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

2019-12-30黄素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3期
关键词:实效性理念方法

黄素芬

摘  要:关于培养小学生的德育,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培养方式与理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师需克服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用正确的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与方法,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拥有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  理念  方法  实效性

道德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必须从小就开始。德育教学从学生步入学校的时候就开始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健康的思想观念,使他们在以后的成长和生活中更加乐观、积极、健康,只有心理健康,道德良好,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文化,更好地融入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成为有用的人。所以,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道德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制定一个可行有效的德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一、小学德育教学现状

重视科学文化而轻视道德培养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小学存在的教育弊端。在高考这个大环境下,教师及家长把学生的培养重心放在文化教育上,导致两者不平衡发展。此外,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长配合共同完成。但是,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无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不是很重视。这也是二者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此外,传统的德育教学只是停留在课本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讲解文字,没有与实践相结合,使得道德教育课程的效果不理想。

二、小学生存在的不良思想

由于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到位,某些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思想和不正确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随之带了来很多问题。例如在网络下诞生的直播热对小学生来讲,有些内容必须在家长或教师的陪同下引导观看。小学生还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及消费观,在接触网络新事物时,难免会出现随大流的行为,例如给主播刷礼物,导致高额消费等等。还有更加恶劣的行为,例如校园霸凌、欺辱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学生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

三、小学德育教学的理念与方法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和模仿能力很强,教师必须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若果教师不注重自身的道德素质培养,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在不经意间向学生传递错误信息,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所以,学校在选择教师时,不仅要考察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还要考察教师的道德水平。某些教师的行为就是有违道德的,例如新闻上报道的学校教师猥亵、性侵儿童、学生;教师私下乱收费,无故责罚殴打学生,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和言语侮辱等等。这些行为都是有违师德的。一个合格的教师,除教育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学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

(二)因材施教,实践教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知识,用同样的方式讲解就有不同的理解。年龄较小的一二年级学生思想处于启蒙阶段,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需要明确告诉学生对错是非,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帮助低年龄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对于年龄稍大的学生,教师主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帮助并引导学生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不至于使他们有不健康的陋习,并且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如果发现有不健康行为或想法,教师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方法适当的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改正这种现象。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如中高年级学生,在接受道德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一年级学生对小动物比较感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组织学生参观了动物园、海洋馆,在参观过程中,向学生们普及动物知识,告诉学生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园—地球。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返校后,教师通过学生的检测,发现学生对小动物更加热爱友好。此次活动对于学生建立爱心有很大好处。在中高年级的道德教育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道德方面的新闻案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除教育学生遵守法规、校规等规则外,让学生观看违规案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加深刻。让学生们观看交通违法后发生事故的视频,教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走斑马线。

(三)学校家长配合教育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影响也非常深遠。虽然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学校,接受的知识意识更多的来自学校,但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极其重要的。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感知来自身边的爱与温暖,告诉学生自己被爱的同时也要学会爱他人。课后还需要家长的教导,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下作业,比如给妈妈洗脚,给爸爸捶背等小事情,从小事情中培养学生爱人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

结语

小学德育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乎学生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发展。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有高智商的人才,更需要有健康人格的新时代公民。在小学德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必须正确适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家庭与学校相配合。小学阶段是人塑造人格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建立正确的完善的价值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然然,蔡英华.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5.

[2]王波.新时期如何提升小学德育实效性[J].辽宁教育,2018:12.

猜你喜欢

实效性理念方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可能是方法不对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