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合并严重心肌损害1例

2019-12-19王舒俣牟立欣李光源王永权马春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腓肠肌侧壁外显子

王舒俣,牟立欣,李光源,王永权,马春燕,杨 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超声科,辽宁 沈阳 110001)

图1 BMD合并严重心肌损害表现 A.心电图; B.超声心动图 (LA:左心房;LV:左心室;RA:右心房;RV:右心室); C.心脏ECT

患者男,17岁,因“四肢无力12年,劳累后气短1年”于我院就诊。患者近12年来无诱因四肢无力,无肌肉痛,无感觉麻木及肌肉萎缩;1年前出现跑步、爬楼梯等运动后气短,于外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未接受系统治疗。查体:神清语明,颈软,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Ⅳ级,球海绵体肌反射(++),Babinski征(-),未见明显痛觉异常,翼状肩胛,双侧弓形足,双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Gowers征(+),轻微步态摇摆。实验室检查: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4 U/L(15~40 U/L),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4 905 U/L(39~308 U/L),乳酸脱氢酶331 U/L(135~225 U/L),CK-MB 41 ng/ml(0~7.2 ng/ml)。心电图示下壁、侧壁导联异常Q波(图1A)。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扩大,下壁及侧壁运动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31%)减低(图1B),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改变。ECT:左心室前壁、下侧壁、侧壁心肌血流灌注量轻-中度降低,约占左心室面积的15%,左心室下壁及下侧壁室壁变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降低(图1C);诊断为左心室心肌病变,心肌缺血。肌电图:右腓肠肌、右股四头肌呈可疑肌源性损害。基因检测: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Xp21基因3~7号外显子缺失,其余外显子未见异常。结合病史、影像学表现及基因检测,综合诊断为: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BMD)合并严重心肌损害。

讨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 PMD)分类众多,BMD为最常见的类型之一。BMD为Xp21基因突变所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进行性肌无力,腓肠肌假性肥大,Gower’s征阳性等。BMD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2.4/100 000,患者症状通常较轻,可存活至50~60岁,心肌受累是其最主要的死因。60%~75%的BMD患者可合并心肌受累,发生心肌受累时年龄多为30岁以上。由于BMD患者骨骼肌受累症状较轻,临床上易忽视,将心肌受累误诊为原发性心肌病变。本例发病年龄仅为17岁,四肢无力症状较轻,且伴有严重的扩张型心肌病表现,在低于20岁的BMD患者中极为少见,因而易误诊,但结合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确诊BMD的金标准为基因检测和肌肉活检。

猜你喜欢

腓肠肌侧壁外显子
外显子跳跃模式中组蛋白修饰的组合模式分析
双侧壁导坑法隧道下穿既有车站施工方法研究
外显子组测序助力产前诊断胎儿骨骼发育不良
非小细胞肺癌EGFR- TK非经典突变临床研究进展*
越野车侧壁加强筋板工艺改进
汽车冷冲压U形梁卷曲的控制
生理实验中使用牛蛙和蟾蜍的神经和肌肉标本的比较
带腓肠肌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层合板上层建筑侧壁抗空爆性能研究
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胫骨前肌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