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且看东坡遇夏凉

2019-12-30彭明浩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济世旷达胸襟

彭明浩

炎炎夏日,旅游者有之,研学者有之,摇扇者有之……禅语说,心靜自然凉,捧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让人顿感一阵诗意的夏凉。

就从心静自然凉说起吧,良好的心境会给人以特有的感受,东坡先生便深蕴其道。虽出生于盆地,但他的胸襟却是如此博大。好似才子的一生很少有一帆风顺,东坡的人生照例是坎坷相伴——无数回受到奸诈小人的诬蔑,三番五次被贬谪到不毛之地,甚至一度被关押在狱里,更别说与家人离别,独在异乡倍思亲……但这些都没有击垮他,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操守,以及济世济民的博大情怀,儒释兼修的东坡居士保持着孟子所说的“威武不能屈”与“贫贱不能移”,在政坛的风雨中傲然独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代的这句禅诗用在苏东坡身上最合适不过。苏东坡活得如此诗意,过得如此安闲,因而为后人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绝美诗词。既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对家人的祝福,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宜人美景,也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气概。他的散文、书法更是流传至今,妇孺皆知,细细赏读,总少不了沁人心脾的清幽之感。

都说人生有味是清欢,我倒觉得有味的人生应是有境界的人生,正如苏东坡心怀天下的济世人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即使被屡屡左迁至荒芜的地方,也不断向朝廷进谏,实事求是地禀报百姓的艰苦,提出清明政治的意见。偶有空闲,他便见缝插针地为当地百姓谋幸福安宁生活:筑苏堤、造医馆……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他也应是恰到好处。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的风雨阴晴在智者眼中无非是过眼云烟,唯有心中的志向坚守才是树树花开。感谢苏东坡,让我学到了不断求知、胸襟广大、热爱祖国,让我觉得今夏有凉风阵阵。

(编辑:王莹)

评点

文章构思精巧,标题较有诗意,把诗人的经历嵌入到“心静自然凉”的短句之中,将东坡居士坎坷的境遇娓娓道来,人生的波折和他闲适的姿态对比鲜明,落魄仍不改旷达,困境中仍“先天下之忧而忧”,此等境界的人生,也只有高蹈绝尘的襟怀才能成就。文章如行云流水,且层次分明,以夏日读书开始,描绘了苏东坡的生平经历,再到他旷达处事态度,最后升华到他的爱国情怀,阶梯般剖析了人物的深度,也增强了文章的广度。不足之处在于介绍人物的经历时略显平铺直叙,对诗人生平带给自己的影响阐述较少,没有围绕“如何坚守心中的志向”进行振聋发聩的阐释和议论,结尾部分收束略显突兀,缺乏深度。

猜你喜欢

济世旷达胸襟
成宏:妙手不负悬壶志,仁者长怀济世心
新的开始
旷达者
易医戴耘:国内海外济世人
人生“十不得”
书画家要有胸襟气度与人生境界
慈悲济世厚德载物 广东省陈绍常慈善基金会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失意时须有一种旷达的情怀——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