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兴趣,提高音乐课质量初探

2019-12-20肖芳

学周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节奏素质音乐

摘 要: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能欣赏会感受,才能让他们在音乐教育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听觉、视觉、感觉、音乐表现上的兴趣与能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兴趣;音乐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5-015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5.146

时空已经跨入了21世纪,在祖国各项事业腾飞发展的时代,对每一个从事不同工作与活动的人来说,都有着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专业素质以外,更要在教育教学领域,钻研与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当代教育体制要求的新途径、一套新方法。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音乐教育更是培养具有全面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声音有特殊的感悟力。

一、从听觉入手,培养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传统的音乐教学,就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唱。而现在的教学设施丰富多样,VCD、DVD等多媒体手段取代了过去的磁带、老幻灯片等这些老套的音乐设备,让学生在视听感觉上更加的丰富。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简洁有效的方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音乐活动和唱游为主,虽然学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他们并不完全理解声音的概念。所以容易出现唱歌跑调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尝试着把正确的音调给学生们播放,我们就能够发现学生们能够分辨出好听和不好听来。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于音乐还是有基本分辨能力的,只是因为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理解,所以无法真正地融入音乐中。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音乐课程教学,从听觉入手,来培养学生对于声音的兴趣。

我们可以结合学生们日常接触的相关音乐听起,这样容易调动学生们参与的兴趣,否则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影响,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然后,进行适当的扩展,引导学生尝试来听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之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这样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会逐渐深刻,学习的兴趣也容易被调动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二、运用直观的手势,加强音符的学习与掌握

学生的认知是有规律的,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必须要尊重学生认知的规律,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来辅助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

低年级学习五线谱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五条线四间房,高音谱号在一旁”顺口溜一样地记住了,但是具体的音在什么位置上,以及音准上,这些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看到学生比较吃力的地方。虽然现在对于手势教学已经不再推广和普及了,但是我却認为,手势能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音符的高低,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发音训练,否则学生可能会因跟不上而影响学习的效果。等学生掌握通过手势来认识音符的规律后,可以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来自己展示一下学习成果,这样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对于学生们掌握音位、音准这些较难的知识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三、在节奏中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节奏感的好与坏,关系到学生对音乐的掌握与理解,因此训练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项大工程。就像声音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节奏,我们也可以通过节奏来表现事物。那么感受音乐的情绪与风格也主要是通过节奏的感受与分辨来确定的。

过去我一直认为只要教会学生会拍强弱或者是强弱弱,知道怎样打拍子就行了,可是随着教材的日益改进,对学生的要求也不断加强,过去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而且学生掌握起来也很死板。那么除了教会学生用走(ⅹ)、跑(ⅹ)、快(ⅹ)来代表节奏的快和慢之外,更应该让他们熟练地掌握连贯的节奏,学生不仅能运用一种方式击出节奏,还要理解不同方式的意义和作用,比如按节拍,按节奏、按节奏型等等。学习节奏不是独立的,要与歌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不会感到单调,在掌握节奏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不同的节奏能表现不同的情绪与风格。

学生的音乐素质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反复多次地培养和练习,需要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们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深入地钻研与摸索出好的实用的经验与方法。要提高学生素质,同时更要提高教师个人的能力与修养。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教师还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为适应我国现代的教育教学手段而加强锻炼和学习,这样才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

[1]刘兴伦.对音乐课教学的几点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1985(2).

[2]吴全林.音乐课教学要注重课内外结合[J].安徽教育,1996(6).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肖芳(1981.4— ),女,汉族,河北容城人,小学高级,中共党员,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节奏素质音乐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YOUNG·节奏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