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期对常农粳7号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19-12-25曹敏旭夏肄锋朱正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播期农艺性状水稻

曹敏旭 夏肄锋 朱正斌

摘要    以早熟晚粳水稻品种常农粳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5月20日、5月30日、6月9日、6月19日、6月29日)处理,研究迟播对常农粳7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常农粳7号的全生育期缩短,生长量变小,株高、主茎穗长、倒一节间长和剑叶长逐渐减小,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亦依次减少,导致产量逐步下降。由此表明,播期5月20日和5月30日对常农粳7号产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因而常农粳7号最适宜播期为5月下旬。

关键词    水稻;常农粳7号;播期;农艺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1-0015-02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上约5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水稻田间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不仅受品种遗传基因的影响,同时还受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2]。常农粳7号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品种,该品种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强,叶色绿,抗倒性好,高产,稳产性好,米质优,抗性强[3],在苏州地区有一定的推广面积及代表性。近年来,苏州地区水稻的规模化种植程度越来越高,受人力和机械化不足影响,水稻播栽周期有拉长的趋势,超出了本地水稻栽培的适宜播期。本试验以常农粳7号为材料,在高产栽培条件下,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播期对常农粳7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苏州地区种植常农粳7号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于2018年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国家(苏州)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园内进行,试验田块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排灌方便,适宜种植水稻。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5个播期处理,分别为5月20日、5月30日、6月9日、6月19日和6月29日。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栽种6行,每行栽植45穴,株行距25 cm×13 cm,栽种方向为南北向,小区面积为9 m2。不同播期处理之间以田埂隔开,根据相应的生育期单独进行施肥、排灌和喷药等农事操作。

1.3    试验实施

采用基质育秧,秧龄18 d,人工拉线定点移栽。试验根据每组播期的生育进程和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单独进行水浆管理和化学防治等农事操作。按照基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的肥料运筹策略,分别于各播期移栽前3 d、移栽后10 d、第一节间伸长1 cm和倒3.5叶时施用,全生育期施用纯氮300 kg/hm2,其中,基蘖肥∶拔节孕穗肥=6∶4,氮、磷、钾比例为1.0∶0.5∶0.8。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观测并记载供试水稻品种拔节、抽穗、成熟等主要生育时期对应的准确日期。每个小区随机选定1个观察点,每个观察点定点10穴,调查各处理的基本苗、高峰苗和有效穗数等。

成熟时在每个小区中部连续取30穴水稻,测量株高、穗长、剑叶长。将所取的样品稻穗剪下,风干后脱粒,分别测定样本质量、千粒重、饱瘪粒数量,计算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收获时每个小区实收测产。

1.5    数据分析

相关数据使用Microsoft Excel录入和整理,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常农粳7号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播期的推迟,常农粳7号的生育时期相应延迟。其中,5月20日播期处理的生育期最长,为159 d;与5月20日播期处理相比,5月30日播期处理减少7 d,6月9日播期处理减少15 d,6月19日播期处理减少25 d,6月29日播期处理减少28 d。在本试验设计的5个播期内,常农粳7号能安全成熟。在水稻的播种至拔节、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的3个阶段,随着播期的推迟,常农粳7号在各生育阶段都缩短,播种至拔节天数减少明显,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天数相差较少。

2.2    播期对常农粳7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播期处理间的基本苗数无显著差异。随着播期的推迟,常农粳7号的分蘖数不断减少,播期5月20日和5月30日处理之间的高峰苗数无显著差异,播期6月9日、6月19日、6月29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播期5月20日和5月30日处理的高峰苗数显著高于其他3个播期处理。株高随播期的推迟而呈下降趋势,播期5月20日和5月30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播期6月9日、6月19日、6月29日处理之间下降趋势极显著,从播期5月20日处理的112.77 cm到播期6月29日处理的90.77 cm,减少了22 cm,下降了19.51%。主茎穗长、倒一节间长和剑叶长都随播期推迟而呈下降趋势,播期5月20日和5月30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整体表现为随着播期的推迟,植株分蘖减少,株高降低,主茎倒一节间和剑叶变短,营养生长不充分,生产力下降,干物质积累减少。

