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是书香能致远

2019-12-30吴肖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3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吴肖玲

摘  要:核心素养标准的拟定,给传统教育的创新发展拓宽了新的大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课文学习的核心素养”化成了四个基础阶段,分别是:实际应用、大脑的开发、审美标准的提升、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阅读全文,不但能够锻炼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能力,开闊眼界,还能够从基础上提升同学们的语文综合素质水平,从而练就其终生发展实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整本阅读  探究创造

“核心素养”一词来源于教育部以前的一则文章,广大语文教职工深刻的理解并积极地相应其号召,从而使得它变成了育人从教的基本准则。中国学生核心发展总体发展命令中十分严肃地将“核心素养”当作学生必须具有的乃至于终身受益的基本品格。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分析

“核心素养”是一种基础的、大众的、重要的综合素质,它可以作为一种极具生命力与发展力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其实就是“核心素养”的一种具体展现,也是语文这一科目的核心体现。语文素养的本质是阅读,正可谓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二、全文阅读的意义

(一)立德树人,掌握必备品德

首先从人与自我的关系层面上来说,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养,在其达到一定境界时可称为“自律”。倘若学生大部分情况下只是依赖电子设备进行知识的探索,而不是在文本当中挖掘信息[1],会导致他们的大脑思考创新能力大幅度退化,养成跟随大众的不良习惯。不自律、不阅读,自然导致精神衰败,从而隐藏自己。

然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准则的基本价值常用于梳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问题。尊重是人们常常提起的一个词,它意味着尊敬与重视。尊敬他人,使得自己的行为或处事方式不会对其造成影响,在满足自己的同时做好自己的本分;重视他人是指,不论在做何事的前提下优先考虑他人,做到将别人看得和自己一样重要的份上。

于是,在全文的阅读过程中,应该培养基本品格,使得学生在读书的过程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以生为本,领略关键实力

通常来说,不会阅读的学生是隐藏的差等生。阅读的过程是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重要依据,它充分地展现了学生的独立、全面思考水平,是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老师在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当中,应该找寻一些内容引人入胜的文章,从而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其将自身带入文本,切实的感受文章中的风花雪月等等。同时,老师自己也应该给学生做出良好的引导,指引他们从容地走进书中的故事。

四、增强整本书阅读的措施

“全方位发展”是核心素养的灵魂,是全文阅读当中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以及重要品德。由于品德是做人的基本根基,修养是行为处事的基本准则。

加强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引导。在现代化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们不光只是教育学生们为人还要教他们处理事务。常言道“做人有道德,做事有事德”所以说在学生们的语文教学当中,不但要对其进行严苛的要求,认认真真读书,踏踏实实写字,明明白白讲话;还要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引导。只有做好最基础的任务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五、整本书阅读的益处

整本书的阅读可以说是一种开发学生大脑、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是对于名人名著的全面阅读更能有所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要学会结合历史背景,对人物性格进行全面彻底的分析,同时还应该对文本中精美语句进行誊写总结,从而使其与自己的思维融入结合,迸发出新的火花。

(一)摘抄能力的培养

例如,学到《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时,激励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全文的综合性阅读,并且从中找出自认为影响深刻的优美语句进行誊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比如有些学生抄写了“在满园弥漫的沉浸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这句话是史铁生对于自己残疾以后由于能力限制只能在此活动所做出的感慨,充分地将自己的坚定意志体现了出来。有的同学摘抄了“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此句话将作者多年对母爱感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即使岁月艰难坎坷[2],任就不放弃自己孩子的那种深深地母爱。日常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们应该不时翻看自己对于文章所摘抄的语句,从而将名家的思想与自己相结合,充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水平。

(二)思考能力的养成

传统意义上来说,思考是实现自身反思的重要准则,充分地展示了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学生们必须在阅读之后对自己所发现的问题或是他人提出的问题作出深刻的思考,懂得思考的人才是未来成才的人,思考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日常学习与阅读过程当中,老师应该严格要求并训练出学生们的思考能力。比如,在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一文中幽默风趣地表达了其对当时政治黑暗、无能的批判。倘若阅读者不对文本的历史背景进行相关剖析,只会盲目地认为鲁迅在抨击这一思想,而无法准确意识到其所想要传达的实际意义。

结语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知识能力的储备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因此,对于整本书的核心素养来说,必须要求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严密的分析思考,从而加强他们的阅读接受能力,对于不管是未来还是现在都有着不可缺失的重大意义。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当中的引导人更是不能放松对他们的引导,让最是书香能致远这一关键理念悠长传播,整本书阅读核心素养其实不过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冯跃帮.最是书香能致远——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整本书阅读[J].华夏教师,2018,No.101(17):22-23.

[2]毛文娟.以《莫高窟》为例浅谈“核心素养”概念下阅读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8,655(21):94-96.

方正楷体简体;mso-ascii-font-family:楷体_GB2312; mso-hansi-font-family:楷体_GB2312;color:rgb(0,0,0);font-size:8.5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 >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