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青春丰碑” 导写

2019-12-30崔建红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青年人新生青春

崔建红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名学生涌向街头举行集会游行,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

1956年,31岁的黄旭华“神秘失踪”,从此,隐姓埋名30年,为中国核潜艇奉献一生,他说自己“属于中国,无怨无悔”。

1978年3月7日,17歲的倪军经过努力学习,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到上海交通大学报到的大学生之一。

2005年23岁的赵立杰选择了当一名飞行员,为了梦想,他苦练英语,勇闯难关,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机长。

2016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历经坎坷12年后再次夺冠,这些姑娘平均年龄24岁。

一代代青年人为人类、为人生勤学苦读,为梦想执着奋斗,为国家前赴后继,留下了一段段历久弥新的青春记忆,树起了一座座功勋卓著的青春丰碑。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以“高山”为名写一封信,留给下一届高一新生阅读。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要深入研究材料和要求,明确写作任务。

从材料来看,有两个特点:1.突出百年奋斗史,展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青年人立志创业兴邦的过程。2.强调青年人的责任意识。几乎每个材料都强调了人物的年龄以及他们立志、报国的过程。

从要求来看,“留给下一届高一新生阅读”,包括两点内涵:一是写作对象,可用书信体的方式,或按一般文章格式来写,从语气和文字上体现写给高一新生;二是突出考生的身份特征。考生既是材料中代代青年的继承者,对高一新生而言又是先行者和引导者,写作过程要表现出其“继往开来”的作用,从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大业发展关系出发,回溯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突出当代青年人的责任使命。

例文

以梦想,荐轩辕

——给高一新生的一封信

□河北省唐山一中  任易禄

亲爱的学弟学妹:

展信佳!

我是即将迈入高三的你们的同校生,在我为人生理想奋斗拼搏之际,在你们踏上新一轮征程之际,我有三句话赠与你们,以示激励与祝福。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愿你们勤学苦读,为自己拼搏。“学习”二字,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你们可能厌倦了这一字眼,殊不知这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探索精神,是无数先辈的经验之谈。从恢复高考至今,万千学子在求学路上热血狂奔,为青春增色,为梦想奋斗。此番赴考,并不是因为高考决定了你人生的成败,而是想要在最好的年华体会什么叫“全力以赴”,待到回首拼搏的那段青春而热泪盈眶。

执着奋斗,为梦想扬帆。愿你们磨砺意志,终达彼岸。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请将你们的诗与远方沉淀于内心,化作永远的航向,终有一日你们会踏上离乡的路奔赴大学,从此“床前明月光”只剩冬夏,再无春秋。在世俗的浪潮里,梦想就是引路灯,它是赵立杰苦练英语的动力,是中国女排夺冠路上的一次次拼搏,是无数先人前赴后继的彼岸,也是你们迈向世界,迈向光明的目标。终有一天,我们会在那里相遇,目之所及,皆为欣喜。

不负时代,应潮而起。愿你们胸怀祖国,为时代增光。从1919年的那次呐喊,5月4日便烙上了青春的烙印,同为青年的我们怎能落后?黄旭华隐姓埋名30载,用一生诠释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誓言;黄大年受任于复兴之际,毅然回国奉献一生为祖国奠基;数代塞罕坝人受命于建设之际,奉献青春,终让瀚海变绿林……历史的接力棒落到了我们身上,我们终有一日要迈出象牙塔,带着祖国、人民的期望,乘着青春号驶向远方……

有人说,中国是可以容纳各种生活姿态的原野,更是众人朝同一目标奋力奔跑的征程。只要我们心怀国家,同心协力,同舟共济,便不必担忧我们的国家不繁荣兴盛,人民不幸福安康;更不必焦虑个人成功会被如何解读,心之所向,无问东西!

踏浪碧海豪情在,又见东风卷潮来!拼搏吧,学弟学妹们,青春的号角早已吹响!奋起吧,我们与祖国同在!

愿学业进步,实现宏愿!

学长:高山

2019年×月×日

评点:文章完美地完成了此次作文的写作任务:首先,作者采取书信体的方式,将自己对材料的认识融入写作过程中;其次,作者以先行者的身份,与高一新生分享自己对“青年”“奋斗”“梦想”等词语的理解,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三,构思新颖,思路清晰。文章以送高一新生的“三句话”作为行为线索,层层深入,逻辑分明。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青年人新生青春
让更多青年人与博物馆实现“双向奔赴”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青春不打烊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