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廉洁从教
——把好人民教师的思想政治关

2019-12-20刘珍池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爱岗敬业体罚初心

文/刘珍池,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何为廉洁?古书有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意思就是不接受别人的东西叫廉,不同流合污叫洁。一说到贪污腐败、同流合污这些词我们总觉得这是有官职有权力的人才可能犯的错误,小小教师一没官二没权,“廉洁从教”于教师而言似乎多此一举,没有学习的必要。事实上,廉洁从教有很深广的内涵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理解、去学习、去执行。

1 修身心以执教,初心不忘

每一位出自师范院校的教师都不会忘记“师范”二字的含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修身养性,是廉洁从教之根本,是身为一名教师一生都需为之修行奋斗的功课。廉洁从教除了指不收受贿赂,不接受吃请礼品,同时也指教师要品德高尚,行为纯洁,不偏袒、不徇私,以身作则,教化学生,纯洁风气。

1.1 修身养性,淡泊名利,抵制诱惑。

育人先育己,个人的修为对于教师而言至关重要。如果教师自身价值观堕落,那将如何去教育他人?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楷模,一位学高身正的教师,好学生会学得更优秀,差学生就算不进步,也定不会变得更差,这就是一位合格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价值所在。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不是因为他的身份,而是因为他的行为。行为不端的教师不但得不到尊重,还会被人怨恨和鄙视。身为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应该时时关注自己的思想状态,及时调整和端正,慎微慎独,自觉抵制各种倾向和诱惑。

慎微就是要注重细节和日常小事,不以恶小而为之。慎独就是要注意独处时的思想和行为的自我监管,在别人听不到、看不到的时候,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任何违矩之事。慎微慎独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至高境界,是从思想的根本之上践行廉洁自律的一种方式。

如今社会变化迅猛,经济的发展之快,另很多人产生差距感,产生攀比心理。大家都争着想一夜暴富,想过上奢侈靡费的生活。个别教师经不住诱惑,产生贪婪思想、拜金思想,为了收刮敛财不择手段,伤害了群众情感,败坏了教师形象,给教师队伍带来及其恶劣的影响,令人愤恨和惋惜。为此我们一定要要强化廉洁意识,进行廉政从教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廉洁建设。教师要自律,更要他律,才能维护良好的教育风气和环境,形成和谐健康的教育氛围。

1.2 不忘初心,精进学问,忠于教育事业。

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才能在忠于职守的路上有始有终。教师除了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同时还肩负着重塑学生心灵的重任,是青少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传递者和塑造者,任重而道远。因此,初心对于教师来说格外重要,如果初心和宗旨都已遗忘,那么即使懂得再多,也于教育无益。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丰富其他知识,让自己更博学多才,才能让学生信服、佩服和靠拢。可惜有很多教师登上讲台后便开始固步自封、思想僵化、不接触新事物、不尝试新教法,总抱着最原始的那一套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课堂了无生趣,死气沉沉。所以,精进学问,开阔见识,也是教师修身、养性、执教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不是普通职工,不是在帮别人打工,而是在做一份事业,一份重塑灵魂的伟大事业。这份事业的完成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未来社会的发展质量,从而反过来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因此,教师不能有 “打工者”想法,认为教书只是一份为了赚工资的普通工作,如果只有这种觉悟和境界的话,那他是不适合从事教师行业的。身为教师就应该有传道解惑、教化育人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很多教师刚开始工作时还是有这份信念的,随着岁月地流逝,意志地消退,初心地淡忘,最终沦为没有追求地、得过且过地“上课者”。

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使教师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忠于育人事业的意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端正职业态度。怎样才算忠诚于教育事业呢?有这几个参照标准:

第一、要有主体意识,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教,把学校当自己的家来参与,把搞好教育事业当自己的理想来奋斗和实现。

第二、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只有拥有一颗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之心,你才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才会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爱岗敬业,甘心奉献,洁身自好,廉洁从教。

第三,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一心为教、无心功利、潜心治学、爱心育人,这样的教师才是纯粹的教师。

2 遵法纪、守师德,非礼勿为

2.1 尊法纪

每一位国家公民都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单位相关纪律,作为行为示范者的教师,就更应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坚持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强化遵纪守法的意识,做好青少年的表率和示范。要做到遵纪守法,前提得知法、懂法,教师也不是天生什么都懂,所有的东西也是后天学习而来,所以对教师队伍也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才能让教师不至于因为不懂法而犯法,犯下无知又令人惋惜的错误。

