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渭南市临渭区冬小麦冻害成因及防御措施

2019-12-25杨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冻害防御措施小麦

杨飞

摘要    本文阐述了冬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结合临渭区的实际提出了选用抗寒耐冻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因苗分类管理、适时冬灌、冻前防御、冻后补救等冻害防御措施,以期为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冻害;原因;防御措施;陕西渭南;临渭区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1-0056-01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常年种植小麦面积逾3.33万hm2,是陕西省小麦主产区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小麦产业优势明显,历年小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商品粮贡献率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在小麦生产中由于受暖冬、寒潮等自然因素影响,冻害发生较为频繁,尤其以晚霜冻害(俗称“倒春寒”)危害最为普遍,是小麦稳产、高产、优质的一大障碍因素。因此,分析总结冻害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御及补救措施,对提高冬小麦防御冻害能力、减轻冻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具有重大意义。

1    冻害发生的原因

1.1    品种冬性偏弱

小麦品种之间抗冻耐寒力差异很大,一般来说,小麦品种冬性越强抗寒能力越强,冬性或半冬性品种抗寒性优于春性或弱春性品种。

1.2    越冬前后气温突降

引发小麦冻害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越冬前后温度剧烈下降,植株体内的水分突然结冰,导致麦苗发生冻害。特别是在冬季较为温暖的情况下,小麦播种早,长势旺,对寒冷的抵抗性降低,更容易发生冻害。

1.3    春季倒春寒

小麦春季开始生长后,麦苗对寒冷的抵抗性降低,若遇到倒春寒天气时,容易受到冻害,晚霜冻越晚小麦受害程度就越重,对产量影响就越大。

1.4    管理措施不当

一是整地质量差,耕层浅,镇压不实,土壤空隙大,使麦苗根系悬空,未及时浇灌越冬水等,均易使麦苗遭受冻害。二是播期。播种过早,气温偏高,麦苗生长速度快,形成旺苗,易遭冻害。若播种过晚,麦苗长势慢,形成弱苗,也易发生冻害。三是播量。合理控制好小麦的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及当地气候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播种量。四是播种深度。播种过浅,深度不足2 cm,种子萌发时易出现缺苗断垄现象,降低了其抗冻能力,易导致冻害的发生。若播种过深,小麦在出苗的过程中过多地消耗了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导致麦苗长势弱,也降低了其抵抗寒冷的能力。

2    冻害防御措施

2.1    选用抗寒耐冻品种

选用抗寒性较强的品种是防御冻害的有效措施,冬性偏弱的品种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但也容易遭受冻害。因此,小麦生产中应综合考虑品种的丰产性和抗逆性,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适宜临渭区种植的品种,及时调整品种结构,确保小麦稳产、高产[1]。

2.2    适期、适量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不同类型地区小麦适播期差别较大,只有适期、适量播种,争取冬前形成壮苗,才能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根据多年来试验结果,结合近年来出现的暖冬气候现象及农业生产实际,临渭区两塬播期宜在10月5—10日,渭北最佳播期在10月10—15日,播量以150.0~187.5 kg/hm2为宜,播深3~4 cm,并做到精细整地、足墒播种、深浅一致、落籽均匀,确保一播全苗。对秸秆还田的田块要提倡机械深耕,深耕深度25 cm以上,旋耕的田块要耙实土壤,提高整地质量,打好播种基础[2]。

2.3    加强管理,培育壮苗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提倡氮肥后移,基肥要控制氮肥用量,施足磷、钾肥,防止麦苗冬前徒长,培育壮苗,增加麦苗的抗寒性。管理中要因苗分类管理,对播种偏早、群体大的旺苗,或者即使播种适期,但因特殊年份,冬前气温高,进入越冬期晚而形成的旺苗,在管理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出现旺长趋势时,采取深中耕、镇压等措施,控旺转壮,同时浇好越冬水,保苗安全越冬,春季在小麦起身前后进行化学调控,控制旺长。对群体小、长势弱的麦田,要采取中耕等措施,春季及时浇水施肥,促进分蘖和生长[3]。

2.4    适时冬灌

浇灌越冬水可以防止小麦冬季发生冻害死苗。冬灌能踏实土壤,粉碎坷垃,防止发生冻害死苗。冬灌时间一般从日平均气温降到3 ℃时开始,在麦田上大冻前完成。冬灌过早,气温较高,蒸发量大,达不到效果;冬灌过晚,土壤冻结,水分不能及时下渗,地面积水结冰,麦苗在冰层下容易窒息死亡,或形成冰凌,抬起土块,拉断麦根,吊死麦苗。灌水量不宜过大,但也要浇透,一般灌水量为750~900 m3/hm2即可,切忌大水漫灌,以防地面积水结冰。对于弱苗和晚播的单根麦苗,一般不可进行冬灌,否则容易发生冻害[4]。

2.5    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冻前防御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冻前浇灌麦田是防御冻害的有效措施。浇水能提高地温和湿度,减少地面的辐射散热作用,对冬、春季冻害都可减轻危害。没有灌溉条件的两塬干旱地区,可在霜冻来临前,在小麦行间撒施麦糠、碎麦秸等,或顺垄施土杂肥,不但有保墒、防冻作用,还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也可于傍晚在田间地头堆麦糠、秸秆等熏烟防霜,使烟雾覆盖麦田,阻止地面辐射散热,提高地面温度,也能有效地预防冻害发生。

2.6    加强管理,冻后补救

小麦受冻后,体内养分消耗过多,苗势很弱,长出新的茎蘖需要大量水分和养分。因此,要加强管理,采取促进生长的措施,如及时浇水,追施速效氮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加优质叶面肥,及时中耕并做好病虫害防治,促使小麦恢复生长,发挥其自身的调节能力,尤其是追施速效氮肥和浇水,对增加穗粒数和粒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    参考文献

[1] 谢红梅.2018年春季商丘市小麦冻害成因分析及防御措施[J].基层农技推广,2019,7(1):73-74.

[2] 马利明.优质强筋小麦冻害种类发生特点及防御补救措施[J].中国农技推广,2018,34(11):20-22.

[3] 周兆基,冀涛.漯河市小麦生长期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18):34-35.

[4] 陈襄礼,李林峰,王重锋,等.小麦倒春寒发生特点及防御措施初探[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2):35-37.

猜你喜欢

冻害防御措施小麦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水稻倒伏与防御措施
新栽绿化苗木越冬防护措施探索
阳信县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探析PHP网站设计中信息安全防御措施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