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绒藏族锅庄舞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2019-12-27赵红梅

文化产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锅庄藏区藏族

◎赵红梅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加绒藏族锅庄舞是藏族地方文化艺术的结晶,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康定地区,其舞蹈形式杂糅了歌舞、宗教仪式、生活生产、饮食文化等内容,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加绒锅庄舞作为独特的民间传统舞蹈,是一项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一、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基础

对于教育本质的看法,部分学者支持其是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来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和民族的发展而服务,通过教育对人塑造社会或民族的各种观念。不去计较两种教育本质观的高下之分,归根结底,教育是一种与人的生存发展适应的社会活动。在任何时期,任何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都是为了满足本民族成员的需要。作为民族舞蹈文化内容的加绒藏族锅庄舞从形成之初,就与满足民族成员的需求相关联。在四川加绒地区,以往人们借助加绒藏族锅庄舞缓解劳作后的疲劳,舒缓紧张的情绪;通过群体间的配合、队形的变化,体现藏族人团结协作、同心拼搏的精神;加绒藏族锅庄舞浸润在日常生活、民间礼仪中,利用丰富的社交活动,满足了人们社会交往的需求。藏族加绒地区的锅庄舞的舞蹈文化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洗礼,绵延至今,源于其能循环往复满足藏族人民的各种需求,体现时代变迁中文化满足民众各种需求的功能[1]。

二、传承民族舞蹈文化是文化选择的过程

人们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创造了一定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阻碍社会发展的文化元素被渐渐淘汰,在实践生活中对人类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文化得以传承。因此,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选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文化传承的过程本质是教育选择文化的结果。教育对文化进行一定的挑选、加工以及整理,并在此过程中,将自身对文化的选择呈现于每一场教育活动中。教育选择文化有三种方式。第一,吸收。为满足社会实践的新需求,对现有文化进行适度的调节,通过融入新的解释,使原有文化呈现新的发展态势。第二,加工改造。为使文化呈现适应本地域和民族的发展需求,教育对现有文化进行加工,以达到完善文化服务的目的。第三,排斥。为达到正确引导文化发展的目的,淘汰、剔除原有文化中消极或落后的内容。通过教育的选择,能够使文化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

加绒藏族锅庄舞作为优秀民族舞蹈文化的代表,传承方式多种多样。教育对文化进行选择的动态过程恰恰表现在传承模式的价值需求差异性方面。加绒藏族锅庄舞的主要传承方式为舞蹈艺术的原生型传承方式,即艺人传承、民众间的传承、舞台表演传承。首先,艺人传承源于藏区,很多锅庄舞艺人以跳锅庄舞来维持生计,技艺精湛者被文艺团体邀请做舞蹈顾问,这样除了解决生计难题外,又能传承锅庄舞。其次,民众间的传承,是指民众长期居住在藏族地区,时常接触庄舞,在长期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下,逐渐习得加绒锅庄舞。再次,舞台表演传承,是指因为加绒锅庄舞被更多的人了解,逐渐走向舞台,社会成员在欣赏的同时,自然而然学会锅庄舞,以行为示范的方式完成社会成员的教化。加绒藏区锅庄舞舞蹈文化传承方式以时代需求为依据,对文化进行了相应的传承[3]。

三、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功能

不少民族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舞蹈文化,保护传承这些魅力非凡的民族舞蹈文化,既是对古老文化的不间断传承,也是对年轻人的塑造和培养,本质上这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教育人类学是新兴教育科学分支学科,通过人类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教育现象和行为进行研究,结合书本、课堂、学校,与社会经济甚至全人类进行关联,全面考察人类发展历史与教育发展的关系,以此宏观上把握教育的功能。

(一)收获人文知识

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就是人文知识。加绒藏区锅庄舞是加绒藏区漫长岁月中历史、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加绒藏区人文现象的反映,包含丰富的舞蹈文化意蕴,镌刻着显著的加绒藏区印记。加绒锅庄舞与藏族群众生活环境紧密相连,承载着其坚韧的民族性格特征。纵观藏族历史,可以看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藏族先民展现出了强悍粗犷的民族个性。

(二)影响智力因素发展

1.培养想象力

人脑对已存在表象进行一定加工得到新形象的过程就是想象力作用的结果。加绒藏族锅庄舞主要在农闲时间、祭祀期间或重大节日期间进行表演,每逢此间,整个加绒地区境内皆是一片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的景象。对于藏民来说,最欢愉的时刻莫过于农闲和节日,加绒藏族锅庄舞的演出为他们的生活添加了情趣。在热闹的表演氛围渲染下,村民们自发围成一个个圆圈,感受舞蹈的魅力,宣泄着丰富的情感。协调的步伐在欢声笑语中,在艺术想象力的迸发下,形成了新的舞步。

2.培养视觉记忆力

将已经历的事物存储于大脑深处,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将之提取出来的能力为记忆力。依据内容的不同,记忆的分类也不同。加绒藏族锅庄舞的传承主要培养了人的视觉记忆力,其传承方式没有文本的综合作用,以民众间传承为主,艺人传承和舞台表演传承都是悄然间接受了表演者的成果。在观赏加绒锅庄舞的过程中,周围人会下意识地将加绒锅庄舞的舞步和节奏记入脑海之中,无形中培养了依靠以视觉感知为记忆主导的能力。

(三)影响非智力因素发展

1.塑造民族性格

首先,加绒藏族锅庄舞植根于加绒地区的社会生活和生存环境,经过几十代的传承,加绒藏族锅庄舞的动作和节奏随意相配,舞步不羁,体现出民间性和地方性的特点。

2.审美教育价值

审美教育是一种启发人感知、感觉的教育形式,亦称美感教育。加绒藏族锅庄舞之美体现在它的内涵上。加绒藏区锅庄舞的舞步以日常生产生活和人伦礼仪的讲述为主,对宣扬优秀文化传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锅庄藏区藏族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论藏族嘉绒锅庄“达尔嘎”的传播历史——以四土地区为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修正与共识 保护与传承——首届昌都锅庄展演比赛和高峰论坛基本情况及引发的思考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五彩巴塘 扮靓藏区人民新生活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