2.2 守师德

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职业制度,廉洁就是守制度。作为教师,就是要严格执行工作规章制度,按教师岗位工作的标准办事,恪守教师廉洁制度和师德,不因私事废弃了公事,不为私利废了公道,公正严明。只有牢固树立起制度和规范意识,才能约束教师的言行,形成廉洁从教的作风,最终得到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尊重。爱岗敬业是师德,也是廉洁从教的要求。一个教师能否承担道德责任,与他的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平密切相关。教育是灵魂工程,教师是良心事业,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一位教师只爱学生,那么他是一位好教师,如果一位教师只爱事业,那么他也是一位好教师,如果一位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么他一定是个完美的教师。

2.3 非礼勿为

身为教师,格外讲究一个礼字,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为。在学生仰望的讲台上,对社会发展不利,对人民团结不利的话不能信口开河、以讹传讹,这不是一名教师该有的行为。教师的职责是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传递真善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团结。问题不是不可以讲,而更多的应该谈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的失望、抱怨、愤慨,青少年学生是没有多少自主思考和辨别真伪的能力的,他们往往会全盘接收教师的言论,这会对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带来非常灰暗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也于教师的使命背道而驰。

3 岗位廉洁,无欲则刚,知足常乐。

3.1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爱岗敬业应该怎么理解和具体操作?爱岗不是去爱那张不动的讲台和黑板,而是热爱与岗位有关的一切,爱岗敬业最重要的表现则是爱学生、爱教育。我们提倡的平等,是针对一切人的平等,学生虽小但也需要平等、需要公平对待。教师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决不歧视。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对每一位学生充满爱和关怀,孩子就像一颗树苗,你给他浇灌的是爱,他则生长出爱,你给他浇灌的是冷漠,他则生长出冷漠。老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样的关爱,这才是对自己对学生最本分的教育。老师的一个不当行为,很有可能就会摧毁一个学生,影响他的一生。

3.2 用爱感化学生,杜绝体罚

教育是爱心和技巧相配合的事业,爱是主要,方法技巧是辅助。只有爱学生才能想方设法去教学生,才会包容和接纳他们的所有。人无完人,青少年学生本就心智不全容易犯错,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犯错是正常的,不犯错的学生是少数的,用这个标准来评判孩子,才不会对他们的过错太过纠结和讨厌,也不至于生气和失望,更不会和学生起冲突,也就杜绝了体罚和违规。近些年,体罚学生的视频总是会在互联网上掀起热议,各地披露的教师体罚学生事件也屡见不鲜,虽说有些冲突确实是由学生挑起的,但是教师就是教师,正面教育是职责是要求,使用语言暴力或者行为暴力就是大错特错。而且体罚行为会严重败坏教师的职业形象,损害教育的威严,教师应该做到:

第一、要严而有理、以理服人

第二、如果教不入,则悦复

第三、教育不过度、不操之过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3.3 堂堂师表,清白做人,抵制不良风气

廉洁从教就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坚持原则就是要抵制各种诱惑,并与各种不良风气做斗争,偶尔还要顶得住压力不屈服。大是大非很好辨别,犯错的人不多,但是一些小恩小惠等会让有些教师不以为拒,比如不拒家长礼品,不拒吃吃喝喝,不拒请客买单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廉洁从教所需要警惕的不良行为。

教师还应该讲原则,坚持正义,敢说真话、实事求是,勇于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确保乾坤正气存留校园之间,切实维护教师的公道正派,正义凛然的光辉形象。

校园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净土,神圣不容亵渎。腐败会使教育工作者拜倒于金钱和权势,最终遗忘初心和使命,腐败不但会腐蚀身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同时也会污染青少年纯净的心灵,让整个社会变得黑暗和不堪。廉洁校园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因此,在校园中开展廉洁教育是一项必要和重要工作。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宣传廉洁、弘扬廉洁、践行廉洁,做一位廉洁而高尚的教师。

猜你喜欢

爱岗敬业体罚初心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体罚容易让孩子精神失常
爱岗敬业成就辉煌
马路公仆赞
全球第25个儿童权利日:何时告别暴力和体罚
谈爱岗敬业的不同层次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