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胫骨前肌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

2016-01-15吴运景朱江刘晓霞韩丽雅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年3期
关键词:恢复期脑卒中

吴运景++朱江++刘晓霞++韩丽雅

[摘要] 目的探讨恢复期康复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胫骨前肌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性变化。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分为两组,且均行康复训练时间2w以上,A组15例均为BrunnstromIV级的患者,B组15例均为BrunnstromV级的患者,C组9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在进行踝关节屈伸运动的同时,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患者患侧、健侧及健康对照组的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的平均肌电值(AEMG),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C组两侧(左侧、右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平均肌电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明显小于健侧(P<0.05);三组受试者健侧胫骨前肌与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侧胫骨前肌与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侧胫骨前肌与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患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平均肌电值下降,胫骨前肌尤为明显,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具有潜在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恢复期;表面肌电图;胫骨前肌、腓肠肌

中图分类号: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5)03-0202-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5.03.10有研究证明踝部功能可以作为评判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行走功能恢复程度的理想指标,早期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踝关节活动(包括踝背伸和踝跖屈)的训练,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表面肌电图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表面肌电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运动单位募集和同步等中枢控制因素,并且这些因素与脑卒中状态下机体上位神经控制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表面肌电信号的特点及规律,为脑卒中偏瘫的评价及康复训练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7月至2007年11月在吉林大学康复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大连船舶康复医院)确诊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CT或MRI显示一侧脑出血11例,脑梗死19例。入选标准为:①患者组发病为单一病灶,表现为单侧肢体瘫痪;②排除认知障碍、感觉性失语、严重的半侧空间忽略;③患者与对照组均排除慢性腰痛病史、急性腰损伤、尿毒症等系统性疾病以及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将30例患者按其下肢Brunnstrom分级不同分为A级、B组。A组15例均为BrunnstromIV级,男13例,女2例,病程(26.51+4.01)天,其中脑出血6例,脑梗死9例;左侧偏瘫8例,右侧偏瘫7例。B组15例均为BrunnstromV级,男14例,女1例,病程(27.12±3.82)天,其中脑出血气例,脑梗死10例;左侧偏瘫6例,右侧偏瘫9例。C组正常对照组9例,其中男7例,女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神志清醒,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24~48h,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8~96h行康复训练,治疗3周时行肌电图检测。患者康复方法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主要采用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运动、Bobath疗法、运动再学习为主的神经促进、抑制技术。所有入选者在测试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架上,使踝关节保持中立位,膝关节保持伸直位,脑卒中患者每次先测健侧,再测患侧,健康人测试时左、右侧测试顺序不固定。测试前给予3~5分钟的训练,以帮助被测试对象熟悉测试过程。正式测试前要求被测试对象尽可能放松,以示波器上没有肌电信号为标准。采用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市海神医疗电子仪器厂NDI-200F型肌电图仪,采用双电极法收集受试者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收缩的肌电信号,选用Ag-Agcl表面电极记录表面肌电信号,其中检测电极置于肌腹部位方向与肌纤维长轴走向一致,电极直径0.5cm,电极间距2cm;参照电检置于探测电极内侧3cm处。测试时嘱患者用最大的力背伸或跖屈关节(最大等长收缩)3~5s,前、后2~3s的记录作为基础对照,每次每侧肢体测试3次,取其最大值分析。肌电信号数据采集频率为频带100~5000HZ,通过无线接收器将原始数据储存在电脑中,用仪器自带的信号处理软件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采用SPSS11.5版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三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K(Student-Newman-Keuls)q检验,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胫骨前肌、腓肠肌平均肌电值的比较:C组左右两侧(健侧,患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患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明显小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健侧与C组左侧(健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患侧与C组右侧(患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二组胫骨前肌_腓肠肌平均肌电值差值的比较:A组患侧与健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平均肌电值差值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两侧(患侧、健侧)、r组两侧(左侧、右侧)胫骨前肌与腓肠肌平均肌电值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yh,sEMG)反映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电生理信号,定量肌肉功能状态、肌力变化水平,sEMG临床应用价值已涉及偏瘫患者肌力、肌张力等诸多领域的评定。平均肌电值(AEMG)是一段时间内瞬间肌电图振幅的平均,是反映sEMG信号振幅变化的特征性指标,其变化主要反映肌肉活动时运动单位激活的数量、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类型以及其同步化程度,与不同肌肉负荷条件下的中枢控制有关。

本研究利用表面肌电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与同龄健康人踝背伸和跖屈肌群的最大等长收缩进行比较。对本试验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发现,对三组受试者踝背伸肌群的平均肌电值进行分析,正常人双侧胫骨前肌、腓肠肌肌电活动无明显差异,脑卒中患者无论病情轻重,患侧胫骨前肌、腓肠肌电活动均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以往报道一致;健侧与正常人之间无明显差异,这与以往报道不同,其可能归因于本次所测脑卒中患者均进行了重心转移及平衡功能等康复训练,患侧肢体可以承担较多的体重,健侧肢体受损较少,故健侧肢体尚能保持正常。

踝关节在站立行走中具有重要作用,健康人胫骨前肌在踝背伸时起主要作用,腓肠肌在跖屈中起主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人胫骨前肌腓肠肌肌电活动比较,胫骨前肌肌电活动强于腓肠肌,BrunnstoromV级患者,患侧胫骨前肌 腓肠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康复训练可有效的增加主动肌的肌力、抑制拮抗肌痉挛,而BrunnstromIV级患者患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差值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胫骨前肌恢复较差,提示在康复训练时应加强主动肌的训练。因此对恢复期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应重视小腿肌肉协调性的训练,本实验通过对偏瘫患者表面肌电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因而也为临床开辟了一条新的检查手段,通过此项检查,可以明确肌肉的肌电活动,从而更有效的对不同情况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不同的手法治疗。以往均通过目测观察肌肉的痉挛情况,表面肌电检查可以明确肌肉的收缩功能,给以定量的诊断,从而为进一步治疗明确了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恢复期脑卒中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病恢复期的规范化研究
安全护理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