2.3    播期对常农粳7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着播期的推迟,常农粳7号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呈下降趋势。理论产量在各播期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播期6月9日、6月19日、6月29日处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实际产量在播期5月20日和5月30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二者与播期6月9日、6月19日、6月29日處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有效穗数随着播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播期5月20日和5月30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每穗总粒数也随播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且各处理之间下降趋势显著,从5月20日播期处理的120.64粒到6月29日播期处理的102.72粒,减少了17.92粒,降低了14.85%。结实率和千粒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播期5月20日和5月30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二者与播期6月9日、6月19日、6月29日处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播期影响水稻的发育速度,由于生育阶段的光温资源配置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生育阶段的长短,进而决定了群体光合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在不同播期下,水稻的生育进程会经历不同的温、光等气象条件,而温度和光照是影响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重要因子[4]。邢志鹏等[5]研究发现,水稻的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受播期影响明显,千粒重和穗数变化较小。李秀芬等[6]认为,随着播期的推迟,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致使前期群体物质积累量减少;孕穗时间的缩短影响了总颖花量的形成,减少了群体籽粒基数;灌浆期的平均温度和有效积温均显著下降,极大地影响了籽粒的灌浆速率和时间,直接造成籽粒充实度差,穗粒数减少和千粒重下降,对中大穗型品种减产效应更加明显。许  轲等[7]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品种随着播期推迟,水稻产量逐渐下降,生育进程延迟,生育期缩短,全生育期积温和日照时数下降;其中早熟晚粳品种播期每推迟10 d,生育期平均缩短7 d,千粒重、有效穗数、结实率和每穗颖花数都下降。霍中洋等[8]也认为,水稻早熟晚粳品种产量构成因素随播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

本研究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常农粳7号生育期缩短,营养生长期明显缩短,造成分蘖减弱,群体生长量减少,株高、穗长、倒一节间、剑叶长都不断降低,生产力下降,干物质积累减少。常农粳7号的产量也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降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幅度较大,千粒重下降幅度较小。在本试验中,播期5月20日处理常农粳7号产量最高,但与播期5月30日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表明5月下旬是常农粳7号的最适宜播期。苏州地区目前不计人工的各项费用,租金约为12 000元/hm2,种子、化肥、农药费用约为6 000元/hm2,农机租借及育秧费约为4 000元/hm2,总计约22 000元/hm2。2018年粳稻最低收购价2.6元/kg,在不计其他附加值的情况下,水稻产量要超过8 461.54 kg/hm2才能获得效益。在本试验中,播期5月20日、5月30日、6月9日的产量均超过8 461.54 kg/hm2,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播期6月19日、6月29日已经无法从产量上获得经济效益,故在6月9日之后已经不适合常农粳7号的种植。

4    参考文献

[1] 薛亚光,杨建昌.水稻超高产生理特性与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9(6):8-12.

[2] 朱练峰,禹盛苗,欧阳由男,等.播栽期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中国稻米,2009(3):13-17.

[3] 王雪刚,赵品恒,端木银熙,等.常农粳7号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2015,29(8):820-821.

[4] 汪伟,裘实,朱大伟,等.播期对不同软米粳稻品种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8,24(2):79-83.

[5] 邢志鹏,曹伟伟,钱海军,等.播期对不同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5,29(3):528-537.

[6] 李秀芬,贾燕,黄元才,等.播栽期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生育期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4,23(5):98-100.

[7] 许轲,孙圳,霍中洋,等.播期、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0):4222-4233.

[8] 霍中洋,姚义,张洪程,等.不同生育期温光条件对直播稻产量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2,26(7):1043-1052.

猜你喜欢

播期农艺性状水稻
气候变化下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研究进展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从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测定分析远志药材商品品规和良种选育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