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定力是党鲜明的政治基因

2019-12-27沈传亮

人民论坛 2019年34期
关键词:战略思维定力心态

沈传亮

【摘要】保持战略定力必须坚持正确方向、确保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心态和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范畴和重要内容,保持战略定力无论是对于中国共产党妥善应对国际国内变局,还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升党员干部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战略定力 政治基因 战略自觉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强大的战略定力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征程中取得非凡历史性成就的精神源泉

战略问题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发展极其关键。作为一个近百年的大党,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风雨征程中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非凡的历史性成就,与其拥有持久而强大的战略定力,密切相关。

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表现出强大战略定力,成为共产党取得成功的精神源泉。比如,随着1927年国民党右派对国民大革命的背叛,中国共产党遭受了自创建以来的重挫,党的红色政权在经济基础薄弱的乡村地区生存与发展非常艰难,“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等疑惑开始在党内逐渐显现。于是,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时局的估量和红军的行动问题》一文中对革命形势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阐述,起到稳定党心和军心的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在这篇文章里,毛澤东表现出的革命信心和乐观情绪,有效地克服了在党内和红军内的消极悲观情绪。历史表明,坚定战略定力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非常重要。

无论是改革开放时期还是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保持战略定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一路前行。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不论遇到什么惊涛骇浪都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全过程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立党立国之本。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正式提出“战略定力”这一概念,并使之系统化,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强调指出:“从历史上看,新兴大国出现必然带来国际格局调整,必然遭到守成大国遏制。这也是我国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将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战略变化的客观必然性,把握好大国关系演变的特点,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我们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不断全面提高综合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①这是“战略定力”首次出现在党和国家重大会议的文件中。“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精准研判、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②。这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定力的决心。

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关于战略定力论述的科学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绝非一朝一夕就可实现,必须以持久而强大的战略定力应对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所谓战略定力,就是指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保持理想信念的一种思维能力和精神状态。保持战略定力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具备战略思维是基本前提,历练战略心态是其主要表现,而坚持党的领导则是其根本保证。也就是说,坚持正确方向、具备战略思维、历练战略心态和坚持党的领导互相联系、有机统一,构成战略定力丰富内涵的整体性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从上述几个方面充实了战略定力,以将其充分运用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活实践中。

坚持正确方向是保持战略定力的首要内容。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往往把走什么样的道路作为核心和关键问题。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是共产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当下,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没有很强的战略定力是不行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的实质在于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③ “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④。显然,我们党清醒坚定的改革态度正是战略定力的表现。

具有战略思维是保持战略定力的基本前提。一般来说,战略思维就是从宏观、全局、长远的角度观察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战略预见、战略谋划是其主要表现形式。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对邓小平战略思维的概括,一语中的:“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学习要善于抓住关键、纲举目张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显然,习近平总书记对邓小平同志战略思维的论述,既明确了战略思维之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特殊而重大的意义,更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战略思维的深刻认知。这一重要论述实际上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世界历史进程的特点及其趋势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使得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得以充分运用的结果。

保持战略定力必须拥有战略心态。战略心态可以保障战略思维的正常运行,主要表现为与之相匹配的平常心态、大国心态和乐观心态等。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不难看出,这里的平常心态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的,现实性极为明显。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从粗放到集约、从经济发展高速度到提质增效的有效演进。如何摆脱“速度情结”和走出“换挡焦虑”以驱除影响经济发展的焦虑心态极为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的认识就是对这种心态的有效应对。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西方国家出现诸多阻挠的声音和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更加强调平常心态的重要性,无论形势如何纷繁复杂多变,都要能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用“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言志,彰显大国大党自信、表达从容安静的定力。

坚持党的领导是保持战略定力的政治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以保持战略定力为前提。“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⑤保持战略定力,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无法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为了健全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我们要优化党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职能部门作用,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保持战略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遥望新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只有一以贯之保持战略定力,锲而不舍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使新时代的强国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如期实现成为可能。

保持战略定力是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的迫切需要。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和民粹主义等思潮不断抬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战略上遏制和围堵、经济上挑起贸易争端、意识形态上渗透破坏,使我国面临更加复杂的安全和发展形势。从国内看,当今中国正处于由大国迈向强国的关键时期,经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我国已具有较为扎实的发展基础,但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集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使我国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对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不乱方寸,保持既定节奏,才能沿着既定方向,向着既定目标进发。

继续推进党和国家伟大事业必须要保持战略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推进,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近年来,国外有关“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等错误论调层出不穷。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时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这是因为,“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通过追本溯源,我们发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推进伟大事业过程中,必须对此坚定不移、坚定决心,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

保持战略定力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升干事创业能力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所论述的战略定力,包含着对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和能力的要求,就是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朝令夕改。1990年3月,习近平同志就一些青年干部的“急于求成、自以为是、朝令夕改、眼高手低”等“四忌”表现指出,改进工作方式有助于促进青年干部的发展,“‘谋于前才可不惑于后。作出决策之前,先听他个八面来风,兼听各种意见,深入了解所面临问题的本质,找出其规律,谋而后断;一旦作出决议,在解决问题过程没有结束之前,不作主体更改。‘临大事而不乱,‘临厉害之际不失故常,青年干部要不为一时议论所动,不为一时扬抑所惑,不追赶时尚,不迎合潮流”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和中坚力量,党员干部更应认识到以战略定力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前进的道路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必须不断历练战略思维、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自觉改进工作方式和提高工作能力,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武圣强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①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中国经济新常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99页。

②《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人民日报》,2019年1月22日。

③《習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5页。

④《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4页。

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1页。

⑥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5-36页。

猜你喜欢

战略思维定力心态
新时代高质量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重认识维度
言论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定力在心安如山
冬·发心
中国战略思维谋的是百年大计(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