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9-12-20崔洁

学周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高中数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受重视程度较高,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转变和创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很多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理解不够透彻,实际教学中为了赶进度、完成任务、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仍然选择强制性灌输知识给学生,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養,教学效率偏低。文章就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探究,多角度分析潜在不足,并提出改善路径。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5-007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5.072

高中数学是一门知识抽象、复杂,学习难度大的学科,相较于中小学数学而言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不仅要求学生高效学习知识,还要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到实处,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但是不可避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有一定不足,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

一、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缺陷分析

(一)教学理念有所偏差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所转变,对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开始有所重视,但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偏差,给予学生过分的自由。尽管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占据主体,但是缺少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帮助,可能导致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学习,依靠自身能力难以有效掌控教学活动,教学效果适得其反[1]。基于此,需要教师准确认知新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知识。

(二)信息技术过度使用

当前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较为常见,可以减少教师书写板书和收集资料的时间,促使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形象。但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过度使用信息技术,忽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无论是讲解哪一类知识,盲目采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依赖性较强,极大地制约学生基础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笔记习惯。此外,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仍然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缺乏合理的教育机制,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还会制约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降低教学效率。

(三)教学内容难度较大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数学教材有所调整,教材的扩展性和创新性大大提升。部分经济水平不高的区域,教育基础薄弱,对于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学习难度较大,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地域性明显的数学内容,学生了解不足,不仅增加了学习难度,还会影响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这样的环境下,师生间互动不充分,极大地阻碍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路径

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应针对其中的不足加深对“新课标”的认知和了解,提升教师的素质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实现师生良好互动。

(一)正确认识新课程理念

“新课标”提出,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学习能力。数学知识学习难度较大,以往教学中学生多处于被动式学习状态,讲述的知识较多,学生做题量较大,即便学习成绩较高,却无法灵活运用[2]。故此,教师应该积极将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集中注意力,真正成为课堂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传播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深入探究和学习知识,提升学习成绩。同时,教师可以适度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学习知识,在和谐、欢快的氛围中锻炼自身的合作学习能力,并在足够自主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

(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展开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教学活动展开,将教学内容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数学教学效率。针对数学学科知识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其生动化展现,提出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3]。同时,也可以在学校支持下建立教育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帮助学生学习,巩固知识基础,灵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进而推动教学内容创新,运用现代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

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和传播者的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内容来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通过情境创设法、微课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丰富学习体验。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动态优化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看待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师生互动和交流中,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张玉轮.方式新则效能升——探析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87.

[2]秦扬钦.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6.

[3]焦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2017(35):102.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崔洁(1984.3— ),女,汉族,甘肃金昌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高中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