾功能恢复,减轻肝脏功能负担,缩短病程,利于病情恢复,为治疗提供用药空间和治疗时间[7]。

总而言之,血液净化具有全面性、疗效性、操作简单等特点,用于急性肾损伤患者中,能够改善肾功能,提高肝肾功能恢复率。

猜你喜欢

酸碱电解质肾功能
酸碱滴定法测定香菇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酸碱体质与酸碱食物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NASICON型微晶玻璃电解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