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进行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2019-12-23杨亚霞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探讨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摘 要: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各种问题,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改良原有的教学方式,积极适应当前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探讨;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对小学五年学生而言,他们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自己喜欢的书。但是从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现状来看,阅读教学效能不高,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这一阶段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为学生选择优秀的作品,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小学五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在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阅读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

1.课堂阅读教学不合理

在进行小学五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无法有效满足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有主体地位,对课堂拥有绝对控制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采用一讲到底的方式,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节奏走,不能进行良好的互动与交流。

2.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以教材为模板,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然后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总结中心思想,学习写作技巧、掌握生字等。但是在教师提出比较深入的问题时,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深入了解阅读课文,未能体会到课文的深层含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3.缺乏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小学五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阅读是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还要提升学生对阅读的感悟能力。但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有的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情况,无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获得亲身感受。

4.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兴趣对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关注教学的结果,不重视教学的过程,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不能让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阅读兴趣会逐渐淡化。

5.缺乏对学生的课外指导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但是有的语文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内阅读,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选择读物能力比较差,课外阅读内容质量不高。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由于缺乏指导,盲目阅读,不仅浪费了大量的阅读时间,而且实际的阅读效果不理想。

二、做好小学五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

为了提升小学五年级阅读水平,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指导,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满足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

1.积极开展阅读实践教学

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然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的界定得知,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形成一种新的见解,从而满足实际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提升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对话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师生之间的对话意识,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的动作、目光、倾听、话语以及教法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美的追求。因此,塑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充满对知识渴望。第二,建立良好的对话情境。阅读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激发对阅读的热情。首先,教师要重现课文情境,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素材。比如在童话故事教学过程中,教师营造童话故事场景和相应的语言环境,不断缩短时空的距离,把枯燥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为具体的语言形象,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其次,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师要改变以往简单的提问方式,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真正融入课文内容,提升问题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教师需要不断创建活动情境。为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境的表演,通过学生亲自表演,对阅讀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满足实际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三,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且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与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不同角度把握语言对象,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与理解,真正理解阅读的含义。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认真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教训,不断整合各种阅读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全新的阅读认知路径。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有限,为了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因此,教师要提升自我阅读教学能力,满足当前新课改的要求。第一,要制定长远的教学目标。教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词语的理解,制定合理的阅读教学目标,做好语言的积累,为学生以后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要求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自然成诵,培养学生良好的预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提升学生的品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三,积极培养学生圈、点、批注的习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喜欢的内容,然后加入自己的见解和心得,做好读书笔记,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第四,培养有创意的阅读习惯。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角度分析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遇到问题,提升阅读教学的探究性,提升阅读教学的价值。第五,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语文阅读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为了保证实际的教学效果,结合实际情况,提升自身听说读写的能力,记录相应的结果,广泛搜集相应的材料,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第六,提升时间的利用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制订合理的读书计划,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阅读时间,完成既定的阅读计划。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长期的阅读实践,才能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3.传授好的阅读方法

由于语文阅读方法很多,为了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教师要对學生的阅读方法进行良好的指导,总结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质量。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从而满足实际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朗读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节奏、带感情的朗读,有效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第二,查阅法,教师要指导学生查阅相应的工具书,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善于使用工具书,为以后查阅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背诵法。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积极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更多的词汇,背诵优美的段落和句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新知识。第四,默读法。就是要求学生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的质量,提高阅读的效率。第五,卡片笔记法。学生可以利用卡片,誊抄名言警句,做好日常的读书笔记,从而积累更多的知识点,为以后查阅打下良好的基础。第六,测读法,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真正融入文章内容中,对作者构思进行揣摩,提升理解认识能力,为以后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帮助学生克服阅读存在的难题。

综上所述,在进行当前小学五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语文教学的职责,严格落实新课改的要求,积极改良原有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郭文国.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学运用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8(32):126-127.

[2]陈春梅.提高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水平的有效途径[A]. .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理论研究(2018年版第一辑)[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8:1.

[3]王朝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D].青岛大学,2018.

[4]王兆宁.小学语文高段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5]陆金燕.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阅读图式的建构研究[J].才智,2018(6):142.

[6]刘欣.如何进行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95-96.

作者简介:杨亚霞(1966.11—),女,甘肃省甘谷县杨家庄初中教师,1986年7月工作,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探讨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