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R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意义与价值
——以民族舞剧为例

2019-12-17文/李

传媒 2019年12期
关键词:舞剧舞蹈民族

文/李 欣

以舞蹈为中心,集音乐、戏剧为一体的表演形式——舞剧,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传统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具有通俗易懂、深入人心、潜在社会价值高的特点。但受地域、经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如今大部分优秀舞剧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艺术价值,也并没有产生预期的社会效益。因此,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将VR与优秀民族舞剧进行融合传播,既能够扩大优秀舞剧在社会中的传播范围,提升舞剧的社会效益,又能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其他行业的优化结合,助力互联网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民族舞剧及VR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舞剧作为从舞蹈艺术中萌芽与发展出的一门独立舞蹈艺术形式,于20世纪30年代初次登上舞台。舞剧中,演员运用肢体语言来阐述特定剧情,并塑造特定的人物形象,通过舞蹈语言的编创与表演来表现剧情及其发展的时代环境。近年来,随着诸如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的建立与完善,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大量高品质、高水准、高艺术性的舞剧作品,其中包括蕴含着我国人文历史、民族传统神话、音乐、舞蹈等多种文化形态的民族舞剧。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我国舞剧艺术在经历了70年跌宕起伏的发展后,产生了400余部优秀的民族舞剧作品。新世纪以来,创作了105部舞剧作品。如今,几乎每年都有百部以上的舞剧作品问世,仅国家艺术基金2015-2017年度立项资助的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以及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舞剧)就有82项。

VR是英文“Virtual Reality”的英文缩写,意为“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技术产生“虚拟”的世界,通过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让体验者能够无限制自由化观看,以获得体验的沉浸感,它具有沉浸、交互和仿真三大特征。虽然我国在VR技术方面的研究时间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其他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但伴随我国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VR技术已在我国得到了重视,它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也成为现阶段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契机。

二、VR技术与民族舞剧相融的传播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利用新媒体技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精品艺术作品,提高文艺行业从业者与大众的审美情趣便具有重大意义。传统艺术审美观与现代科技不断碰撞,美学与科学牵手,艺术与技术联姻,使跨界共融的新型表演艺术形式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当舞剧艺术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一种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跨界融合艺术形式随之登场,它以技术创新革新了普通观众对传统舞蹈艺术表现与传播方式的固有认知。传统民族舞蹈艺术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艺术体验,尤其是VR技术在民族舞剧中的使用具有以下意义。

1.消除民族舞剧传播的地域限制。一部舞剧原班人马跨省巡演,所需要的人力财力可能超过舞剧本身创作成本的50%,而且受地区间消费能力与剧场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一部舞剧往往为了减少巡演成本、保证演出质量、提高演出回报,只能前往消费能力较高、剧场条件较好的一二线城市进行演出,而我国分布更广、人口更多的三四线城市居民往往没有机会欣赏到高水平的精品舞剧演出。因此,通过与VR的结合,舞剧可以消除我国幅员辽阔的地域限制,使观众在家也能像置身现场一样欣赏到高水平的舞剧演出,这扩大了舞剧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

2.降低观演所需的经济与时间成本。互联网+VR与舞剧结合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演出不再受场所与时间的限制,只要受众具备最基本的VR观演硬件条件,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舞剧。剧场观看舞剧也会因为剧场座位分布的原因,导致每个观众观看效果不同,而运用VR能够降低观众在观演过程中存在的经济、时间、位置等影响因素带来的负面作用。VR的运用,能够最大程度拉近观众与观看对象之间的距离,观众的视听器官被全方位、立体化的视觉景象所激活,能够近距离、多角度、沉浸式感受到舞剧的魅力所在。

3.消除外部因素造成的观演干扰,提升观演效果。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剧场并未全面实施禁止摄影摄像、手机关机或震动、低龄儿童限制进场、演出开始后禁止进入前场等严格的观演规定。大部分观众也未形成演出过程中严格遵守观演秩序的意识,因此观众在观演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导致观演情绪中断、观演注意力分散等,这大大降低了观演的效果。VR技术与舞剧的结合运用可以实现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型观演模式,能够在消除外部因素干扰的同时形成沉浸式观演体验,推动观演者与舞剧艺术的交融,提高观演者的精神享受。

4.提高舞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相比剧场观演,通过互联网观看VR舞剧所花的费用更低,这既可以降低观众的观看成本,又可以发挥网络的长尾效应,延长舞剧的经济周期,增加演职人员收入。同时,各个不同地区舞剧的交流与传播还能够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传承,既具有经济效益,又具有社会效益。

三、“技”与“艺”交融的社会价值

在跨界融汇与多元融合的社会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与实际应用不断普及,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要想更加稳固地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立足与发展,必然需要探索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多元化尝试与转型,舞剧艺术也亟须在“原生态”表演与传播形式上寻求新的路径。舞蹈艺术与新媒体技术的联姻是一个绝佳契机,适合、妥帖地融入新兴技术、导入创新要素、注入新鲜血液,使舞剧艺术走下被架空了的艺术高地,走进大众的现代生活,呈现出其特有的社会价值。观众是舞剧艺术接受的主体,是舞剧艺术传播的终端与目标,同时也是审美活动的关键环节。舞台艺术作品的数字化呈现与VR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给观众带来更为直接与强烈的感官享受,这能够改变舞剧“象牙塔”式传播的现状,也符合大众的新审美趣味,实现舞蹈接受的审美再造。网络技术与高科技相结合为“VR+舞剧”的实现提供了技术途径,能够降低观众舞剧欣赏与体验的阻碍,突破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藩篱,缩小舞蹈艺术与观众之间的审美距离,在将精英文化大众化、传统文化普及化的同时,有利于传递舞蹈的艺术价值,提升大众的审美层次和文化素养。

四、结语

VR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结合给我们带来了叹为观止的全新改变,其与具体艺术产品的结合将使传统艺术作品找到符合时代发展的“互联网+”新模式,以此推进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传统艺术的互联网传播,提升传统艺术自身的价值与美学体验,延伸传统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在互联网与VR技术已发展成熟的今天,民族舞剧必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摆脱传统艺术产品受到的地域限制,扩大舞剧的传播范围,提升作为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与功能,使优秀民族舞剧从“一部分人的享受”变为“大部分人的文化”。

猜你喜欢

舞剧舞蹈民族
百科全书舞剧
舞剧《瑞鹤图》剧照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舞蹈课
MINORITY REPORT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