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发展传播策略研究

2019-12-27◎荆

文化产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水晶文创江苏

◎荆 翡

(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3)

江苏依托全省特色文化资源,深入打造“精彩江苏”品牌和平台,促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进程。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因其高活力、低能耗的特性,一直以来都是全省重点发展的产业。文章结合文化资源整合和省情,探究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发展传播策略,旨在为文创品牌建设提供新思路。

一、激发消费者协同创造潜力,塑造品牌

激发消费者协同创造潜力,要义在于关注消费者在文化创意消费过程中的创造力激发,具体来说就是要考虑如何通过环节设置融入消费者的想法和意见。这样的过程整合了企业、消费者的创意,使文创产业被赋予新意义,消费者因为参与生产过程,因而对企业和产品有归属意识,这无论对产品的生产还是推广都极为有益。移动互联网促进了新数字媒体行业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蓬勃发展,也使得文化生产活动充分延伸到以前定位为消费的领域,使得很多消费者参与到文化领域的创新服务生产过程中来[1]。

“2018无锡西水元宵嘉年华活动”融入了无锡本土“非遗”文化元素,通过极具无锡特色的民俗演出、戏曲表演等活动,让城市民众参与到活动中来,节目特别受到中老年观众的喜爱。此外,为了吸引低龄层次受众,嘉年华还设置了如今小朋友不常见的滚铁环、打陀螺等游戏,让小朋友通过这些如今罕见的游戏体会过去的年味儿,让小朋友的父母在和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寻味童年。通过活动传承非遗、通过实践体验文脉、通过参与感受特色文化,已成为无锡文创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常态。南京市文投集团也在首届南京书展、钟山假日音乐会、南京创意设计周、首届中国(南京)非遗创新周、太阳宫儿童演出季、江苏青年音乐节、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特展季等活动中融入消费者创造,将南京地域特色和独有文化资源与消费者兴趣点相整合,在创造独一无二的文化创意项目的同时,也收获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

二、重视项目组织建设,深化品牌

在创意转换中,项目组织建设应侧重把握项目独有资源,在坚持文化产业艺术性原则的同时,实现品牌打造的“创艺”+“创异”。文创发展,根本立足点在于坚持产品或服务的艺术性,在此基础上创新创意。

以连云港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通过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创意研发中心、大师工作室等提升了产品的美学价值和品牌附加值,通过市场营销、新闻推广、水晶节等活动的主办,打造了一批如石来运好、恒达珠宝、至善坊等国内知名度较高、备受消费者青睐。世界知名的水晶品牌,被业界认可,一大批水晶新品牌积极加入到水晶产业园的建设中来。为了培养产业后续力量,东海着力建设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之一的东海大学生创业园,为水晶制作设计人才的培养蓄力,成立了江苏省水晶文化研究会和东海水晶杂志社。为了使产业国际化规模取得长足进展,东海还大力推进捷克水晶、斯里兰卡宝石镶嵌等项目入驻产业园,为产品、产业的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制度方面来看,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出台了《东海县水晶产业人才培养工作方案》,对人才培养做出长远规划、提出阶段性计划。为了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邀请了中国玉雕艺术大师张玉成、吴建敏,省工艺美术大师朱景强、吴兆娥,亚洲工艺美术大师徐利剑等一批工艺美术大师。通过上述努力,成就了“水晶大姐吴兆娥”“石来运好”等中国驰名商标,“至善坊水晶”“海龙水晶”等6个品牌获评江苏省著名商标和江苏省名牌产品。

三、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事件,强化品牌

“创议”+“创忆”指的是借助能创造社会热点议题的文化事件的营造、通过深度传播、提高品牌推广力和辨识度,让更多的消费者记住文创企业的品牌、产品或服务。

江苏省旅游局曾与马蜂窝旅行网联手,深入研究江苏文化,以弘扬江苏传统手工艺为主题,打造了“寻艺江苏”的互动推广活动,筛选了三组网络旅游红人,以游记、照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其在江苏的寻艺之旅,通过宣传江苏传统手工艺彰显江苏文化的魅力。网站开辟了专门板块展示旅行达人寻艺体验,这种新型营销方式不仅提高了江苏传统手工艺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激发了网友对江苏手工艺主动探索的兴趣。

以常州为例,2018年该市以“一带一路”和大运河文化发展为契机,在元宵节期间以钟楼区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为平台开展了元宵喜乐汇活动,通过非遗元素、民俗活动、受众体验等设置,打造将“城市party”的夜文化长廊,创新性地加入“旅行青蛙”的手绘地图,古运河夜游船,非遗大师现场展示展演,千份元宵一分钱网上认购等活动,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更创造性地设置了九大创意课堂滚动开放,再现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元宵风俗。这些集中高强度、精准点对点宣传相对接,打通多媒体渠道,引流话题,裂变传播,实现了品牌升级的传播效果。

四、加强创意治理的政策支持,孵化品牌

“创宜”+“创易”指的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制定和管理部门要致力于营造适宜产业发展的环境、提高文化创意交易的便捷程度,让文创企业感觉办事更便易。创意治理隐含的问题在文化研究的范畴中属于权力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有所作为。

江苏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方面已经做出不少努力,宏观方面,不断提高省内主办的各大会展水平,组织了“紫金杯”江苏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以比赛为平台整合文化资本、开发创意产权、发现创意人才、提升设计技术。江苏文创管理部门还积极推进省文化产业协会与海外机构合作,举办产业投资贸易推介活动,搭建贸易服务平台。微观层面,培育和引导文化消费[3]。高雅艺术进校园、国家和省级的文化项目补贴、举办南京文化创意产业交易会、开放南京创意设计周、南艺520嘉年华等项目,在拓展活动知名度、丰富受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文创企业和单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江苏还不断拓宽政府购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途径,主动通过设展和参展的机会,推广南京市创意设计人才和企业品牌。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等文化创意新兴业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并提供优惠政策。

五、结语

通过“创一”+“创益”“创艺”+“创异”等“八创”传播模式的实践,江苏文创产业打造了诸多品牌,这些品牌的发展证明了用新思想创意诠释文化、用科技和智慧发掘文化的产业发展指导思想,是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坚定了将文化创意作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持续前进动力的信念。在这种信念的引领下,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传承江苏文脉,成为铭刻在江苏文创企业的DNA,为江苏全面实现“两聚一高”的精彩未来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水晶文创江苏
陶溪川文创街区
数读江苏
一张水晶卡告诉你浪漫都在哪
数独江苏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数读江苏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江苏
蓝水晶般的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