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小组协作学习的探讨

2019-12-20卢娟莉

学周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小组学习道德与法治合作学习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实践表明,小组协作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文章联系实际,就如何合理运用小组协作学习模式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组学习;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5-009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5.086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亲自动手实践,积极自主探索。在此要求下,小组协作式学习模式得到人们的关注与应用。

一、小组学习模式简析

所谓小组学习模式,指的是通过教师分组或学生自主分组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教师根据每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小组分配学习任务,由组间成员相互协作,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对组间成员进行分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能力,分配相应任务,使其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利用书本资料、网络资料促成问题解决,并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思考、分析、探讨协商的过程,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增强[1]。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协作学习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积极踊跃地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自主探究、自主思考,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小组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帮助,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品格素质的发展。同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把握着教学节奏,课堂氛围相对沉闷,而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带动下,课堂氛围将得到活跃,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高耗低效”等问题将得到改善,教师自身的教研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二、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提高学生对相关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知晓率,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身核心价值观,能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以正确的态度、方法处理生活中的各类事件,促进学生良好发展[2]。

(一)科学合理分组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学习能力、特长及优点也各不相同,只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特长优点等合理分组,使学生间能扬长避短、优劣互补,才能推进小组学习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并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的关键步骤,为建立合理的学习小组,以保证学生各自的优势、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得到释放,主观能动性等得到充分调动。而要保证分组的合理性,教师需在日常教学中密切观察,结合学生日常表现与学习成绩,按照一定标准将学生分组,确保每一学习小组内都有各种不同能力与特点的学生。总之,科学分组是高效教学的基础条件,极大程度地使学生进入到“心仪”的小组,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达到高效率学习。合理分组除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外,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与他人交往、协商;同时与不同的人接触,也有利于学生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间接促进自身性格、能力的完善,使学生建立更加正确、正直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交友观。

(二)教师科学指导小组学习活动

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倡导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运用自身智慧、知识,在与他人交流协作的情况下促进问题的解决,并从中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达到学习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不加指导、不予评论。为保证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权,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具体而言,教师要立足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候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及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并给予科学适当的评价,从而引导小组内学生如何学会合作,怎样正确迅速地进入到课题内容的讨论中,以保证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三)落实小组评价与总结

在运用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时,小组评价与总结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科学合理、客观全面的总结评价,教师可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实现高效教学;学生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不断调整,促进自我完善与转变。在评价过程中,可采用教师评价、生生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通过全面、客观且系统的评价,全面汇总学生学习信息,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实现对学生的有效评价。

综上所述,小组协作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教材、课堂这三个主要的因素,使用科学的方法,将三者巧妙结合起来,确保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亚卿.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9(18):68.

[2]周光安.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78.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卢娟莉(1980.12— ),女,汉族,甘肃天水人,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政治教学。

猜你喜欢

小组学习道德与法治合作学习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新高考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新探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