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抓牢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的结合点

2019-12-27陈延华

人民论坛 2019年34期
关键词:治理体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陈延华

【摘要】基层党组织是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要坚持党建引领,依靠党的思想、组织优势,将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无缝衔接在一起,确保基层治理效能有效发挥。要找准、抓牢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的结合点,打造以基层党组织为主体的多元化治理体系、优化基层治理模式,全方位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水平。

【关键词】基层治理 党建引领 治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基层党组织必须要坚持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两手抓、两促进,才能确保党和政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有效落实,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重点已经发生了偏移,党建工作虚化现象严重,党建与基层治理“两张皮”现象突出,不仅阻碍了基层党组织的健康与稳定发展,也不利于基层治理效能的全面发挥。要正确认识党建工作对基层治理的引领作用,以党建促治理,全方位提升基层整体的治理水平。

党建引领对基层治理实践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治理能力、治理方式、治理创新等重大课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探索,并指出在新时代基层治理应该在坚持党组织的领导下展开现代治理创新,同时党建工作也必须要适应社会治理的客观需求,对组织设置、管理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全面驱动基层治理效率的提升,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创新必须要坚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依靠党的思想、组织优势,将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无缝衔接在一起,确保基层治理效能的有效发挥。

只有坚持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才能克服基层治理所面临的困境。在社会发展转型的进程中传统社会治理方式的弊病逐渐暴露出来,以行政化管理为核心的基层治理方式无法释放自治优势,加重了基层政府治理负担,也无法满足公民的多元化需求。一些地方政府在探索基层治理改革的进程中又出现了治理身份模糊、治理权责不明确等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领导各方主体就具体治理细节达成一致,形成基层治理合力,而只有基层党组织才能承担起这样的职责,党建工作必须要成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

打造以基层党组织为主体的多元化基层治理体系

基层治理要坚定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维护者,同时也具备丰富的社会治理经验,理应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一是要构筑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新型基层治理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效率。二是要做好党组织的内部建设工作,为基层治理提供更可靠的组织依赖。基层党组织要从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多角度入手,永葆先进性。三是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巩固引导职能基础。基层党组织必须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把服务人民的职责扛在肩上,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关键性问题,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惩处腐败分子,改善基层党组织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为人民群众提供参与基层治理的通畅渠道。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不仅是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参政议政诉求的有效保障。一方面,要尊重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为人民群众提供参与公共服务的合法路径,降低基层治理成本。例如,基层党组织可以与乡贤组织、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就某项治理职能展开合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便捷与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则需要对人民群众的社会治理行为给予必要的引导与监督,确保基层治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发展。具体而言,基层党组织既要把群众路线落实到基层治理工作之中,同时也要加强对群众治理行为的约束与监管,确保基层治理方向不跑偏。

把党建工作作为基层治理的先手棋

促進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全面发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基层党组织必须要把党中央的执政理念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治理行动,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服务人民群众的一线阵地。一是基层党组织成员要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人民群众混在一起,找准基层治理的症结,创新基层治理的路径。基层党组织班子每个成员要深入到基层一线,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疾苦,解决基层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要把握基层社会的利益矛盾,维护更广泛的人民群众利益。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利益矛盾,只有正确处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弱化解决基层社会矛盾。基层党组织要着手构建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此外,基层党组织还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为武器,引导人民群众树立起正确的义利观,避免矛盾的激化。三是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公共管理能力。公共管理是基层治理的核心,更关乎每个人民群众对党组织服务能力的切身体验。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协调好党、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公共事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还应构筑常态化的危机防御机制,做好针对突发性事件的紧急预案,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是基层党组织治理效能发挥的主要载体,只有做好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工作才能满足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一是要打造一支能够满足基层法治建设需求的骨干队伍。法治思维是基层治理的核心思维,为了满足基层法治发展需求,要通过公开招聘考试、择优录取、专业人才引进等方式吸纳更多具有一定法律素养的人才补充到基层党组织队伍之中,确保依法治理能得以有效实施。二是要完善基层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党组织队伍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应改革传统以上级领导为主体的评价体系,建立以人民群众、党组织成员为主的新型评价机制,同时将评价结果与党员干部晋升、福利待遇发放结合起来,调动基层党组织成员积极性,优化队伍管理,促进党员干部的全面发展。

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基层治理模式

建立科学、规范的基层治理程序。一是要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实情完善基层党组织运行标准流程,保障各项业务的有效落实。具体而言,要认真贯彻党中央下发的关于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围绕组织运行与业务开展制定规范的运行流程,提升治理效率。二是要探索围绕具体治理内容的标准化治理程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规范的治理服务。基层党组织只有坚持为公众提供规范化的治理服务才能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由于基层治理内容繁杂,难以建立完全标准化的治理机制,应以具体领域划分为依据,优化治理程序设计,打造规范的治理流程。

严格权力与治理职责监督。只有被关在制度笼子中的权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基层治理必须要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管才能保障治理行为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一是要落实权责清单,清理治理漏洞与叠障区。出于利益博弈与权力竞争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基层治理漏洞与多重治理现象并存。为此,基层党组织应将基层治理的具体职责制定为详细的清单,同时赋予当事人对应的权力。二是要加强追责机制建设,做好权力监管与约束工作。对于在基层治理中履职不到位的党员干部要及时给予诫勉谈话、批评教育,确保基层治理职责的有效落实。此外,还应通过新媒体等多种渠道构建党员干部权力监督平台,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社会监督,若存在违法乱纪行为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作者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全面依法治国‘多微一体教学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19JDSZK06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刘锋:《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以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为例》,《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3期。

②王德福:《催化合作与优化协作: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机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治理体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新加坡法治反腐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民间组织发展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影响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现状研究及对策初探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