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暴力沟通下中职班主任沟通效能提升研究

2020-01-02黄文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家长

黄文璇

(阳江市阳东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广东阳江 529931)

1 非暴力沟通理论的起源与研究背景

1.1 非暴力沟通理论起源

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也被称为“爱的语言”、“长颈鹿语言”,它于1963年由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B.Rosenberg)提出。1984年,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创建了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如今有超过200名经CNVC认证的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非暴力沟通培训,2003年,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1]。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作为CNVC创始人,不仅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所著《非暴力沟通》一书至今畅销不衰,中文译本于2009年华夏出版社出版,随后,非暴力沟通理论被国内研究及应用于多个领域。

1.2 非暴力沟通理念

“非暴力沟通”,作为一种沟通技巧、沟通方式,也是一种语言、思维和生活方式,是沟通者以观察客观事实为前提,立足于彼此内在需要,用双方能接受的方式,开展以心换心的沟通交流。它有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要素,包括“什么是我的观察”“我的感受如何”“那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的过程[2]。它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内涵是以师生“爱”为前提,以师生“需要”为核心,鼓励倾听,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尊重,促进师生建立真诚的联系,实现顺畅沟通,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

1.3 研究背景

中职班主任是组织班级管理和德育的直接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着学生思想教育、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组织、职业指导和沟通协调等工作[2]。在中职德育领域引入非暴力沟通方式,立足于中职班主任工作实践下的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以及教师之间的沟通技巧与方法问题,消减中职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异化的沟通方式”[3],促进家校良好合作,有助于培养健全人格的中职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 中职班主任工作中沟通关系分析

沟通工作是班主任职责所在,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现代班主任专业化能力之一。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是指他们之间就某一事项进行信息交流和行为互动,消除隔阂,以此达成双方的教育共识,最终实现双方合作教育合力。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通常有纵向、横向沟通,同学校、学生的沟通,体现一种层级关系,可谓之纵向沟通,与家长、科任教师之间的沟通,体现出平衡关系,可称之为横向沟通。班主任是把任课教师、学校、家长、学生以及社会联系起来的纽带,在工作中形成了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多向性沟通关系,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关系。

班主任在与学生或家长沟通时候,沟通障碍时有发生,这既有教师方面原因,也有学生、家长方面原因。沟通效果情况,直接关系到良好的沟通关系建立,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如果班主任在能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则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与氛围。如果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利于促进家校理解与合作,增进家校情感,提升家校育人合力[4]。

沟通决定关系,有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就会形成相应的沟通关系。非暴力沟通模式,作为一种充满爱的沟通方式,对提升中职班主任工作中沟通关系质量,达成教育目标有着积极意义。

3 中职班主任非暴力沟通应用实践

下面将通过一位中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真实案例来阐述非暴力沟通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第一步:观察。在一次跑操活动中,这位班主任观察到了一位班内平时沉默寡言、不善言谈同学,该同学来到操场时候,不参加列队,也不同周围人交流,也不跑操,一个人坐在站台上,耷拉着头。这位班主任没有因该同学不按要求跑操而训斥、指责他,也没有对学生内向怪癖的性格而忽略他,而是默默地,仔细观察他的言行举止[5]。

第二步:感受。在跑完操,班主任找到这位学生,并坐在一起交流。是不管老师怎么说,这位同学都默默不语。就是这样,这位班主任都没有退缩,继续循循善诱,耐心地引导他,并直接表达感受:“你闷闷不语,又不告诉我原因,我很担心你呀,因为我希望能帮助你。”学生仍然沉默不语。

第三步:需要。紧跟着,班主任通过电话访,同家长交流,了解到该生因家庭变故,经济困难而要退学的情况。在获知这个情况后,班主任继续回到学生身边交流。“我知道你现在因为退学的事情压力很大,因为你希望自己可以继续读书是吗?”学生用肯定的眼神望了一下老师。接着,老师继续说“你不跟周围的人交流是因为你希望大家理解你,不是你个人根本无法交流,对吗”?此时此刻,该同学才开始正视老师的眼神,表现出交流的情绪[6]。

第四步:请求。“那请你同我说说是什么导致你不高兴,我怎样做才可以帮到你?”这时候,该同学看了班主任一眼,点了点头。随后,这位同学与班主任聊了家里情况和个人愿望。在班主任耐心沟通后,成功打开了学生心扉,帮助该同学从忧郁沮丧的困境中走了出来,并与他一起制订了勤工俭学计划,争取继续完成学业[7]。

从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位班主任管理好自己情绪,区分观察与评论,走好沟通第一步。没有因为学生平时内向而忽视他的内在感受,甚至用自己价值观或需要去批评他。在沟通过程中,用恰当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家长访谈,找到学生负面情绪背后真正需要,提出与学生沟通的请求。很明显, 非暴力沟通作为一种沟通技巧,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要素,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通过倾听,了解和满足对方需要,引导学生、家长理解和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彼此信任、理解、尊重和接纳,教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才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4 非暴力沟通下中职班主任的沟通效能

以阳东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在班主任工作中深入开展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应用与推广研究,采集数据对比分析,对班主任非暴力沟通的应用效果作出以下分析结论:

