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报告二: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遥感专项监测分析报告

2019-12-18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29

中国文化遗产 2019年6期
关键词:遗产地图斑缓冲区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29)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地域分布广、管理难度大,其中部分遗产划定的保护区面积较大,且地处城市中心区,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协调和管理困难。近年来,遗产区和缓冲区内出现的违法建设项目已成为困扰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未经审批擅自开工建设、先建设后审批、审批过程中不征求文物部门意见、文物部门不知情等现象一直存在。为解决违法建设的问题,变被动接受处罚为主动开展监测,提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处理问题,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利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以下简称“总平台”)开展了遥感监测。旨在利用遥感技术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世界文化遗产地存在的建设问题,可作为地方人民政府、遗产地管理部门保护管理的辅助手段,主动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切实提升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水平。

遥感监测作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的重要手段,能够及时发现对遗产有负面影响的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等问题,并尽早制止。2018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运用卫星遥感技术,通过2010-2014年、2018年两期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比对,提取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遗产区、缓冲区内的地物变化图斑信息,并在总平台上发布了图斑比对结果。现有19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遥感监测结果已在总平台发布,省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遗产地保护管理机构可登录总平台,查看遥感监测信息,并且遗产地还可以对变化图斑信息进行核实及评估(图1、2)。同时,遥感监测数据还可以为遗产地填报监测年度报告提供数据源,也可为遗产地文物行政执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本报告是对北京故宫、沈阳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等16项世界文化遗产的19处遗产地开展遥感影像图斑比对形成的初步分析结果①本文所指的图斑变化信息未经实地核实。。

一、遥感监测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

遥感影像具有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目视解译容易等特点。本报告中的遥感监测信息是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集遗产区、缓冲区范围内两期的变化信息数据,展现地物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本次监测选取基准影像(前时相)数据为2010-2014年0.5米的航空影像和卫星影像,对比影像(后时相)数据为2018年0.5米卫星影像和0.8米GF-2卫星影像。通过人工提取遗产区和缓冲区地物变化信息,形成地物监测矢量数据集,赋予相应的属性信息,最终形成具有完整属性信息的变化监测信息数据库(见表1)。

表1 2018年遥感监测的19处遗产地

表2 变化类型体系表

(一)变化类型确定与信息提取

根据监测需求,参考地理国情监测分类体系,对地物类型进行拆分及归并,最终确定监测变化前后地物类型,包括文物本体、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房屋建筑区、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表和水域11个一级地类,以及对应的16个二级地类和10个三级地类,同时一级地类归并为文物本体、人工地物和自然地物(见表2)。

信息提取的具体方法是利用两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将影像同时叠加,以卷帘的方法逐屏交替闪烁两个时相的遥感影像,根据影像颜色、色调、大小、形状、纹理、结构、高度、阴影、组合构型及所处地理位置等信息,逐一进行目视比较分析,标绘出影像中的变化信息。采集变化信息最小图斑为10像素×10像素,其范围在影像图上进行矢量标识(图3),通过计算得到相应变化图斑面积。

变化信息提取完成后,建立变化图斑属性表,补充相应的属性,确定图斑的转化特征,属性信息包括图斑编号、变化前后类型及图斑面积等,取值与地物实际属性相匹配。最后,对提取的变化图斑进行二次核查,确保提取数据的准确性。

(二)变化信息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19处遗产地所提取的变化图斑进行统计(图4),分别得出遗产区和缓冲区范围内的图斑变化详细信息(见表3)。

表3 19处遗产2010-2018年图斑变化信息统计表

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秦始皇陵及兵马俑2处遗产地图斑变化数量较多,莫高窟、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丽江古城、北京皇家祭坛—天坛、云冈石窟、殷墟和开平碉楼与村落7处遗产地图斑变化数量次之;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武当山古建筑群、平遥古城、福建土楼—南靖景区、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泰山、峨眉山、乐山大佛10处遗产地图斑变化数量相对较少。

