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9-12-25张娜

现代交际 2019年22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生态课堂大学英语

张娜

摘要:伴随着生态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将其与教育学紧密结合起来。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应基于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针对问题,从生态视角进行教学改革。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可以丰富和拓展教学论学科的内容,拓宽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视角,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并推动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 生态课堂 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2—0007—02

20世纪初,生态学已成为具有相对完整理论体系的科学。此后,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开始接受“生态”“和谐”等与生态相关的理念。无论是社会科学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生态学的关联性、多样性、开放性、和谐性、动态平衡性等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某系统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从生态视角研究教育现象。伴随着教育界人士日益运用生态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和教学现象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一门新型学科,即教学生态学应运而生。随着越来越多学者探索的不断深入,生态和教育结合日益密切,教育生态学理论不断得到深化,在这一生态和教育相结合的领域里,虽然学者们不断探索,丰富了教育生态学理论,但仍需要在充分利用生态学理论基础之上对实际、具体的教育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但相关学界在宏观生态学原理和具体教育教学问题的契合方面做得还不够深入、系统和全面。

本文就是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研究的视角,采取文献检索、问卷调查、跨学科、比较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找出大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非生态化问题,进而针对问题,结合生态学原理提出能够促进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化的策略,最后通过实验教学来验证对策的效度和信度。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态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从生态的视角出发,主要釆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来观察高校英语课堂的生态现状。本文依据生态学原理科学地设计出考察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现状的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并进行数据搜集与统计。除此之外,本文还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的方式做了进一歩的定性研究。调查问卷主要涵盖了有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主体关系、教学环境、教学监控和教学评价、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因素。本课题所调查和访谈的人员主要是河南省7所不同层次的高校的各年级非英语专业的602名学生和60名大学英语教师。本课题组还现场观察了18个大学英语课堂。本课题组采用的调查分析工具主要是Excel和图示,利用这些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仔细的统计和分析。首先,利用电子表格整理出的结果对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主体关系、教学方法、教学监控和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现状作出了描述;然后,依据生态学原理对大学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非生态化现象进行分析与归纳。

本文发现现实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各个因子都不同程度地违反了生态理论,例如,教学目的功利化、教学内容片面化、教学主体关系非和谐化、教学过程线性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单一化、教学物理环境非适宜化和教学监控违背了最适度原则,等等。从整体来看,目前河南省大学英语课堂中存在着非生态化的问题,亟待进一歩处理解决。

二、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的策略

结合研究结果、生态学原理、研究经验和其他领域的理论,本文提出了促进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化的策略:课堂教学目标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课堂教学内容应体现整体性和联系性,课堂教学环境要适宜,课堂教学监控要适度,课堂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主体关系应体现平等,课堂教学评价要多样化,课堂教学过程应体现教学主体间的交流,等等,并针对每一项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三、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效度实证

为了验证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效度,本文试图通过课堂实验和问卷摸底调查,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证明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应有的教学效度和信度。

1.实验目的与实验问题

为了检验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效度和信度,本文先作出了三个无效假设:一是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成绩无明显作用;二是学生对该模式的认可度不高;三是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提高无明显效果。为了验证这些假设,本课题组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实验,收集了相关数据,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数据做统计分析。

2.实验对象

本课题组在2013年9月选择了本学院2012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班级(68人)为实验班,选择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班级(72人)为对照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基础水平在实验前大致相当,两个班使用的教材均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译三》,并均由同一老师授课。此外,两个班级均已经完成了对《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译》前两册的学习。

3.实验工具

大学英语四级模拟试题和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表。

4.实验设计

实验从2013年下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共为16周。在对照班,任课老师无论是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监控和教学评价方面,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主体关系和教学环境方面,仍然采用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验班,任课老师尝试采用基于生态原理的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监控和教学评价方面,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主体关系和教学环境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堅持以生为本,贯彻生态化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探索能力和学习兴趣为目标采用丰富多样化、注重互动的教学方式;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增加;讲课内容注重联系实际,诸如要与经济、政治、社会、自然、文化等融合;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恰当地处理教室光线,减少噪声,根据教学活动恰当地安排座位;把握教学监控的最佳点,避免监控程度和力度过强或过弱;注重学生之间的评价,坚持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总之,在实验班,任课老师尽力遵循上述生态化教学原则。

5.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后测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实验班进行改革前的成绩均值是53.4156,改革后的成绩均值是64.4156。后测成绩比前测成绩增加了10.7816分,增幅为17.14%。对照班学期开始时的成绩均值是56.8549,学期结束时的成绩均值是58.0265,后测成绩比前测成绩增加了1.1416分,增幅为3.68%。实验班的前测/后测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33。对照班的前测/后测相关性系数为0.761,这两组数据证明相关性很强,属于高相关关系。双尾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均为0.000,即小于0.001。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由于P=0.000,小于0.001,因此,可以否认实验的第一个假设。这也就说明实验班所采用的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6.实验班学生对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模式评价的数据统计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82.5%的学生认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模式(新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82.8%的学生认为,新模式能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泼;84%的学生认为,新模式更能促進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76.8%的学生认为,新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72.7%的学生认为,新模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具有促进作用;73.4%的学生认为,新模式更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70.5%的学生认为,新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7.实验总结

通过对学生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不难看出本课题组试图采用的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验班学生的认可,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等等,进而否定了前面提到的三个实验假设。

四、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存在的局限

客观来说,由于受时间和课题组成员精力的限制,本研究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也为后继研究打开了视窗。

第一,本研究中的实际调研仅是在河南省少数高校中的部分课堂和师生中进行的,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途径搜集到的数据不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不能准确地体现全省乃至全国所有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现状,这一点可在以后的研究中修正完善。

第二,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调研发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非生态化的现状问题,结果忽略了所调查的7所院校之间存在的更加细微的差别,例如,各个院校的水平差异,师生能力的差异。在这方面,研究的广度还有待拓宽,研究的深度还有待挖掘。

第三,在验证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模式的效度时,由于实验周期比较短(仅有16周),实验班级仅有1个,且考虑到实验班学生与任课教师均熟悉,很难排除学生在调查问卷时有青睐新模式的想法,因而,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的措施还有待在更大范围内验证与修正。

第四,由于本研究是在河南省部分院校开展的,因此研究结果的效度和信度需要后继研究来检验、修正和推广。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对教育生态学、生态课堂等理论及其实践的研究仍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很大精力,要想得到更有效和更实际的策略,仍然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五、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与影响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诸如有利于丰富和拓展教学论学科的内容,拓宽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视角,发展和完善大学英语教学理论等。本研究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诸如有利于促进河南省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化,带动教学与教育深入改革,推动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等。本研究结果也能对今后学者的相关研究和其他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及其他学科的改革起到一个参考或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张正吉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学生态课堂大学英语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