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心理耐挫力差的原因及对策

2019-12-20段生元

学周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

摘 要:人的耐挫力是从少年儿童时期形成的,后天形成因素占主导地位。据调查,现在大、中、小学生的耐挫力普遍较差,应该引起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足够重视。分析小学生耐挫力差的原因与对策,对小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耐挫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5-016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5.155

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心理耐挫力尤为重要。人的耐挫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工作、交往等方面的目标没有实现时心理感触的承受能力。

一、家庭因素

“独生子女效应”,孩子的一切由父母包办代替,父母迎合孩子的喜好,迁就孩子,取悦孩子。孩子成长中一帆风顺,没有经受挫折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感情脆弱、不关心他人、自私自利、不听他人劝告、生活能力低下等不良心理问题。在健康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不能溺爱孩子,要让孩子知道家庭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尊老爱幼,关心别人是美德,平时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学校因素

小学生年龄较小,依赖性较强,自主性、自制性也差。特别是在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先教,学生后学,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所以一旦离开了父母、教师,遇到生活、学习上的事情,往往无所适从,甚至哭泣,反映出学生的耐挫力很差。

1.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切实摆在主体地位,利用开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从“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教师再给学生制定近期目标,鼓励学生从“我能学”转化成“我会学”“能学好”;其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实行值日班长、值日组长制度,班、组长上岗实行自我推荐、大家选举的办法,力争每个学期,每个学生都能有当班长的机会,这样在班级内干部有上有下,使学生体验到当选与落选的感受,增强了学生耐挫力、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集体观念等思想素质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2.教师和家长给小学生创设一些挫折环境。对班上从来没有受过批评的好学生,也应适度刺激,发现他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度批评。组织小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发现一些特殊情况,教师、家长提出假设,如“假如我是一名后进生”“假如我是运动场上最后一名”“假如我是一个孤儿”“假如我是一个残疾人”等,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多接触自己陌生的人,去尝试、探索校外的酸甜苦辣,鼓励学生失败不气馁,培养不骄不躁的气质,提高其耐挫力。

三、压力过大因素

小学生在成长中经受着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压力。在家庭中,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盲目给自己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买各种辅导资料,给孩子施加压力。学校里,受“应试教育”影响,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大多依然采用学科考试分数评价,这就使得学校和教师把学生学习成绩当作重中之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社会上一些不良言论和不正风气的影响,也对学生形成了一些诱惑,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首先应改革对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尤其是小学不能只从语、数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师和学生,要从学生的道德品质、读、写、算、作文、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分别考核评价,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其次,办好家长学校,教育学生家长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成才观,使家长和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全面素质,适应今后社会的需要,只要刻苦努力,就有進步,就有成绩。再次,教师、家长、学生应正确对待各方面素质进步情况,寻找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突破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学习愉悦,提高攻克学习困难的信心,提高耐挫力。

四、知识面太窄因素

一些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只注重语数外教学,其他科目不够重视;一些学校馆藏图书数量不足,学生课外阅读面窄,造成小学生的知识贫乏,素质教育目标难以达到。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身体的生理变化,遇到问题惊慌失措;有的学生受到了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分辨不清“科学”与“迷信”,“真理”与“邪教”,致使一些小学生误入歧途,遇到麻烦、挫折,难以承受,无法解脱。

学校首先要开全上足教好国家教学计划的课程,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面,尤其是“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创新”“英雄故事”之类的书籍。其次,举办各种知识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有关方面的一些知识,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从而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再次,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本着“爱我儿童,就是爱我中华”的思想,清理学校周围影响教育教学的不良环境,引导小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观察、分析、辨别、判断,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耐挫力。

参考文献:

[1]李洪新.在班级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耐挫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10(1).

[2]张健.关于学生挫折承受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艺术,2005(9).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段生元(1962.9— ),男,汉族,甘肃民勤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心理感受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心理小测试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