其中,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变化图斑数量为1639处,变化图斑总面积为815.44公顷,以人工地物转化为人工地物、自然地物转化为人工地物为主,如人工地物中的碾压踩踏地表、硬化地表转化为房屋建筑区,自然地物中的林地转化为人工堆掘地等(图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变化图斑数量为1304处,变化图斑总面积为168.96公顷,主要涉及自然地物中的耕地、林地及草地转化为人工地物中的房屋建筑区、构筑物等(图6)。

以遗产地为基本单元,对图斑变化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获取图斑变化面积所占遗产区、缓冲区的比例,以及自然地物、人工地物之间的转化数据。经统计得出了19处遗产地图斑变化面积占比情况(图7),其中,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遗产区图斑变化数量最多,为64处,变化面积13.3公顷,占遗产区总面积的2.16%;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缓冲区图斑变化数量最多,为1632处,变化面积815.23公顷,占缓冲区总面积的14.57%,沈阳故宫遗产区图斑变化面积占比最大,为6.65%,变化面积0.85公顷,变化1处;平遥古城缓冲区图斑变化面积占比最大,为57.27%,变化面积54.97公顷,变化60处。

通过对19处遗产地的自然地物、人工地物之间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变化图斑以人工地物向人工地物转化为主,占比49.28%;自然地物转化为人工地物次之,占比32.19%;人工地物转化为自然地物、自然地物转化为自然地物占比较少,各占12.07%和6.46%(图8)。

本次遥感监测结果与2014-2018年19处遗产地提交的监测年度报告中的建设项目数据(见表4)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遗产地主动上报的涉建项目与遥感监测发现的图斑变化信息,无论是数量还是面积均相差较大,这表明遗产地存在建设项目不知情或知情不上报等问题。

通过对19处遗产地的人工地物类型变化后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后,结果显示变化后的类型以构筑物、房屋建筑区为主,占比分别为44.93%和39.89%;道路次之,占比11.20%;人工堆掘地占比较少,为3.98%(图9)。

二、遥感监测初步分析结论

根据19处遗产地遥感监测的统计分析结果,以及遗产地提交的2014-2018年监测年度报告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

表4 2014-2018年监测年度报告中19处遗产地填报的涉建项目统计表

(一)世界文化遗产地建设项目的有效监管已成为当前首要且迫切的任务

遗产地变化图斑类型以人工地物中的房屋建筑区、构筑物之间的转化,以及自然地物中的耕地、草地、林地转化为人工地物中的房屋建筑区、构筑物、人工堆掘地及道路等为主,而且部分遗产地图斑变化数量和面积占遗产区、缓冲区的比例较大。由此看来,遗产地面临的建设压力已成为影响遗产保护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监管各遗产地的建设项目已成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首要且迫切的任务。

(二)遗产地存在对建设项目不知情或知情不报等问题,各级遗产保护管理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监管

遗产地主动上报的建设项目数量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交叉重叠的管理体系、文物部门参与度较低、遗产地保护管理机构监管能力不足、地方政府主导开发等问题引起,导致遗产地保护管理机构不知情或者知情隐瞒不报等现象产生。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等会对遗产突出普遍价值、遗产景观风貌及周边环境等造成负面影响。遗产地各级保护管理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监管,确保遗产突出普遍价值不受破坏。

结语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面临着大规模城镇化建设、商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建议各遗产地完善监测体系,落实巡查机制,加大执行监督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涉及违法违规信息上报至遗产地所在的地方人民政府及省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查处和制止违法违规行为。建议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世界文化遗产建设项目监督反馈机制,及早发现、及时上报、反馈落实、有效整改,确保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遗产保护不仅是遗产保护管理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应积极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真正让公众参与其中,共同利用、共同保护好世界遗产。

猜你喜欢

遗产地图斑缓冲区
地理国情监测中异形图斑的处理方法
基于C#编程的按位置及属性值自动合并图斑方法探究
土地利用图斑自动检测算法研究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嫩江重要省界缓冲区水质单因子评价法研究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关键链技术缓冲区的确定方法研究
基于ArcGIS 10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斑自动化综合
地理信息系统绘图缓冲区技术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