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心学

2019-12-24卢翘楚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
关键词:致良知心学王阳明

卢翘楚

摘要:中国哲学史上,王阳明的心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王学的兴起与社会的变迁以及理学的困窘有着莫大的关系,在理学的变迁中,如何扬弃朱陆的缺陷?正是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中,王阳明的心学体系逐渐形成。本文将从王学的兴起以及结合王阳明生平简述心学体系中重要观点,尤其是以良知说为主浅析与童心说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格物致知;致良知;童心说

王守仁,字伯安,是一位平定战乱的保国功臣,更是一位历经仕途坎坷的“心学”宗师,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作为思想家,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正如梁启超对他的评价:“他在近代学术中,及其伟大,军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勋业。”但他的一生有坎坷波折,经历贬谪、受诬、辞官、病老等人生中的不幸,身处各种逆境、险境、绝境而心如止水,从容化解。他虽险丧与太监刘瑾,后受压于杨廷和,死毁于桂鄂,但他依旧热爱那个千疮百孔的年代,并用一生的真诚去实践去改变,笔者将这种真诚立诚义,身体力行致良知理解为英雄主义。

在理学的变迁中,他是如何扬弃朱熹及陆九渊理学的缺陷,他以心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在日复一日的格物精神下,王阳明的心学体系逐渐形成,致良知构成了阳明心学的支柱理论,在以理为良知的同时,又将个人的主观意识也就是“心”赋予其中,一方面肯定了人在辨别是非的能动性,一方面又强调了外在的普遍之理对主体的规范作用。[1]王阳明被后人称为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作为一代武将,却为中国思想文化做出如此大的贡献,在灰暗的现实中,却一直恪守良知,知行合一,于今天的我们来说,需要拷问生命的可能性,需要明白,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它。

一、致良知

王阳明以心立言,以良知释心,良知成为王学的基石。王阳明认为“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2],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心理本就是合一的。這里的理有两层含义,其一,指的是天地万物的规律,“天地感而万物生,实理流行也。”[2]其二指的是道德的普遍规范,“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为友,则为信。”[4]同时人作为主体,心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天地万物规律相对应的先天之知,一方面是指与普遍规范相对应的自律,或者是道德意识。王阳明在规定心的同时也认为心不仅包含普遍之理,还包含个性之思,个性之思主要指“自思”,在对某一件事物的认知过程中只有通过“自思”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除去自思之外,主体意识还表现有意欲、情感等,“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情者,俱是人心合有的。”[5]

在王阳明看来,一般道德或者规范,并不是存在于主体之外,只有存在于主体的内心,才能有效的规范个体的一切道德行为。在主体与心的融合过程中,心获得了双重规定,一方面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另一方面带有个体形式,这就是为什么王阳明说心外无理的同时也肯定理外无心,“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天下宁有心外之性乎?宁有行性外之理乎?宁有理外之心乎?”[6]心就是理,心和理分别成为我们主体意识最重要的两个侧面,良知者,也就是主体意识最为重要的言说。而在个体与道德意识合一的同时也强调,道德不同于法没并不是一强制的方式迫使主体接受,需要个体讲这些规范转化为信念或是意向等内在的道德意识,才能有效的规范主体的行为。伦理观念渗透于个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普遍道德约束与个体意识信念相融合的过程,一旦把道德律令强制性的强加到个体意识中,那么道德律令就变成毫无生命力的抽象训诫,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人心,忽略了个体与道德合一的必要性,王阳明将普遍之理融入主体意识,较之于程朱理学高出一筹,但是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人们自觉地遵从正统道德伦理规范,依旧带有明显的理学烙印。

二、从良知说到童心说

王阳明虽然将“心”放在了普遍天理的抑制之下,但因为他赋予每个不同个体其良知拥有个性和普遍性双重性质,因此也就难以控制每个不同个体性原则以世人并不期望的模式发展。王阳明的心说影响了后来的泰州学派,泰州学派又影响了后来的李贽,在他看来,王学后门中唯有泰州学派得王阳明之正传,主旨在突出个体之意。李贽通过对童心的规定而富裕个体性原则以新的内容,并由此出发,对传统的价值观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李贽首先对心和物的关系作出了新的规定,大意是,心构成了万物,而万物是心的显现,同时心作为本体,同样离不开万物,心体与万物是合一的,这种看法大体上是对王阳明的心物一体论的发挥。

童心说是李贽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童心即真心。在《童心说》的开头,他说道:“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7]李贽认为童心的实质就是真心,如果不该认为有童心,则也认为了不该有真心。童心是绝对的童心,是人在最初未受到任何外界的干扰时绝对的本心。绝对的假和绝对的真,如若失去了童心,即失去了真心,失去了真心,人就是没有灵魂的躯体,不是一个完整的真正的人。

王阳明道:“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不能加损于毫末也。”[8]将李贽的童心说一比较即可看出李贽讲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要保持“童心”,除了真实坦率的表露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同时也要去伪存真。也即是王阳明“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不能加损于毫末也。”的体现。童心说的主要矛头还是针对程朱理学及其“存天理、灭人欲”。而这本身也就是王阳明心学的旨趣之一。

三、英雄主义情怀

一个人的思想必定局限于历史的格局,这是普遍性的,但总有人能改变格局,能突破限制改变格局的,将载于史册,永垂不朽,而这样的人一定要具有冠绝千古的勇气与智慧。在长达十九年的“格物穷理”的路上,他最终突破了程朱理学的限制,改变了哲学的格局,解放了人的思想。格物未能穷理而知良知,他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成为一代“心学”的宗师,仍影响着在几百年后的今天。在哲学和社会并驱发展的今天,我们参悟“知行合一”,“致良知”,关注自己的心灵,保持一颗真心,从而在浮躁的社会中独享一份内心的宁静。从这个现实的角度来看,王阳明亦与孔、孟并列,永垂不朽。

在王阳明最后的时光中,他依旧是漂泊的,当他奄奄一息时,留在他身边的学生问他,难道您这一生就不觉得委屈么?王阳明留下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后闭上了眼睛,这是怎样的心胸让他用一生真诚的行动践行自己的信仰。他本是一介武夫,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告诉我们,生命是有无限可能性的,在逆境之中,唯有坚守内心方得始终,正如阳明心学的主旨一样,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充实完善自己的心,追求理的过程实际上是沿着自己的心做自己的过程,你又怎能不感叹他有着英雄主义的一生。

参考文献:

[1]吕雪,王阳明.致良知说及其主体思维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

[2]顾久译,王阳明.传习录全译[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3]吕昂.五经注我[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

[4]顾久译,王阳明.传习录全译书诸阳伯卷[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5]顾久译,王阳明.传习录全译[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6]顾久译,王阳明.传习录全译书诸阳伯卷[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7]张建业译,李贽.焚书之童心说[M].中华书局,2018.

[8]顾久译,王阳明.传习录全良知说[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致良知心学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的价值担当
论新时代构建共产党人心学的三重维度
见心见行 知行合一 “中国蓝”新员工培训中的心学实践
阳明四句教与唯识学八识思想的对比研究浅析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杨简心学的形成及其浙学精神的展现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