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开展高校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途径探索

2019-12-26陈婧芝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供给侧改革思政教育

陈婧芝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有效开展思政教育,需要不断提升思政育人工作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本文从观念创新和技术驱动两大方面,探索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政教育;思政育人;大思政格局;教学改革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高等院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论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8年,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高校是青年“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阶段,刚成年的青年们有着迫切的精神成长需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校的思政育人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高校应结合青年学习成长经历,立足时代背景,创新开展思政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現状及问题

思政教育任务重、内容多、紧迫性强,目前,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渠道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党团主题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媒体宣传等,从机制和人员上有着较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思政课的教材、教辅、教师和教学等要素相互脱节

高校思政课教材与初中、高中的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的连贯性不够,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身份和观念的转换;高校思政课教辅材料缺乏,思考题及案例分析过度依赖教师,这一不确定性致使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理论分析问题、指导实践;高校思政教师的选配、培养、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思政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有待提升。

2.思政教育活动的统筹、指导和保障有待加强

思政教育活动的形式过于单一,时间上重复占用,导致学生参与意愿较低,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实践教学的普及性、针对性不足,宣传力度、保障力度不够充分,未能有效调动教师与学生参与积极性;实践形式仍以参观、听课为主,生产实践、走访调研不够深入,学生对于国情社情的认识不够到位,实践活动的教育意义有待加强。

3.思想动态掌握不够充分,缺乏精准施教理念

由于各省市、各中学的教育情况、教材选配、教学侧重各不一致,高校学生对于语文、历史等课程的理解程度存在偏差,而高校中除了相关专业外,大部分学生普遍缺失语文、历史、地理等基础课程教育,学生对于国情社情的理解仅停留在高中甚至初中的知识碎片中,只能通过互联网来进一步认识社会;而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学生宏观把握不够、分析能力不足,导致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受众基础参差不齐。同时,高校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存在滞后,对舆情的处理机制和引导能力有待加强,未能“透过显现看本质”,缺乏对学生的长效观测和跟踪培养。

二、观念创新,融合培养——高校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措施探讨

1.塑造大历史观

高校思政工作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为此,高校应充分统筹教学资源,塑造学生的大历史观,打造“大思政”格局,根据中学政治、历史、语文课程基础,从“点对点”式的碎片化教学走向系统化教学,使理论螺旋上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结合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因素进行解读,加深学生理解;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对于时事热点和学生困惑,不能简单地回避不谈,应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学生进行剖析,指导学生运用思政课所学理论形成方法论,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2.加强文化涵养

高校思政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针对语文、历史课程在高校的断层现象,部分理工类高校或有需要的高校可适当加开历史、语文等基础课程或必修部分,巩固学生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应着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革命红色文化,通过校史普及和大学精神的涵养,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打造校园新媒体思政工作矩阵,做到多平台、全覆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漫画、微视频、表情包等方式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入脑入心,增强思政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3.强化实践引导

高校思政工作要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社会实践是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是生动的“思政课堂”。高校应加大对社会实践工作的投入和保障力度,明确实践目标,使学生明确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实践中全程进行理论指导,做到寓教于实践,创造“心流”体验;紧密结合时事热点,规划专项实践行动等主题路线;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在参观学习的基础上加入文化感召、科技成就体验、生产实践、宣讲交流、走访调研等形式,使学生对于实践地区有全面认识和深入研判;拓宽社会实践方向,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科技文化优势,助力当地思想教育、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工作;形成学校和学生家庭的联动,让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风教育中学习实践。

4.打造大思政育人格局

高效思政工作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高校应首先明确育人的载体、主体、客体、机制、环境等要素。教育主体一般是指“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工作者,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今,思政教育的主体拓展到全校师生的范围,需要进一步完善思政育人的工作机制,逐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搭建教职工思政工作的培训交流平台,使教师队伍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在学生中选树优秀典型,强化党员、团员身份认同,加强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意识,对基层党、团、班干部加强培训培养,提升其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起到“传帮带”作用,使传统的思政育人工作由“交易型领导”向“变革型领导”转化,从而引导学生实现“自我领导”。

三、技术驱动,精准施教——高校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发展方向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为此,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政育人精准施教的工作探索。

1、形成大数据,夯实育人基础

大数据时代,面对复杂的信息内容、突发的舆情危机,更需要及时把握各层次学生思想动态变化,尤其是出现的各层次问题。高校应通过大数据助力思政工作,统筹学生管理平台,设置记录、反馈、互动、“树洞”、调研、咨询等多种功能模块,合理设置数据库,在学期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院、不同籍贯的学生情况开展摸排,动态记录、实时分析学生数据,在舆情处理、危机干预等工作方面做到合理预判,根据学生特点和知识短板,分层分类地开展引导。

2、运用人工智能,助力跟踪培养

人工智能拥有强大的数据搜索存储、高速加密计算与分析推荐引擎,可以在快速全面掌握学生教育大数据的基础上,准确了解学习需求,依据学生的个人情况为其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帮助学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及时掌握学生关心关注点,发现学生培养短板,描绘学生心理画像,加强针对性,定制差异化教学计划;提取学生常用关键词,模仿学生语境帮助教学设计,加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便于学生理解吸收。除此之外,通过大数据采集+智能终端分析技术,教师可以及时收集课堂反馈情况,以灵活安排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及课外实践辅导工作,有效加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3、打造沉浸式体验,提升教学质量

研究指出,沉浸式体验有助于形成“心流”效应,让受众在短时间内对某种活动表现出全神贯注、乐此不疲、沉浸专注的状态,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效。部分高校设计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党团活动已开始着力加强教育意义、注重仪式感召,打造“沉浸式”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思政教学课堂作为最直观、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也应通过技术革新来打造沉浸式课堂体验。2018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確指出,要推进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促进虚拟现实教育资源开发。目前,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部分博物馆、纪念馆已采用VR、AR等技术,带领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地理风貌的形成和历史事件的进程。高校走在科技创新的一线,应加大对课堂教学体验的投入,设置沉浸式教学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作用,同时注重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印象,以期使学生通过感同身受的学习体验形成自发认同,并主动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自身学习实践。

【参考文献】

[1]郭素莲.“大思政”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9(05):88-92.

[2]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与理论创新的若干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04):3-6.

[3]霍达.试析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才智,2019(24):176-177.

[4]孙晋超.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的实践困境与伦理思考[J].理论观察,2018(11):41-43.

[5]柳瑞雪,任友群.沉浸式虚拟环境中的心流体验与移情效果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04):99-105.

[6]武晓静,刘德磊.浅谈心流体验及其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56-157.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供给侧改革思政教育
高职院校院系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探究
“大思政”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