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时超声引导鼻骨骨折闭合复位

2019-12-19沈素红耿丰勤李一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鼻骨扫查断端

沈素红,马 莉,付 卓,耿丰勤,陈 超,李一凡

(1.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河南省骨科医院功能检查科,2整形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

图1 患者男,61岁,超声引导下鼻骨骨折闭合复位前后超声及CT图像 A.复位前超声图像,箭示塌陷的骨折断端; B.复位前CT图像,箭示塌陷的骨折断端; C.复位后超声图像,箭示骨折断端复位良好; D.复位后CT图像,箭示骨折断端复位良好,CT评分为3分

图2 实时超声引导鼻骨骨折闭合复位术中 A.术中整复医师、超声医师及超声仪器位置; B.超声引导下复位器到达骨折处声像图,箭示复位器强回声

鼻骨位于人体面部突出部位,是面部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运动损伤、斗殴、跌倒及交通事故是导致鼻骨骨折的主要原因[1]。目前高分辨率CT仍是临床诊断鼻骨骨折的金标准[2]。近年来,随着肌骨超声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的普及,超声越来越多地用于诊断骨折、引导复位[3-8]及判断复位效果[9-12]。本研究探讨实时超声引导鼻骨骨折闭合复位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12~56岁,中位年龄34岁。纳入标准:①有明确鼻部外伤史,且面部无开放伤口;②儿童受伤时间≤7天,成年人≤10天;③有明确鼻骨骨折临床表现与体征,如鼻面肿胀、眼睑瘀紫、鼻梁偏斜、鼻背塌陷、鼻塞、鼻出血或触诊有骨擦音等;④CT示鼻骨骨质连续性中断,断端明显错位或成角,骨折远段向下内移位(图1B)。排除标准:①开放性骨折或合并鼻背部软组织损伤(撕裂伤或挫裂伤)虽经处理后仍存在感染可能;②骨折已畸形愈合;③合并严重颅脑损伤、颅骨骨折或颌面部其他多发骨折。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36例,运动损伤11例,摔伤5例,击打伤8例;受伤时间4 h~9天,平均4天。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试验组给予实时超声引导下骨折闭合复位,对照组行常规视诊及触诊下骨折闭合复位。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1.2.1 术前超声 采用GE Logiq E9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6~15 MHz。复位前,在未麻醉状态下对2组均行超声检查,以明确骨折类型及部位(图1A)。选择浅表肌骨条件,将图像调节至最佳,扫查以下切面:①鼻背正中切面,自鼻额缝上方额骨至鼻翼尾端水平,横切面连续扫查;②双侧鼻骨横切面,将探头横切分别置于左侧及右侧鼻骨,自鼻额缝水平向下至鼻翼尾端连续进行横断面扫查;③双侧鼻骨纵切面,自鼻梁正中分别向左右两侧鼻骨做连续纵切扫查,越过双侧鼻颌缝,至左右上颌骨额突水平。

1.2.2 试验组 采用Esaote-α便携式彩色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4~12 MHz,于术中引导复位。为便于操作,医师及超声设备均位于患者左侧(图2A)。嘱患者仰卧,待全身麻醉生效后,将探头置于鼻背部骨折塌陷部位,于超声引导下将缠有凡士林纱布条的复位器尖端(图2B)置于骨折塌陷处,在超声实时监测下向上移动复位器,直至塌陷的骨块复位。超声确定骨折断端复位满意后(图1C)撤出复位器,于实时超声监视下完成患侧鼻腔填塞。

1.2.3 对照组 在直视下翘拨复位的同时用手指在鼻骨外侧骨折处轻触,以感知鼻骨复位情况。通过多角度视诊及复位时的骨擦音初步判断复位情况,其余复位手法同试验组。判断复位成功后撤出复位器,填塞患侧鼻腔。

1.3 复位效果评价 于术后第2天行鼻部CT平扫(图1D),如CT显示复位不满意,则再次行超声引导下手法复位。基于术后CT所示鼻骨及上颌骨拱形恢复情况进行评分:3分(优),断裂部位及“拱形”表现光滑,无偏差;2分(良),骨折部位角度<20°,“拱形”较光滑;1分(差),虽有改善,但“拱形”仍存在一定程度偏差或呈不规则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因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不齐,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无术后二次复位病例;对照组4例接受二次复位,均为鼻骨粉碎性骨折,且骨折碎片较小。中位住院时间试验组为4天,对照组为5天。术后CT评分:试验组3分19例,2分11例,1分0例;对照组3分11例,2分16例,1分3例。2组患者骨折二次复位率(χ2=4.286,P=0.038)、住院时间(Z=-5.024,P<0.001)及术后CT评分(χ2=6.059,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鼻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面部外伤,如不及时诊治,常导致外鼻畸形、鼻中隔偏曲及鼻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因此,鼻外伤后早期正确诊断并精确复位十分必要[9]。鼻骨骨折的标准治疗方法是在10天内闭合复位;此后骨痂形成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将增加复位难度[13]。传统复位仅通过触诊、多角度视诊及复位时的骨擦音等情况来判断鼻骨骨折复位是否充分,单次手法复位后需通过鼻骨CT检查来判断复位效果是否理想,存在二次整复的可能性,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增加了X线暴露。

超声不仅可诊断鼻骨骨折,还能用于评估手术复位效果[14]。此外,超声引导手术治疗鼻骨骨折可明显改善鼻部外观[15],实时超声引导可使鼻骨骨折复位过程可视化,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鼻腔内复位钳的强回声,并指导复位;确认骨折复位满意后,利用超声还可观察纱布填塞过程,并指导填塞,避免填塞过度影响骨折断端位置。本研究试验组二次复位率为0;而对照组中4例因粉碎性鼻骨骨折碎片较小,传统触诊、视诊下精确复位难度较大而接受二次复位。本研究试验组住院时间4天,对照组则为5天,考虑原因包括:①对照组中4例接受二次复位,治疗过程延长;②对照组复位时需触诊、视诊,主要凭借手感及骨擦音等情况来判断复位是否充分,需在鼻部肿胀消退后才能进行,而试验组在超声引导下完成复位,无需依赖触诊、手感及等待肿胀消退方可复位。本研究2组术后C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实时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鼻骨骨折效果优于传统触诊、视诊下闭合复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疗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时超声引导下鼻骨骨折闭合复位能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还可提高医患双方的满意度。其优点如下:①无辐射,尤其适用于儿童、孕妇等X线敏感人群;②骨折复位全程可视化,克服了传统触诊、视诊下复位的弊端,疗效更精准;③闭合复位不受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的影响,可早期实施复位;④有助于提高医患双方满意度。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较小;②复位操作对整复医师及超声医师均具有一定技术和经验方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实时超声引导鼻骨骨折闭合复位精准、可靠且简单易行,尤其适用于儿童和孕妇等X线敏感人群,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鼻骨扫查断端
双侧肱骨近端骨折伴肱二头肌肌腱断裂1例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后再骨折1例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胎儿鼻骨发育不良与结构畸形和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关系探讨
超声检查结果有差异,如何看
孕期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鼻骨缺失和鼻骨短小的分析观察
分析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锆合金薄板材的兰姆波自动检测
海洋工程结构焊缝手动超声波检验扫查面的选择分析
中孕期胎儿鼻骨缺失与发育不良在筛查染色体异常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