4.1 有助于中职班主任优化工作中沟通关系

阳东一职班主任沟通效能研究实施对象为学校全体班主任,在研究伊始,开展班主任自身沟通情况问卷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发现,班主任对于自身工作中沟通满意率为68.7%。随着课题深入研究,在学习非暴力沟通理论和开展角色扮演训练后,研究中后期分别再次进行了访谈和问卷的调查,从图3中可以看出,班主任对自身工作的沟通满意率逐步提高,特别是在研究后期,经过两年的非暴力沟通模式学习与应用,班主任基本掌握了非暴力沟通技巧,在处理与学生、同事、家长等人际关系时,更加自信,营造了民主、和谐教育氛围,班主任归属感、信任感、幸福感较强,班主任对自身的沟通满意率达到93.7%。

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核心关系,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职班主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有效进展。通过比较研究三个阶段学生对班主任的评价满意度可以看出,非暴力沟通模式在班主任工作的应用明显有利于助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良性沟通,学生对于班主任的信赖感和尊重感明显提高,融洽的师生关系、恰当的沟通技巧,有效避免了师生之间由于误会和语言暴力带来的伤害,实现了师生沟通的良性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研究终结后的家长反馈中,家长对班主任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班主任的表现突出,人际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明显高于以往。对比家长满意度调查数据(图3), 2019相比2017年相比提高了16个百分点。

4.2 有助于中职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

运用非暴力沟通,有助于班主任爱自己,理解自己。在沟通中,班主任能清晰认识、体会、表达自身感受与需要,不去苛责自己,也不强人所难,释放心理压力,使内心平和,提升心理调控能力,以愉快平静心情投入到工作中。

在非暴力沟通中,班主任通过倾听学生、家长感受和需要,有助于识别并化解学生、家长负面情绪。用关爱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建立理解性的关系,班主任工作信任感和幸福感得到提高,增强了工作自信心,使到班主任以更轻松、更愉悦、更乐于互助的方式,化解师生、家校矛盾和冲突。

班主任立足于学生需要进行非暴力沟通,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行为及心理动态,有助于因材施教,优化了班主任工作方式。班主任对学生教育是以尊重、理解学生需要为基础,体现在师生和谐沟通、乐于互助过程中,通过请求引导学生学习,有助于达成班主任工作目标。

比如中职班主任在遇到逃课的学生后,如果第一反应就是“你错了!”,那接下来的思想工作基本都是以一种暴力的语言进行的,在暴力语言环境下,学生不仅无法感受到平等与关爱,学生还会表现出反感,所以班主任在遇到问题后,要坚持非暴力沟通,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是否因为学习压力、心理压力等才出现了逃课现象。同时,也要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才能慢慢改掉不良的习惯,并且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

4.3 有助于中职生健康成长

通过非暴力沟通,班主任把“爱”贯穿于沟通全过程,在民主、和谐、真诚中沟通,学生感受得到理解,需要得到尊重和满足,拉近了师生心理距离,学生产生积极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健康情感、意志、心理培育。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人格、个性得到尊重,学生问题得到宽容、耐心对待,学生得到鼓励。学生在沟通中重新认识自我,意志得到磨炼,潜能得到激发。在尊重、民主与和谐的氛围中,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发展特长,健康个性成长。

在非暴力沟通中,学生会很容易体会到班主任的关爱从而对其产生信任,从而真诚表达自己感受和需要。班主任可以顺势结合学生实际对其开展教育工作,学生会很愉悦接受。这样,在班主任引导与学生内在自觉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很容易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满足其精神层面及知识层面的需要,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第五步:“表诉”和“倾听”。教师需要关注“表诉”和“倾听”,一定要注意,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适当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去约束与苛责,要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互相理解与倾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学生不仅可以在“表诉”和“倾听”下,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与关爱,让学生能健康发展。

4.4 有助于教育改革

新时期,我国不断加强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尤其是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好,其中人文素养是十分重要的一点。班主任在学生的管理期间,非暴力沟通作为一种沟通技巧,或者说沟通艺术,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并且能让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非暴力沟通下,能发挥学生管理的“人本理念”,让沟通成为增近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同时,在我国教育改革期间,不再是单以成绩论英雄,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内心与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互动。情感及人文关怀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非暴力沟通,构建起新型师生关系,然后对学生进行孜孜不倦的教诲,让学生能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可以在学习与生活中能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乐观的态度。

4.5 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非暴力沟通属于柔性管理,并不是采取强硬的管理方法,也就是在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班主任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与沟通方法。非暴力沟通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心,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对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非暴力沟通的应用其实并不容易,要求班主任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并对管理学、心理学等知识进行学习,这样才能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所以对于中职班主任来说,在非暴力沟通过程中,也是一个自我学习与完善的过程,在班主任综合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非暴力沟通技巧与水平也会得到极大提升,从而不断为学生的发展体用良好的环境。同时非暴力沟通也是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大考验,如何在学生管理中运用好非暴力沟通,并能发挥其最大效果,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的内容。

综上所述,非暴力沟通,不仅是沟通技巧,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提醒我们人性是相通的,沟通双方都需要体谅、关怀,需要专注对方感受和需要。其通过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要素,用爱去解决和化解教育工作中矛盾和冲突,使学生在互助中受到教育,本研究仅针对本校班主任团队,有一定局限性,其效果有待今后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中职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家长请吃药Ⅱ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