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其不可而为之
——《荆轲刺秦王》教学反思

2019-12-18何韵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刺秦荆轲精神

何韵

(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四川 乐山 614000)

关于荆轲刺秦王,哪怕不了解这个故事前因后果的人们,也肯定听说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千古名句,也会被那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情怀所触动。

在教学备课过程中,我又一次被荆轲身上所透露出来的那种一往无前、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所触动。同时,我也想让学生尝试着走近荆轲,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去体会他的胸襟。为了认识荆轲刺秦这一举动,在授课过程中,我和同学们分享了他人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举动的评价,赞同的,比如陶渊明“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陆游“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司马迁:“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等等。同时,也有另一个角度,比如苏洵的“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等。

我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列举给学生,试图让同学们能够独立思考,得出他们对荆轲的看法,便提出问题:“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举动,你如何看?”我以为,在经过了前面的教学铺垫后,学生们一定会和我“英雄所见略同”,为荆轲的精神所感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学生甲回答:“我认为荆轲刺秦王这一举动一点都不值得。他的这场刺杀,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搭上了另外三个人的性命,田光、樊於期和倒霉蛋秦武阳。最终还是如苏洵所说的,加快了燕国灭亡的速度。因此,还搭上了一个国家。太不值得了!”(其余同学纷纷附和,表示同意。)

学生乙回答:“不应该去刺秦。因为燕太子丹、荆轲以及同意刺秦的宾客都是在妄图阻挠历史的车轮,即阻止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是一种狭隘的爱国情感在作祟。”

学生丙回答:“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荆轲推向这么高的高度。我觉得这就是一次恐怖活动,一场谋杀,而且还没有成功。而且,这个行动策划就很幼稚,两个人怎么可能突破守卫森严的秦国王宫并刺杀成功嘛?”

学生丁回答:“我认为荆轲刺秦王就是一次报复行动,是燕太子丹在自己“见陵之耻”之后,面对秦国大兵压境的绝境时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实证明,这根“稻草”没有挽救燕国被灭的命运。”

经过这几位同学的发言,我发现,同学们并没有和我一样,沉浸在这种悲壮的氛围中。我赶紧询问全班同学,是否同意这四位同学的观点。结果,全班同学都大声回答“同意”!面对舆论风向一边倒的情况,我有些傻眼,涌上心头的感触就是:“这些小孩儿怎么那么现实?他们也太识时务了!”我一边腹诽着,一边赶紧组织我的语言表达我的看法。

首先,我对这些能够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同学进行了表扬。然后,我针对同学们的认识,试图从荆轲的精神层面去启迪学生。确实,现代社会中,以成败论英雄为人生准则的人不在少数。我们在做一些决定之前,评判它是否可为,都以值得或不值得为标准。或者说,会很实际地计算这件事的“成本效益”。而且,我们总是会被周围人反复劝说,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然而,我们忘了三思而后行还有下文,孔子说:“再,斯可矣”。即想两次的样子就可以了,反复思考,最终可能会犹豫乃至放弃当初的决定。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或许可以让这位先贤来激励自己,那便是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诸王侯,就为实现自己的“仁政”理想,恢复周礼等等,然而在“春秋无义战”的时代,王侯们都很实际,就是想获得土地与百姓。这里的“不可”,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败德之事。它意味着面对他人,甚至所有人的反对,面对着看似不可能完成任务,却仍然本着一种对自己、对外在的挑战行事,这是一份格外珍贵的无畏与孤勇!李泽厚认为,“‘知其不可’是认识,‘而为之’则是偏偏不计较成败、因果而去做,正显示伦理‘本体’高于现象界的认识,显示了人的尊严,不屈从于因果的自由。”[1](P;426)而荆轲所为,以一种悲壮的方式展示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尊严!

与此同时,荆轲身上,还体现着中国侠义精神的内涵,因此,我们还可以从这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国士遇我,我必国士报之!”燕太子丹在最后关头,将最重要的任务交付荆轲,就是这一份交付,这一份重托,让重然诺的荆轲毅然“提一利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学者刘若愚总结了“侠”的内涵和特征:一是助人为乐,二是公正,三是自由,四是忠于知己,五是勇敢,六是诚信、足以信赖,七是爱惜名誉,八是慷慨、轻财、重义。这些品质,都能在战国时期的游侠身上得到体现,他们会用生命去捍卫一份承诺,一份赏识,比如专诸、豫让……更有后世文学对侠义精神的延伸,如作家金庸借郭靖之口道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他镇守襄阳十年,正是对侠者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这些品质,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也许会显得有些傻气,有些不知变通,但越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越是呼唤扶危济困、舍生忘死、重信然诺、家国天下的侠义精神!

荆轲身上毅然决然、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而不灭的精神内核吗?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了解,我列举了从古至今诸多典故和事例,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同学们熟悉的鲁迅不也是如此吗?欲拯救一国之灵魂,明知任务艰巨,依然奋斗终生!而且,这种精神可以说是人类所共有的。我还列举一些让学生们感兴趣的,与他们的生活距离较近的例子,如影视作品。比如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中,守卫温泉关的勇士们,为了捍卫国土,面对强敌,毫不退却,全部战死沙场。又如,托尔金在《指环王·双塔奇兵》中,极力刻画了人类为了生存,在圣盔谷荡气回肠的战斗!那是一种即使面对失败也要战斗下去的勇气,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这些事例不胜枚举,我们不会去思考他们的坚守、他们的牺牲是否值得,只会为他们的英勇无畏所震撼。

因此,荆轲,已然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一种全人类精神的象征。在他身上,我们无法用值或不值来评判他刺秦的举动。更多的,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却仍然“偏向虎山行”的执着;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一往无前!而联系到我们现在的学生,就好像是被成人社会催熟的果子,外表看起来好像已经成熟了,其实内在还很单纯、幼稚,很容易走向偏执。我们语文教师,就更加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们运用我们的语言文字,做题、考试、得分,更多的是一种大语文的概念,它还应该要培养学生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在信仰缺失的当代社会,想要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或许我们可以从经典中去寻找力量!

猜你喜欢

刺秦荆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英雄?英雄!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忠于原文是解读文本的前提
拿出精神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从三个动词看《战国策》用字的准确
荆轲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