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三级四维”学风促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9-12-19魏屹晗穆得超任丽丽李晓霞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务处学风督导

魏屹晗,穆得超,任丽丽,吴 清,李晓霞*

(1. 天津医科大学教务处;2. 天津医科大学学工部,天津300070)

一、学风促进体系构建的意义

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管理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从“以生为本”的理念出发普遍重视学风建设[1]。大部分院校的学风建设主要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采取的措施多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生思想教育等,由辅导员通过学生自管的方式,通过社团、班级及宿舍等学生团体开展工作,缺乏与教学管理部门的协同联动,导致学风状态监控方式单一,制定的整改措施也是遭遇“学口热、教口冷”的尴尬局面,学风建设的实际效果受到影响。对学风监测与改进的有效路径进行探索实践,通过加强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协同联动,利用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与策略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学风促进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借鉴和利用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和手段,形成由教学督导专家、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学生积极参与的校、院、系(室)三级四维学风促进体系,目的是通过拓宽学风信息采集渠道,多方位常态化了解学风状态,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在各方联动配合下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学风建设。

教务处负责学风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落实、协调和信息收集与反馈,学生部门协同教务处完成学风评价信息收集、反馈和落实。学风促进体系具体包括:

第一维度,校、院二级教学督导专家负责教育教学及学风各环节的监督工作,通过深入课堂听课督查学生出勤及课堂表现,同时对期末考试进行集中巡视,严抓考风考纪。

第二维度,各学系(教研室)负责组织教师进行日常学风状态监控[2],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从教师视角反馈学生的学习现状,并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第三维度,学生教学信息员负责收集、反馈学风现状及存在问题,实现学风监控无死角,帮助学校及时了解情况,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有助于促进学风建设的主题活动。

第四维度,管理人员深入教学一线进行学风状态日常抽查,对迟到缺勤学习态度散漫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同时就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相关学院,促进学院加强学生管理。

多方联动促学风,将教师、学生、督导专家及管理人员多方力量整合,采用日常反馈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有重点、有目的地对学风进行监控,进一步促进学风建设。教务处将汇总收集各方的学风反馈信息,一方面形成日常课堂教学巡视通报,定期发布在教务处网页,同时召开教学督导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协调会,会上就问题进行反馈;另一方面在学期末形成质量监控学期大总结,汇总督导听课、教师评学等信息。将上述信息反馈至学生处及各学院,针对突出问题,教务与学生管理部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督促学院积极整改,通过“信息收集—整理—反馈—落实”,建立校、院、系(室)三级联动闭环式的学风促进体系,有的放矢地制定措施改善学风,逐步促进学风健康有序发展。

2015年实施学风促进体系以来,督导专家课堂听课共计2613人次;参与评学的教师共计1972人次,受评班级713个;形成日常课堂教学巡视通报38期,发布在教务处网页,共计抽查课程465门次、教师488人次、班级875班次,学生信息员反馈718次,同时就突出问题,联合学生处与学院直接反馈沟通,及时处理问题十余件;每学期末的质量监控学期大总结整合了教学督导组专家信息反馈、学生信息反馈、教学管理人员课堂巡查、教师评学及学校提出的整改要求等内容[3],要求学院认真研读报告,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方案,有效促进了学风促进体系运行的规范化、系统化。

三、学风促进体系的实施效果

经过近几年对学风建设常抓不懈,再加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学风状态及综合素质均有提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到课情况及考试违纪方面。经过四年来的课堂巡视,学生的迟到缺勤情况逐渐好转,学生到课率呈上升趋势(见图1)。反映出通过课前对学生的抽查,能够有效改善学风状况。

图1 学生到课率上升趋势图

通过学风促进体系,即督导专家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巡考,严肃考风考纪,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学生的违纪作弊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因违纪作弊被处理的人数逐年减少(见图2)。

图2 学生违纪作弊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比例下降趋势图

加强对学生上课及考试的纪律管理是一种被动管理,学生心存敬畏,不敢触碰底线,是正风肃纪的有效方式,如果一直严格遵守这些纪律,久而久之会形成习惯,进而变成常态,有利于学风的良性发展。

2.学生竞赛参与及获奖方面。随着我校学风促进工作的不断深入,激发了学生的参赛热情,学生参与的竞赛项目越来越多,参与的人次数也是逐年上升,所获成绩令人欣喜(见表1)。2015年以来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共计32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5项,市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16项;在天津市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1160项,其中特等奖7项,一等奖125项,二等奖395项。

表1 近年来参加市级以上基础学科竞赛及获奖情况

以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为例,该赛事自2014年创办至今,受到学生广泛关注,获奖人数逐年上升,说明学校采取的鼓励措施已见成效(见表2)。

四、学风促进体系的创新之处

1.由教学管理部门主导,利用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与策略通过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协同联动,对暴露出的学风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是促进学风建设的有益尝试。

表2 参加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获奖情况(单位:人)

2.该体系同时对暴露出的教学问题也能够进行相应调整,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这是学生管理部门单一开展工作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五、学风促进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1.在课堂巡视中发现,迟到现象虽有好转,但并未杜绝,说明学风工作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积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内在求知欲[4],从根本上促进学风建设。

2.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需要进一步调动。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忽视了对于教学的投入,对于学生的管理。需要学校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分类管理,将本科教学参与度纳入人才考核指标体系,充分调动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

3.存在二级学院重视程度不均衡现象,归根到底是学院领导对学风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是需要加强其责任意识;二是落实分级监控,院系成为监控的主体,建立起真正符合本院系特色的学风促进保障制度。

六、结 语

由教务部门为主导,通过对学风的多维度全过程监控,有利于学校及时掌握并处理学风问题,有效促进了学风建设,不失为有益尝试。

猜你喜欢

教务处学风督导
服务现代警务新体系 构建“新公科”专业平台(顾国达等摄影 教务处报道)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对党建促学风、学风固党建的辩证思考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好处费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风考风作风的建设
高中教务处工作信息化管理经验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