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襄阳市南部山体采石迹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2019-12-16刘功斌张永华

南方农业·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刘功斌 张永华

摘 要 通过对襄阳市国营林场辖区内的3.4 hm2采石迹地进行植被恢复试验设计,选择出采石迹地植被恢复的植物品种,总结出人工造林与天然修复相结合的复合模式,获得最佳植被复绿技术路线,为襄阳市南部山体其他采石迹地植被恢复提供示范和借鉴依据。

关键词 采石迹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湖北省襄阳市

中图分类号:S72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4.002

襄阳市国营林场地处襄阳市襄城区,由真武山、虎头山、琵琶山和扁山等山峰组成,总面积约173 hm2,森林覆盖率93%,是襄阳市的重要生态屏障,又是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岘山人文资源的重要基地。多年来对山体的开山炸石,造成部分森林毁灭,山体被严重破坏,成片山体岩石裸露、寸草不生,局部水土流失严重,甚至具有潜在的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威胁。2005年,襄阳市委、市政府关闭了岘山周边18家采石场,并决定对采石迹地进行复绿。因此,在这些地方开展植被恢复试验工作和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对防灾减灾和维护城区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为研究森林演替和石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恢复并修复大面积矿山植被发挥示范作用,能够为襄阳古城乃至襄阳市区建立起稳固的天然绿色屏障,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 试验地简介

试验地为襄阳市国营林场境内襄阳市二水泥厂3.4 hm2采石场,地处东经112°55′16.78″,北纬31°58′25.28″,全境屬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宜人,年平均降雨量800~1 000 mm,年平均气温15~16 ℃,年均相对湿度76%。经现场勘查,采石场由3部分构成,即垂直面、斜面和底面。

2 试验方法

2.1 现场清理

2.1.1 施工前准备

根据施工安全操作规范要求设立安全防护区,在施工场地两头设立安全施工相关标志。选择安全防护措施,从山顶下悬绳索,系安全带施工,施工人员要配戴安全帽及必要的劳保用具。

2.1.2 作业面清理

清除作业面上有安全隐患的杂物及石块,以保证施工安全,同时增加作业面绿化效果。

2.2 植被恢复技术

根据采石场的功能和地形特征,将其划分为3种不同类型的植被恢复区,分别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植被恢复,具体分区如表1所示。

2.2.1 A区藤本植物复绿技术

2.2.1.1种植带的设置

采石迹地绿化复绿的难点是坡度较陡的石壁面,在石壁的最底部,可以设置水平种植带;石壁坡度陡的,可以在靠中间部位设一条水平种植带,用石块砌成高60~

80 cm的格框,在格框内填充客土,带宽120~150 cm,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排水沟,以排出集雨,防止冲刷[1]。

