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提升辅导员工作效能的途径

2019-12-20郑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效能辅导员师生

文/郑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关键字:辅导员;提高;工作效能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加强辅导员队伍队伍建设作出了新的安排。2017年9月1日,时隔11年教育部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度的重新修订,新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令)、(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工作中的九大职责。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推进“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意见》和《规定》在顶层设计层面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制度保障,可见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要求和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辅导员面临工作岗位、服务对象的发展和变化,需要适时的调整自身素养来提升工作效能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在新形势下,辅导员提升工作效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挑战,对辅导员队伍提高育人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辅导员自身方面来说,提升工作效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主动把握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时代在变,高校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高校辅导员的服务对象——学生也在发生变化。另外,“部分辅导员学历背景一般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对口,知识结构受到局限”。因此,辅导员工作能力也要与时俱进,知识结构也要经常更新,“主动把握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会”,加强自主学习,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提升理论水平。辅导员日常工作效能的提升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研讨会、讲座和培训等途径加强工作技能和理论学习,可以在指导学生活动和比赛中学习积累经验。“科研能力是提升辅导员工作效能的基础”,结合辅导员职业发展需要,辅导员可以通过申请课题和申报项目来增强学术修养,增强职业发展的专业性,同时为职称评审积累评审条件。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应当为辅导员创造和争取继续深造的机会,进一步保障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辅导员通过学习和深造,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对于做好学生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是一个非常必要的途径。

2 积极沟通其它部门和同事

辅导员在日常具体工作中会面临很多事务性的工作,这些事务性的工作需要与高校各职能部门的行政人员打交道。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校园活动也“离不开行政人员的支持与配合,行政人员的支持与配合度对辅导员工作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辅导员在工作当中应当树立全员育人的工作理念,一方面辅导员工作是一对多的工作,一个辅导员面临上百个学生,在具体实践中辅导员很难做到兼顾每一个学生。从而,辅导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让学生工作得到合理的分解。另一方面,二级学院辅导员是一个团队,每个学院的学生工作不只是辅导员一个人的工作,超出自身权限和能力范围内的工作,要及时的跟上级学工领导反映,向同事寻求建议或帮助是有效应对棘手工作局面的做法。另外,辅导员工作可能会涉及到高校众多二级学院和其它职能部门,这就需要辅导员自身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学生工作部门,走出自己所在的二级学院,积极地与其它部门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争取他们在工作上的支持。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当明确高校所有教职工肩负育人职责,在具体工作中强化合作意识,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

3 保持自身身心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辅导员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现实工作中辅导员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辅导员工作虽然有其特殊性,但辅导员在面临社会、家庭、领导、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和困惑,尤其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会对辅导员的身心健康状况产生巨大的挑战。辅导员岗位特殊性要求自身要“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显然,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是不能把个人情情绪带到工作当中去的,更不能把负能量传递给学生,否则必定会给学生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降低辅导员的工作效能。因此,辅导员应当学会排解心中的压力,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克服消极工作情绪。通过有效的宣泄方式,减少工作倦怠和角色压力带来的不良影响。

4 转变学生工作理念

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辅导员要与时俱进,秉持科学合理的工作理念。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人本管理、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的服务宗旨,在学生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塑造灵魂且有温度的工作,工作中应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人本理念。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个体之间存在地域、民族、风俗、生活习惯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塑造了每个人独特的性格特点,因此,辅导员应当尽可能把握每位学生的特点,尊重每个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辅导员工作的人性化;二是坚持师生平等理念,努力成为学生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辅导员常规工作中常常以居高临下的权威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导致部分学生碍于师生之间身份地位的不平等,进而拉大心理上的差距,这就给学生工作带来不便。辅导员工作之余坚持师生平等理念,是取得学生信任、尊重学生人格和权利的有效途径。因此平等、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更能体现辅导员工作的温暖与亲和力;三是坚持服务学生的理念,善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辅导员多数工作不仅仅是在八小时之内,八小时之外可以暂时放下管理者的角色,作为一个高校服务者的身份探访学生宿舍、走进学生活动,深入学生内心世界,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四是坚持良师益友的理念,大学四年,师生一场不仅是教学相长,更是增进友谊,锻炼人际关系能力培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辅导员都能在工作中相互学习,彼此收获友谊。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校园归宿感。因此,辅导员坚守科学合理的工作理念不仅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更是践行育人职责的具体措施。

5 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师生相处过程中难免会有意见不和的时候,这个时候要正确对待师生之间的矛盾,公正客观的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学生对老师产生的隔阂,老师也要正确看待师生之间的矛盾,不能因为一点矛盾就对学生“怀恨在心”,给学生“穿小鞋”,这都不是一个老师应该有的态度,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增加师生之间的友谊。

影响辅导员工作效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本文仅是从辅导员主观层面来探讨提升辅导员工作效能的可行性途径,当然,影响辅导员工作效能的还有客观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整个国家教育的大环境,社会因素、制度政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以及高校内部职能部门等,这需要进一步探究。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层面的探讨,辅导员工作效能的提升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高校育人的根本性问题。

猜你喜欢

效能辅导员师生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