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预防和治疗

2019-12-28关自群

医师在线 2019年7期
关键词:传染源轮状病毒补液

关自群

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人民医院 651600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RV)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能引起哺乳类和禽类动物的感染,是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因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可测到特异性抗体,提示也有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可能性。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4-72h,大多数48h 内。起病急,80%患儿先呕吐,随即频繁的腹泻,多为黄色水样便,无粘液和脓血、量多。一般5-10 次/天,重者超过20 次/天,可伴有明显的脱水症状。30%-50%的病儿早期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约1/3 的患儿伴有39℃左右的发热。

二、发病机制与流行病学

RV 感染后主要侵犯空肠的微绒毛上皮细胞,使其凋亡导致小肠功能散失,水与电解质分泌增加,吸收减少,引起腹泻。

(1)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病第一天粪便中即可发现病毒,第3-4 天,粪便中排病毒量达到高峰;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方式感染,水源污染可造成RV 感染的爆发流行。

(3)易感人群:95%左右的RV 感染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年龄越小隐性感染越多,感染后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流行和爆发多发生于4-7月份。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RV 感染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同期有起病急,腹泻蛋花样黄色水样便,尤其对秋冬季的婴幼儿腹泻应首先考虑本病的可能性。确诊有赖于免疫电镜发现RV,或病毒抗原或病毒核酸阳性。鉴别诊断主要取决于病原学检查。

四、治疗及预防

治疗以对症及支持疗法为主,轻度失水给予口服补液盐(ORS),中、重度失水伴电解质紊乱者宜静脉补液及输入抗病毒药物。本病病程短,呈自限性,多数预后良好,婴幼儿感染者病情一般较重,病死率高,近年口服补液盐(ORS)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因腹泻所致的死亡率。故多可在门诊接受治疗,抗菌治疗无效。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饮食。

五、预防

1、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并隔离患者,对密切接触者及疑似感染的患者实行严密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做好患者粪便的消毒工作,医院严格做好婴儿区和新生儿室的消毒工作,严把病从口入关,哺乳用具和餐具做好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提倡母乳喂养,以减少幼儿患病的严重性。在流行期间,对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采用被动免疫,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传染源轮状病毒补液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昆明地区1570例轮状病毒感染住院患儿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儿童秋冬季应注意防轮状病毒感染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怎样用好口服补液盐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