2.2.1.2植物的选择

选择攀爬能力强、耐旱耐瘠薄、景观效果好的爬山虎作为先锋植物,凌霄、常春藤作为后续植物[2]。

2.2.1.3苗木选育

凌霄、爬山虎以扦插为主,常春藤以播种育苗为主,在容器中进行扦插,培育合格的苗木。

2.2.1.4种植时间及配置方式

在水平种植带内,以春季或秋季种植为宜,配置方式以爬山虎、凌霄、常春藤混交种植,混交方式以株间混交为宜。适当密植,以50 cm×50 cm为宜。

2.2.1.5养护

在植物生长期内要勤于除草、浇水,追施速效肥,藤本植物要进行人工牵引,引向目的石壁,促进植物向上生长[3]。

2.2.2 B区筑巢复绿技术

2.2.2.1构筑种植槽

在较缓的斜坡凹陷处构筑成一定面积的种植槽,外缘浆砌固定,面积根据地形不同而定,利用好石壁缝隙凹处,碎石坡面等。

2.2.2.2加添种植客土及营养基质

在筑好的种植槽内加入种植客土、肥料、保水剂等基质的混合物。种植土要求土质疏松、肥力好、有机质含量高,并配以一定量的保水剂和复合肥[4]。

2.2.2.3植物选择与配置

选择爬山虎、凌霄、常春藤等藤本植物。配置方式上以混交为主,爬山虎、凌霄、常春藤相互混交。

2.2.2.4苗木培育与管护

藤本植物以培育容器苗为主。加强日常的管理,勤施薄肥,促进苗木生长,并进行牵引。

2.2.3 C区人工造林绿化技术

2.2.3.1树种选择

选择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刺槐、樟树、乌桕。

2.2.3.2客土

在采石废弃地和堆料场上挖穴加客土,注意保留自然植被的幼苗。穴径65 cm、深50 cm,株行距2 m×

2 m。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实际地形,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造林成活率。客土要求土质肥力好、有机质含量较高,并配以一定量的保水剂和复合肥。

2.2.3.3造林

植苗造林应做到随起苗随栽植。栽植时,将苗木扶正,用表土或湿润土埋苗根,当填土到2/3时,把苗木向上轻提,使苗根舒展,并使苗木达到栽植所要求的深度,填土踩实,浇定根水,封土,以确保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

2.2.3.4抚育

幼林抚育一般安排在初夏和秋季进行。抚育方式为扩穴,抚育主要内容为除草松土、扩穴培蔸,以消除杂草对水肥的竞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促进植物生长。

2.2.3.5管护

落实专人管护,同时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地A、B区藤本植物调查分析

根据襄阳市国营林场采石迹地植被恢复的自然条件、植物生物学特性和景观要求等,选择供种植试验的藤本植物有爬山虎、凌霄和常春藤3种。2017年4月完成种植施工任务,2019年4月检查,爬山虎的成活率达98%,常春藤成活率达97%,凌霄成活率93%,初步表现出成活率高、生长势好的优良性状。经过2年的生长培育管护,2019年4月测定,爬山虎的爬壁高度已达10.5 m,

凌霄达8.0 m,常春藤9.2 m,已形成了厚度达15 cm的“绿墙”。“绿墙”平均年生长量为3 m。采石迹地植被恢复试验表明,石壁复绿采用爬山虎、常春藤、凌霄3种植物混交是一种很好的配置方式;藤本植物适宜在采石场坡度较大的石壁、无恢复林地可能的石头坡沟中种植,不宜在有恢复林地可能的水平面、堆料场种植,以免在其恢复林地后,影响苗木的生长。

3.2 试验地C区样地调查分析

从表2中得出,刺槐、樟树和乌桕栽植2年后平均保存率分别为94%、87%和86%;平均长高240 cm、165 cm和125 cm;平均地径生长3.2 cm、1.3 cm和0.9 cm。由此可见,在采石场植被恢复过程中,刺槐、樟树和乌桕3个树种都适宜在试验区生长,试验较成功。但为了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应首选适应性強、抗旱性强、耐瘠薄、生长快的刺槐树种,其次是樟树和乌桕树种。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本次试验有3点结论。1)在采石场植被恢复试验过程中,所选树种为刺槐、樟树、乌桕,通过栽培试验观测,刺槐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抗旱耐瘠薄的特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其次是樟树和乌桕树种。2)石壁绿化采用爬山虎、常春藤、凌霄3种混交种植,是常绿与落叶的配置方式,固土效果明显,同时具有很好的景观效益。3)采石场植被恢复采用人工与天然相结合的恢复模式,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分别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进行植被恢复,效果很好,且这种模式简单可行、施工方便、费用低廉、见效快。

襄阳市废弃采石场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遵循“一个选择,三种模式”原则:“一个选择”就是应选择具有生长快、耐旱性强的刺槐作为先锋树种;“三种模式”就是要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栽培模式、人工恢复植被与天然恢复植被相结合的经济模式、生物工程与土木工程相结合解决困难地植被恢复的工程模式。

参考文献:

[1] 沈烈风.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2] 柯林,戈祖国,王琼,等.废弃采石场的景观设计与生态治理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0,30(3):70-73.

[3] 陈波,包志毅.国外采石场的生态和景观恢复[J].水土保持学报,2003(5):71-73.

[4] 王伶云,高敏化,陈墅金.采石场生态治理植物选择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6):67-68.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废弃菌糠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园林水景饰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大数据挖掘中的数据分类算法技术研究
浅谈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考
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问题及对策