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成性资源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2019-12-20吴莉莉

学周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小学信息技术

摘 要:信息技术是小学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意义重大。生成性资源是课堂教学中,因课堂的动态性而产生的不可预测、非计划性产物。生成性资源作用于课堂教学中,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会产生许多生成性资源,开发这类生成性课程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生成性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5-00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5.014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技术已然成为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生成性资源的应用,正是教学手段更新、优化的重要体现之一,而善于应用生成性资源,也高度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应用生成性资源,可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促使学生全程投入到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弹性,让课堂教学更具灵活性、多变性,教师可借助于生成性资源,将各个知识点有机穿插、融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模块,促进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反思生成中的“成功点”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教师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应用,应从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点切入。一堂完整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从课堂伊始的导入阶段,到教学主题的展开,循序渐进,围绕重难点问题,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双边互动。在课堂教学的结束部分,教师可以设置课堂留白,给予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学生适当放松,回顾所学课程内容。学生也可趁此机会,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有的疑惑提出来,而教师则可以结合学生所提的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课程知识。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必然具有动态性和不可预测性。课堂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均可能因其不可预测性而产生闪光点或成功点,这是课堂教学的意外之喜,超出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为此,作为教学工作者,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点,并将其充分利用起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课堂。

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成功点,或许诞生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或许诞生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中,也有可能是教师突然想起了某件事物、某个画面,从而为课堂教学融入了新鲜元素。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点,正是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大好时机。事实上,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些生成性资源,教师有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这些生成性资源或者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可能与当前所教学的内容格格不入,存在明显的断层。倘若此时不加考量地将其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无疑会増加学生对课程知识理解的难度。生搬硬套,使得学生思维紊乱,产生烦躁、厌倦的学习情绪。我认为,对生成性资源的应用,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不可本末倒置,“为用而用”,最终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整体产出效益。反思教学中的成功点,利用这些成功点,在适当的机会应用生成性资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成效。

二、反思生成中的“失误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因课堂教学的动态性及某些部分的不可预测性,课堂教学在不经意间能够产生精彩之处;同理,课堂教学也会产生失误点。课堂教学中产生失误点,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学生方面。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困惑、理解障碍,或对某一问题潜在的独特见解、错误认识等,教师不要立即予以否定,应注重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评价,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想问题;尤其是能够给学生提供自己发现错误、剖析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经历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在教师方面。由于教师对教学主题的理解存有偏差,教学方法使用不当,准备不足,或者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得不全面而造成。不言而喻,课堂教学中产生失误之处,无疑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思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失误和漏洞,及时调整,可避免类似失误再次发生,也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作为教学工作者,不应也不能完全规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教学失误并不可怕,善于反思教学失误,就可以打破旧有思维模式的限制,推陈出新,为教学工作打开新篇章。

比如说,我在教学完word文档相关章节的知识后,给学生布置了写日记的家庭作业。然而,当检查学生的作业时,却发现不少学生没有认真地完成。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得知,不少学生对写日记存有较大的抵触情绪,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写日记,将重点放在了日记内容上,而忽视了word文档的使用技巧和其中的规律。在掌握了学生心理后,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在word文档中对教师讲述“心里话”,内容包括自己在word文档中所学到知识,不理解的地方,希望教师改进的地方等等。让学生在word文档中“就事论事”,畅所欲言。学生们兴趣浓厚,跃跃欲试,而我也在学生们的“心里话”中反思了教学中的不足,并进一步加深了对学生群体的了解。

三、反思生成中的“创新点”

隨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励、引导、参与、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不难想象,倘若社会缺乏创新意识,或许人类社会依然停留在刀耕火种的生产模式中,生产力水平低下,食不果腹,随时面临野兽的侵袭而惶恐不安。正是不“安分守己”,正是不按部就班,甚至不“脚踏实地”而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愿意找寻、制作、研究更“偷懒”和更方便的方法,才使得社会步入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从某个侧面而言,信息技术也是人类偷懒的产物。正是因为人们不愿意奔走相告以传递信息,想要更快速、更准确、更广泛地获得信息;不愿意逐一挑选、甄别、查询信息,想更快地检索出有用的信息,才使信息技术得到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而且以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于是,在不断研究之下,信息技术不断成熟,全面而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信息技术是在创新中而来,在创新中发展,信息技术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创新的精神品质。

6至12岁的小学生群体,正处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活泼好动,热情洋溢,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信息技术的实践性、操作性更强,因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热情更高,充满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构建民主、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信息技术的教学,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教学模式。在开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身处良好的学习氛围,心情放松,就会有“奇思妙想”。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那些思维火花,促进课堂走向纵深。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反思,并利用学生的创新点作为突破口,以学生创新出的生成性资源为问题载体,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提问,甚至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也应耐心地倾听,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小学生认知能力不强,但创新意识却体现于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作为教学工作者,应尊重学生,重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这对学生将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并可将其转化为学习动力。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应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留心记录学生的新方法、新思路。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从学生的见解、观点中,可有效反馈出课堂的教学状况,还能举一反三,优化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相长。

生成性资源,体现了信息技术课堂的生机与活力。课堂教学中出现生成性资源,是课堂教学的必然,也是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侧面反应。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加以整合,并巧妙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应用,要紧扣教学主题,或者起到铺垫的作用,或者起到衔接知识点、延伸知识点的良好成效。需要注意,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的生成性资源均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生成性资源进行甄选、辨别及加工,如此才能高效应用生成性资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小辉.基于儿童视域,对生成性资源进行整合[J].小学教学参考,2017(7).

[2]许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研究与运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9).

[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吴莉莉(1983.1— ),女,汉族,福建泉州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猜你喜欢

生成性资源小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