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困境与出路

2019-12-24张卫斌陈群

关键词:校园文化中职

张卫斌 陈群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长期在困境中摸索前进。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提炼水的特质、制定配套制度、动员全体参与等方式,将善水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品牌特色,以师生的自发动力保障校园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善水文化;中职;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1-029-2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最重要的体现,是师生在教育实践当中创造形成的文化气氛、精神财富及其承载着精神与文化的活動与物质形式。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充分吸收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已有条件,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在将善水文化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探索出一条具有职教特色与学校特色的建设之路。

一、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一)育人功能

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要求学校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能离开校园文化的构建工作。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同样始终以培育人才为追求,一景一物都能够通过教育者的规划来发挥它最大的育人功能。

行为习惯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点,普通课程很难系统教授,校园文化建设正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渠道。首先,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在整洁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培养出爱护公物、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而在脏乱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产生破窗效应,增加不文明行为。其次,完善的规章制度,能给学生以明确的规范,不断对学生的言行予以强化、矫正,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良好行为。最后,各种文化布置能使学生置身校园内便可随时瞻仰伟人的风采,欣赏专业领域内成功人士的风姿,学习同辈的优秀事迹,这些无形中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于无声中实现育人功能。

(二)导向功能

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学生对于自己的成长目标不一定能如此清晰,很多学生可能还停留在过去中小学的思维惯性中,只认考试分数;有的学生可能自己还不认同技能人才,觉得工人不体面;有的学生习惯了失败者的角色定位,认为自己无法学有所成。针对于此,一般的说教可能难以奏效,但校园文化则可以对学生的认知与规划起到导向作用。

很多职业学校中会张贴优秀毕业生、技能选手的事迹,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举办讲座,组织观看大国工匠等节目。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每一个个体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这些途径和内容,帮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成长可能性,认识到了技术人才是被社会认可和需求的,这就是给予了他们足够的自尊,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

(三)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对象的,在这个集体中,文化是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办学制度的总和,是集体意志的体现,也是服务于集体的。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理念,所有学生都置身于这个核心理念的引领之下,受到来自集体、来自同伴的督促,互相协作,共同提高。在一个核心理念明确的集体中,所有成员的观念、行为都会逐渐趋同,由此,校园文化建设个体的力量逐渐凝聚起来,共同为集体的提升努力。

二、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困境

(一)文化品牌的辨识度不清

职业教育是一种独立、独特的教育,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应该体现的就是职业教育的特色。职教的特色、学校的特色,是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要考虑的辨识问题,也是现有文化建设所缺失的关键所在。

1.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

校园文化建设,常常被理解为环境布置。即使仅仅停留在环境布置层面,事实上非职业类学校与职业类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区别也不够明显。一是物化环境的布置上,山水、楼宇、花草等如果不加以规划,很难体现出职业教育特色;二是对环境布置的解读,一般是立足于学生的爱国、勤奋、好学、友善等最基本的素养,深入、有针对性的解读比较缺失,自然也不会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例如,很多学校把楼宇命名为“真知楼”“行知楼”,诸如这些命名与解读非常宽泛,甚至分不清是哪个时段的教育,更不必说能让一眼就看出是职业教育了。

2.学校品牌定位模糊

学校品牌是指学校通过定位、宣传、管理、维护等一系列的战略决策,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进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强势增值。但校园文化的品牌不同于此,校园文化建设,基本上每所学校都在做,但能够形成“品牌”的确实不多。如“思茗”茶文化育人品牌,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结合传统优势专业所打造的校园文化品牌,能够让人迅速地记住;“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建设,虽然能够明显体现职业特色,但却无法清晰定位到某一所学校。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过程的融合度不深

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过程融合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融合不够深入。校园文化建设一般被解读为德育途径的一种,它会出现在校训、校风的表述中,会出现在教室、走廊的宣传语中,但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等其他更广泛的空间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现非常少。二是融合的方向性出现错误。校园文化应该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但许多学校是将校园文化定义完成之后,再将教育过程往上生搬硬套,导致了因果关系的互换,无法真正地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育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三)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不高

许多学校由于管理层的更迭,或由于学校历史不够悠久,无法于自然中积淀出自己的文化核心,因此大多数都是选取的第一种路径。管理层主导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期规划过程,但广大教师由于没有参与规划,甚至都不清楚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什么,贯彻过程其实可能也只是部分教师、学生才参与,更不用提内化过程了。教师的参与度低,没有内化,直接导致了校园文化的传承不流畅,一届届学生无法的得到充分的引导,自然也无法真正参与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

三、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出路

学校将善水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即是充分考虑了辨识度、融合度、参与度,欲借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一)特色与品牌

学校依托承云湖的自然条件,以老子“上善若水”的理念为引领,深入探寻水的特质,分析学校定位与发展目标,突出职业性与校本化特色,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自古以来,对“上善若水”的解读千千万万。根据职业教育的需求,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七个系部分别以系部特色选取了水的七个特质,即自律、奉献、团结、灵动、诚信、包容、坚韧,对学生开展品格教育。

这七个特质的选取,是建立在充分考虑了系部实际的基础之上的,如旅游商贸系的主打专业是旅游管理专业,选取“灵动”作为主导品质。灵动指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形容一个人善于审时度势,应变能力比较强;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墨守成规,能够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用于学生,从宏观来讲可以指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在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微觀来讲可以指在做事过程中,善于动脑,根据事情的发展动态,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将事情处理到位,这就要求个体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

(二)保障与传承

校园文化称之为文化,必定是要有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并以传承为目的的。一旦形成校园文化之后,不管外界的人员、组织如何变换,文化核心是不会动摇的。每一位新入校的学生,会自然浸入这个文化氛围之中,形成打上某种文化烙印的独特个体。

要实现这种传承,靠人力不可行,唯有靠前期的制度规划,才能保障中后期的自然传承。首先是保障制度。学校以校本文件的形式制定学校善水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包括经费管理、人员配备、后勤保障等制度,在制度中充分体现善水文化建设的理念引领与目标追求,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学校善水文化建设的进程,实现有规划、有目标、有理论依据的校园文化建设。如善水广场—瀑布—承云湖景观带建设已规划完成,进入建设阶段。其次是激励制度。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以目标激励、物质激励、情感激励等激发师生在学校善水文化建设进程中的自发参与,促使校园文化内化为师生主体的需求。

(三)自发与动力

文化是根植于人内心的,任何外部的强加都无法成为真正的文化,只有最终深入人心,能够自然流露或外化于形的才能称之为文化。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全体师生自发参与,产生内部需求,形成内在动力的过程。

教师层面,善水文化建设细化到教师层面,即教师的师德培养。学校致力于培养一批具有水的特质的优秀教师,只有具有优秀师德的教师才能形成自发的动力,从而影响他所教的每一个学生。

学生层面,学校对照水的特质对学生培养的目标进行归类细化,让学生在入学时即十分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从而对照目标时刻检视自我,促使学生全面化发展。这种自省的过程,将能够极大地推动以善水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

课程、活动等载体层面,充分考虑师生的实际需要,开发出一套校本课程,将善水文化的建设目标囊括其中,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达成引领学生“上善若水、尚技修远”的目标。

校园文化是重要的精神力量,是体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载体。学校在以善水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创新探索,以期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形成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本文系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2018年度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课题《人文教育视野下中职善水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编号:2018ZD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宜兴214206)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
浅析绩效管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