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琢志勒人生,从心驰寰宇

2019-12-30刘莫北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寒窗利己母校

刘莫北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概是寒窗苦读十二载梦寐以求的学业理想。然而,在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8名考生明明高考成绩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却集体放弃了这两所名校的志愿,而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对此,校方没有用“感恩母校”的方式绑架高分考生的志愿选择权,没有屈从于评比、声誉等私利;家庭,亦给了这些考生策马扬鞭、放飞梦想的开阔空间。

专家认为,8名考生在志愿选择中凸显自己的理想抱负,是对抗所谓“精致利己”的良方,更是改良志愿填报中“只看校名不论其他”的生动力量。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孤鹏掠影,理性思哉,擎得鸿程远志;惊涛拍岸,遗世规之,求取墨海汤汤;卉草萋萋,独立划兮,护得初心不老;妙机微微,坚定追乎,拥著清志未已。雕琢己志,勾勒雄衣锦归的生涯;倾听心声,规划中流击楫的人生。

承载了多少学子梦想的清北之门翩翩而启,八位考生却抽身而去。孟子曰:“志,不可屈。”冷静的思考,规划了人生。不屈于主流价值的构建,只为自己宏大的人生画卷平添一抹更契合自己的光彩,是谓琢志之规划。

陈寅恪曾言:“惟此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神州陆沉,几许浮华。倘若曾国藩无甚规划,何以寒窗苦读青云直上;倘若孙中山无甚规划,何以匡扶济世明耀中华;倘若毛泽东无甚规划,何以力挽狂澜辟新纪元。是规划,令其明了时局,辨了自我,求了真知,救了中国。立大局,独立思,理性行,方成大器。

儒家以“明志”扬其八位学子明确规划之精神,却不乏诟病其年少轻狂涉世未深而行事草率,甚至直指其心志幼稚亟待指正。然而,所谓成长,不正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有勇气做自己的决定吗?其背后,正是成熟心志构建的自信和敢于负责、敢于挑战的从容。正是摒弃精致利己的弊病,正是革除趋名逐利的劣根性。

多元时代,思想开放,同一个梦想的影响已超出个人,在社会荡起回响。有多少飞起的梦想将破碎成尘埃,我们的国家又该失去多少可能性?不是所有的鲜花都有盛开之日,许多梦想只是一粒种子,但社会不能错过浇灌的机会。因为梦想的魅力不在于绽放,而在于成长,错了花朵,社会的园中也可能多了一棵树苗。

跨过心中的槛,学子们毅然弃了名校,更需保驾护航。母校的包容与宽待,彰显了深思笃學的大校风范;父母的支持和助力,蕴含着爱之尊之的哺育之情。他们的选择,更应为众人支持,社会鼓励,独立思之,理性辨之,坚定求之。

琢志勒人生,从心驰寰宇。志有所向,行有所达。既然选择了属于自己的理想,便只顾风雨兼程,规划属于自己的人生。

(编辑:李跃)

评点

文章以生动对偶兼排比,引出主题。主体部分,先对材料进行概括,亮明观点;然后以陈寅恪名言及儒家思想为基础,深入思考对于自我的认知和对名利的认识;再结合材料内容加以论述。结尾点明,深化主旨,突出中心。不足之处,开头排比稍多,略显啰嗦。同时,个别段落语句之间稍有跳跃,过渡语句运用薄弱。

猜你喜欢

寒窗利己母校
“利己”二面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告别母校
秋日抒怀
母校情
劝君莫愁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
无题(1)
琵琶仙·寒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