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体现探讨

2019-12-20罗诚贵州中恒建设工程总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透水性植草内涝

文/罗诚,贵州中恒建设工程总公司

1 导言

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我国很多城市的雨水洪涝问题比较严重,这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且随着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其道路、广场、建筑屋顶等等硬化的面积在城市用地中所占比例也在爆发式的扩大,这就严重的降低了自然渗透,增加了地表径流,益发加重了城市内涝以及缺水等的问题,增加的地表径流造成的溢流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在城市建设中推广使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的内涝现象,增加大气湿度进而改善区域气候环境,高效的利用雨水资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海绵城市概念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出现城市内涝的频率越来越高,为缓解城市内涝,我国根据海绵吸水的原理,提出了海绵城市概念,建设有海绵特性的城市结构,使城市在突发暴雨时能够快速地进行排水,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灾害影响。再利用海绵城市的特性,对下渗的雨水进行储存,在发生旱灾时有效地利用储存的降水,使得城市的旱情能够有效缓解。通过部分下渗水,能够对地下水进行增补,减少因地下水缺少造成的城市影响。海绵城市能够最大程度上对降水进行利用,改善整体的生态情况,降低对排水管网的压力。

3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体现途径

3.1 道路横坡与绿化带设计要点

分析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可知比较突出的就是道路中间高,逐渐向两边倾斜,其排水主要是通过两边的排水系统实现。在这种道路下雨水也能逐渐从道路汇集到排水口中,最终也会流入到地下排水系统。一般来说,在设计绿化带时通常是比路面高十几厘米左右,给人一种凸出感。这类凸起类型的绿化带,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水资源灌溉绿化带。为了能高效解决城市道路雨水问题,在设计城市道路时要以凹型为主。凹型中间绿化带能充分收集并实现雨水的二次利用,降低了城市绿化的养护成本,也能起到减少人力以及水资源的作用。在绿化带铺设碎石层并设置有关的灌溉设备,并装置智能感应设备,使该设备在旱季来临时其会自动喷灌,而在雨季来临时其不会打开。如此一来也能充分利用雨水,有效地遏制城市的内涝问题,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起到铺垫作用。

3.2 做好人行道及车行道设计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市政工程建设中人行道及车行道设计都是采用非透水性工艺,这样就会由于降雨造成道路出现严重积水,并且道路透水性不强,这样自然降雨很长时间就没法与地下水循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出现。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下车行道设计都是使用具有良好透水性的路面施工工序和材料,这样就很大程度减少地面径流量,及时有效补给地下水。其次在具体的设计当中不管是从价格还是性能沥青混凝土都最为合适,在车行道上层使用的沥青混凝土要有透水性,这种施工材料在降雨中能够很好的帮助雨水渗透,促使其很快渗透到地下表面,在基层和中间层则不需要使用透水性材料,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道路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影响,也可以减少路基侵蚀和破坏。除此之外,雨水会沿着横坡排放到盲沟中或者流入到绿化带中,也可以聚集在地下或者集雨装置中,确保雨水得到回收利用,保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3 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城市建筑中

海绵城市理念是以城市为中心,城市环境为主的设计理念,这就不能排除城市的建筑物,在保证城市建筑物实际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综合性的设计。例如,在城市公园、绿地等环境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景观、休闲等方面,还需要综合考虑自然水良性循环对其的影响。例如,可以在公园绿地设计中,采用下沉式设计方法,降低绿地的高度,并在绿地中设置雨水溢流口。另外,也可以通过植草沟的设计,引流来不及下渗的雨水,有利于在降雨较大或渗透饱和时起到顺坡引流的作用。两类设计也可以有机结合,从而发挥较好的实际效果。在城市建设基础上进行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特别是绿化设施的设计,需要考虑城市需求与环境适宜性,如绿色屋顶、雨水花坛等的设计,不应过于突兀,影响城市景观特色。

3.4 边坡支护设计要点

通常情况下,边坡支护设计主要是应用在城市周边地区,边坡支护方式不单单是要考虑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同时也要考虑一旦遭到周边城市潜在的雨水威胁时能否将这种边坡转变为临时防洪堤。由此可见,在选择边坡支护时应优先考虑植草防护以及护面墙两种形式。实际上,从表面来看设置护面墙与海绵城市并无明显的联系,但是在当前市政施工工艺逐渐创新的情况下也逐渐引入了渗水层设计方案,使得护面墙与植草防护相比控水能力要低一些,但是其具有的优势是具有较强的倒流性与稳定性,因此也适用于一些海拔落差较大的城市。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若采用的是植草防护也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旦雨量瞬间变大或者是防护面长时间被雨水冲刷时也存在垮塌隐患。为此,市政设计人员要考虑这些风险,尽可能将潜在的风险减少,融合植草防护与挡土墙设计,在临近路基位置时可通过挡墙的方式减少垮塌对路面造成的危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工程设计中,能够较好的促进城市水循环系统的综合性设计。在设计优势上,能够作用于多种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提升城市储水与排水功能,形成较好的城市水循环体系。海绵城市理念自身具备很多优势,在市政工程设计中,应积极使用海绵城市理念,发挥其实际作用,才能够更好的保护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猜你喜欢

透水性植草内涝
植草沟典型构建因子对降雨径流调控及其敏感性分析
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探析
CONTENTS
青岛市城阳世纪公园硬质铺装调查与分析
欧洲冬青种皮特性与种子休眠的关系
从生物学看淮河泥沙的形成及防治
十六岁去表白
16岁的表白(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